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點(污水處理的基本方法和特點)
一、數控銑主要的編程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點?
加工中心就是帶刀庫的數控銑床,增加了關于刀具自動交換(ATC)的代碼,如選刀的Txx,和換刀的M06。對于絕大部分數控系統來說,數控銑和加工中心是通用的。譬如FANUC-0M,其中M就表示該數控系統用于鏜銑類機床。所以加工中心和數控銑的編程幾乎沒有區別。
二、世界主要的工業有哪些各有什么特點?
北美工業區
主要位于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東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區。那里的煤鐵資源豐富,交通運輸便利,農業發達,人口稀疏,工業部門齊全,尖端技術和高新技術居世界領先地位。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國際市場上受到歐盟,日本等國家的競爭,在這里許多工業部門在世界工業中的優勢逐漸降低,但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綜合型工業區。
西歐工業區
位于歐洲西部,主要包括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意大利北部等重要工業區,是現代工業的發源地。這里經濟基礎雄厚,交通便利,勞動力質量高,煤鐵資源豐富,核能、航空、汽車、化工等技術密集型工業作為發達,鋼鐵、機床、船舶、電力等產量居世界前列。工業地域逐漸從內陸向沿海地區發展。
東歐工業區
主要包括俄羅斯、烏克蘭、捷克、波蘭等國的主要工業區。這里資源豐富,基礎工業實力雄厚,屬資源密集型重工業地區,工業也多布局在靠近原料和燃料產地的內陸。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電子、宇航等新興工業發展較快。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業區
分布在日本太平洋沿岸長達1000千米的地區,約占全國面積的近30%,人口的2/3,工廠的72%,工業產值的75%。工業多數依靠進口原料,燃料的加工貿易型,是世界上著名的臨海工業帶。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家用電器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迅速。
亞洲東部沿海工業區
北起韓國東南沿海和中國東部沿海,向南延伸到東南亞一些國家。20世紀50年代以來,這一地區的國家競相發揮各自的優勢,根據國情實施對外開放戰略,推動了各國工業的發展。在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各國工業的發展更為迅速。工業類型逐漸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型過渡。各國紛紛建立出口加工區、自由貿易區、經濟特區等,是這一帶成為二戰后新興的工業區。
三、烹飪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點?
