污水生物處理系統中的微生物有什么基本特點和作用(污水生物處理過程中微生物的簡單分析)
一、微生物有哪些生物的特點?
微生物有6個特點:①種類多:據統計目前已發現的微生物有10萬種以上,而不同類型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代謝方式,能分解各式各樣的有機物質。
人們能獲得沼氣也就是利用微生物的功勞。
②繁殖快:只要有了適宜的條件,主要是溫度、濕度、營養、酸堿度等,微生物繁殖一代只要幾十分鐘一整天就可以繁殖幾十代。
③分布廣:在自然界中上至天空下至海洋,到處都有微生物存在。
土壤是各種微生物的大本營,池塘、糞坑底下冒沼氣就是微生物在活動。
④容易培養:大多數微生物都能在自然條件下,利用簡單的營養物質生長,并在生長過程中積累代謝產物。
但沼氣發酵微生物很特殊,見氧氣就死亡,要在隔絕空氣具備營養和溫度、濕度適宜的條件下才能生長。
⑤力量大:雖然微生物個體微小,但是數量巨大且代謝能力很強。
將作物秸稈預先堆漚幾天,投入沼氣池后3個月就被微生物分解轉化由硬的物質變成軟的了。
⑥變化多端:如果沼氣池里全部投放嫩青草或早春綠肥,那么全部是產酸的微生物在活動,即使產了氣也不能燃燒。
只要加入適量的石灰水和豬、牛糞產甲烷細菌就活動旺盛,所產的氣就是沼氣可以燃燒利用。
總之,沼氣發酵的目的是給沼氣微生物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它保持旺盛的活力,以便多產氣、產優質氣。
二、污水處理系統內微生物營養要求包括哪些部分?
微生物需要的營養要素可分為六大類,即碳源、氮源、能源、無機鹽、生長因子和水。
在工業污水中,碳源基本是不缺乏的,一般將BOD5的值作為碳源的參考值。相應匹配的N、P值通常使用以下公式推算:C:N:P=100:5:1,這也是污水中微生物營養最基本的要求。三、微生物的特點?
1、體積小,表面積大:微生物的大小以um計,但表面積大,必然有一個巨大的營養吸收、代謝廢物排泄和環境信息接受面
2、吸收多、轉換快:這一特性為髙生長繁殖和產生大量代謝物提供了充分的物質基礎
3、生長旺、繁殖快:極高生長繁殖速度,菌數增加、營養消耗、代謝積累、限制生長速度。
4:適應強、易變異:極其靈活適應性,對極端環境有驚人的適應力,遺傳物質易變異。
:
四、微生物有哪些特點?
微生物的特點:一是吃得多、吸收得多、轉化迅速;二是長得快、繁殖快、能吃苦,不論在多么艱難的環境中它都能隨機應變,不僅頑強地活下去,還頑強地養兒育女……歸根結底一句話:這小家伙是個“鬼精靈”,鬼就鬼在它的這個“小”字上啦!
其實自然界有一個普遍的規律:任何物體被分割得越小,其單位體積中物體所占有的表面積就越大。若以人體的面積與體積的比值作為標準“1”的話,與人體等重的大腸桿菌(微生物中的一種)的面積與體積的比值為人的30萬倍!這種小體積、大面積的特點造就了世間微小的“巨人”,它使得這個“迷你”生物更容易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交換,更容易與外界進行能量和信息交流,也就使得這個逍遙“小子”能把“秤砣雖小壓千斤”這句話詮釋得如此生動了。
地球上,出入國家最容易的恐怕就算微生物了,不用辦護照、不用買機票,隨便尋個人啊、箱子啊,隨著它們搭上民航班機就走。要不,干脆騰云駕霧,隨著風兒、鳥兒甚至蒼蠅,想上哪兒就上哪兒,輕輕松松逛遍美國、加拿大……真是貨真價實的“世界公民”!
這個“世界公民”本領可真大,上得了冰山,下得了火海,躲在酒桶里,藏在人的肚腸中,真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五、列舉常見的污水自然生物處理系統?
好氧曝氣池,厭氧池,水解酸化池!
六、污水處理過程中微生物的作用是什么?
這位朋友您好!污水處理菌的主要作用是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多運用在污水處理中的厭氧和好氧階段:
1、厭氧階段主要是投加厭氧菌第三代反硝化細菌,起到降解COD,加速水解酸化過程,提高處理效率。
2、好氧段主要是投加好氧菌第三代硝化細菌,主要作用是降解氨氮和部分COD,強效的污水處理菌會高效的去除氨氮,使得 出水能夠達到排放標準。
七、微生物的基本結構?
真核生物是一類細胞核具有核膜,能進行有絲分裂,細胞質中存在線粒體或同時存在葉綠體等多種細胞器的生物。菌物界的真菌、黏菌,植物界中的顯微藻類和動物界中的原生、后生動物等都是屬于真核生物類的微生物,故稱為真核微生物。
基本結構:
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相比,個體更大,結構更復雜,顯著特征是有明顯的細胞核,還有一些由膜包裹的細胞器。有細胞壁的真核細胞其內部為原生質體,由細胞質膜包裹著,其中為細胞質和細胞核。細胞質是透明而黏稠的溶膠,由各種細胞器及其他物質組成。除細胞器以外的膠狀溶液為細胞漿或稱細胞基質。內含細胞骨架、各種酶、儲藏物質等內含物。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真菌、顯微藻類和原生動物等。
八、發生在廢水處理系統中的微生物氨化作用的產物是什么?
答案是氨。
有機氮化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產生氨的過程稱為氨化作用。發生在廢水處理系統中的微生物氨化作用的主要產物是氨。
氨氣,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化學式為NH3,分子量為17.031,密度 0.7710 g/L,相對密度0.5971(空氣=1.00)。是一種無色、有強烈的刺激氣味的氣體。氨氣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能在水中產生少量氫氧根離子,呈弱堿性。
在常溫下加壓即可使其液化(臨界溫度132.4℃,臨界壓力11.2兆帕,即112.2大氣壓),沸點-33.5℃,也易被固化成雪狀固體,熔點-77.75℃,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在高溫時會分解成氮氣和氫氣,有還原作用。有催化劑存在時氨氣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氨氣常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銨鹽和胺類等。氨氣可由氮和氫直接合成而制得,能灼傷皮膚、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
九、簡述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硝化細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多數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固氮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反硝化細菌的反硝化作用,藍藻等的光合作用
十、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
微生物可以用來發酵,如酵母菌發饅頭;可以利用其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如啤酒白酒的生產;可以降解一些大分子物質,如乳酸菌發酵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