24種常用烹飪技法 炒 炒是最基本的烹飪技法.其原料一般是片,絲,丁,條,塊,炒時要用旺火,要熱鍋熱油,所用底油多少隨料而 定.依照材料,火候,油溫高低的不同,可分為生炒,滑炒,熟炒及干炒等方法. 爆 爆就是急,速,烈的意思,加熱時間極短.烹制出的菜肴脆嫩鮮爽.爆法主要用于烹制脆性,韌性原料,如肚子,雞肫,鴨肫,雞鴨肉,瘦豬肉,牛羊肉等.常用的爆法主要為:油爆,蕪爆,蔥爆,醬爆等. 熘 熘是用旺火急速烹調的一種方法.熘法一般是先將原料經過油炸或開水氽熟后,另起油鍋調制鹵汁(鹵汁也有不經過油制而以湯汁調制而成的),然后將處理好的原料放入調好的鹵汁中攪拌或將鹵汁澆淋于處理好的原料表面. 炸 炸是一種旺火,多油,無汁的烹調方法.炸有很多種,如清炸,干炸,軟炸,酥炸,面包渣炸,紙包炸,脆炸,油浸,油淋等. 烹 烹分為兩種:以雞,鴨,,魚,蝦,肉類為料的烹,一般是把掛糊的或不掛糊的片,絲,塊,段用旺火油先炸一遍,鍋中留少許底油置于旺火上,將炸好的主料放入,然后加入單一的調味品(不用淀粉),或加入多種調味品對成的芡汁(用淀粉),快速翻炒即成.以蔬菜為主料的烹,可把主料直接用來烹炒,也可把主料用開水燙后再烹炒. 煎 煎是先把鍋燒熱,用少量的油刷一下鍋底,然后把加工成型(一般為扁型)的原料放入鍋中,用少量的油箭制成熟的一種烹飪方法.一般是先煎一面,再煎另一面,煎時要不停地晃動鍋子,使原料受熱均勻,色澤一致. 貼 貼是把幾種粘合在一起的原料掛糊之后,下鍋只貼一面,使其一面黃脆,而另一面鮮嫩的烹飪方法.它與煎的區別在于,貼只煎主料的一面,而煎是兩面. 燒 燒是先將主料進行一次或兩次以上的熱處理之后,加入湯(或水)和調料,先用大火燒開,再改用小火慢燒至或酥爛(肉類,海味),或軟嫩(魚類,豆腐),或鮮嫩(蔬菜)的一種烹調方法.由于燒菜的口味,色澤和湯汁多寡的不同,它又分為紅燒,白燒,干燒,醬燒,蔥燒,辣燒等許多種. 燜 燜是將鍋置于微火上加鍋蓋把菜燜熟的一種烹飪方法.操作過程與燒很相似,但小火加熱的時間更長,火力也跟小,一般在半小時以上. 燉 燉和燒相似,所不同的是,燉制菜的湯汁比燒菜的多.燉先用蔥,姜熗鍋,再沖入湯或水,燒開后下主料,先大火燒開,再小火慢燉.燉菜的主料要求軟爛,一般是咸鮮味. 蒸 蒸是以水蒸氣為導熱體,將經過調味的原料,用旺火或中火加熱,使成菜熟嫩或酥爛的一種烹調方法.常見的蒸法有干蒸,清蒸,粉蒸等幾種. 氽 氽既是對有些烹飪原料進行出水處理的方法,也是一種制作菜肴的烹調方法.氽菜的主料多是細小的片,絲,花刀型或丸子,而且成品湯多.氽屬旺火速成的烹調方法. 煮 煮和氽相似,但煮比氽的時間長.煮是把主料放于多量的湯汁或清水中,先用大火燒開,再用中火或小火慢慢煮熟的一種烹調方法. 燴 燴是將湯和菜混合起來的一種烹調方法.用蔥,姜熗鍋或直接以湯燴制,調好味再用水淀粉勾芡.燴菜的湯與主料相等或略多于主料. 熗 熗是把切配好的生料,經過水燙或油滑,加上鹽,味精,花椒油拌和的一種冷菜烹調方法. 腌 腌是冷菜的一種烹飪方法,是把原料在調味鹵汁中浸漬,或用調味品加以涂抹,使原料中部分水分排出,調料滲入其中,腌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鹽腌,糟腌,醉腌.拌 拌也是一種烹飪方法,操作時把生料或熟料切成絲,條,片,塊等,再加上調味料拌和即成. 烤 烤是把食物原料放在烤爐中利用輻射熱使之成熟的一種烹飪方法 .烤制的菜肴,由于原料是在干燥的熱空氣烘烤下成熟的,表面水分蒸發,凝成一層脆皮,原料內部水分不能繼續蒸發,因此成菜形狀整齊,色澤光滑,外脆里嫩,別有風味. 鹵 鹵是把原料洗凈后,放入調制好的鹵汁中燒煮成熟,讓鹵汁滲入其中,晾涼后食用的一種冷菜的一種冷菜烹調方法.凍 凍是一種利用動物原料的膠原蛋白經過蒸煮之后充分溶解,冷卻后能結成凍的一種冷菜烹調方一種冷菜烹調方法. 拔絲 拔絲是將糖(冰糖或白糖)加油或水熬到一定的火候,然后放入炸過的食物翻炒,吃時能拔出糖絲的一種烹調方法.蜜汁 蜜汁是一種把糖和蜂蜜加適量的水熬制而成的濃汁,澆在蒸熟或煮熟的主料上的一種烹調方法. 熏 熏是將已經處理熟的的主料,用煙加以熏制的一種烹調方法. 卷 卷是以菜葉,蛋皮,面皮,花瓣等作為卷皮,卷入各種餡料后,裹成圓筒或橢圓形后,再蒸或炸的一種烹調方法.
四、乳品加工中主要的熱處理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點?
1 預熱殺菌(Thermalization)
這是一種比巴氏溫度更低的熱處理,通常為 60~69℃、15~20秒。其目的在于殺死細菌,尤其是嗜冷菌。因為它們中的一些會產生耐熱的脂酶和蛋白酶,這些酶可以使乳產品變質。加熱處理出了能殺死許多活菌外,在乳中幾乎不引起不可逆變化。
2低溫巴氏殺菌(Low pasteurization)
這種殺菌是采用?63℃、20 分鐘?或?72℃、15~20 秒?加熱而完成。可鈍化乳中的堿性磷酸酶,可殺死乳中的所有的病原菌、酵母和霉菌以及大部分的細菌,而在乳中生長緩慢的某些微生物不被殺死。此外,一些酶被鈍化,乳的風味改變很大,幾乎沒有乳清蛋白變性、冷凝聚和抑菌特性不受損害。
3高溫巴氏殺菌(High pasteurization)
采用?70~75℃、20分鐘?或?85℃、5~20秒?加熱,可以破壞乳過氧化物酶的活性。然而,生產中有時采用更高溫度,一直到 100℃,使除芽孢外所有細菌生長體都被殺死;大部分的酶都被鈍化,但乳蛋白酶(胞質素)和某些細菌蛋白酶與脂酶不被鈍化或不完全被鈍化;大部分抑菌特性被破壞;部分乳清蛋白發生性變,乳中產生明顯的蒸煮味,如果是奶油則產生瓦斯味。除了損失 VC 之外,營養價值沒有重大變化。產品脂肪自動氧化的穩定性增加;發生很少的不可逆化學反應。
4 滅菌(Sterilization)
這種熱處理能殺死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通常采用?110℃、30 分鐘(在瓶中滅菌),130℃、2~4 秒?或?145℃、1 秒。后兩種熱處理條件被稱為 UHT (超高溫瞬時滅菌)。熱處理條件不同產生的效果是不一樣的,110℃、30 分鐘 加熱可鈍化所有乳固有酶,但是不能鈍化所有細菌脂酶和蛋白酶;產生嚴重的美拉德反應,導致棕色化;形成滅菌乳氣味;損失一些氨基酸;維生素含量降低;引起包括酪蛋白在內的蛋白質相當大的變化;使乳 pH 值大約降低了 0.2 個單位;而 UHT 處理則對乳沒有破壞。
五、算法的描述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點?
算法的描述方式主要有自然語言,流程圖,偽代碼等,它們的優勢和不足可以簡單地歸納如下:
1、自然語言優勢:自然語言描述的算法通俗易懂,不用專門的訓練不足:
a.由于自然語言的歧義性,容易導致算法執行的不確定.b.自然語言的語句一般較長,導致描述的算法太長
c.當一個算法中循環和分歧較多時就很難清晰地表示出來.d.自然語言表示的算法不便翻譯成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
2、流程圖優勢:流程圖描述的算法清晰簡潔,容易表達選擇結構,它不依賴于任何具體的計算機和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從而有利于不同環境的程序設計.不足:不易書寫,修改起來比較費事,可以借助于專用的流程圖制作軟件來提升繪制和修改.
3、偽代碼優勢:偽代碼回避了程序設計語言的嚴格、煩瑣的書寫格式,書寫方便,同時具備格式緊湊,易于理解,便于向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過渡的優點.不足:由于偽代碼的種類繁多,語句不容易規范,有時會產生誤讀.
六、常用的反走樣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點?
在光柵顯示器上顯示斜線的45o角時常會發生鋸齒狀,請考慮減少鋸齒狀效果的各種方法并說明采用這些方法的代價。
在光柵圖形顯示器上顯示斜線時常會發生鋸齒,這是由于直線或多邊形邊界在光柵圖形顯示器的對應圖形都是由一系列相同亮度的離散象素構成的。這種用離散量表示連續亮引起的失真稱為走樣,而用于減少或消除這種效果的技術,稱為反走樣。
一般而言,減少鋸齒有三種方法,下面以直線掃描轉換為例,分別介紹三種方法:
(1) 提高分辨率
假設把顯示器的分辨率提高一倍,雖然直線經過2倍的象素,鋸齒也會增加一倍。但由于每個鋸齒在X方向和Y方向都只有低分辨率的一半,所以效果看起來會好一些,這種改進方法是以4倍的存儲器代價和4倍的掃描轉換時間獲得的。因此增加分辨率是不經濟的方法,它只能減輕,不能消除鋸齒。
(2) 簡單的區域取樣
在直線掃描算法假定象素是數學上的一個點,象素的顏色是由對應于象素中心的圖形中一點的顏色決定的。但是,實際上象素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有限區域。屏幕上所畫的直線段不是數學意義上的無寬度的理想線段,而是一個寬度至少為一個象素單位的線條。因此,把屏幕上的直線看成是長方條形更為合理。在繪制直線條時,所有與該長方條相交的象素都采用適當的寬度給予顯示。這要求顯示器各象素可以用多灰度顯示。例,設象素中心是在網格點上的不相交的正方形,象素的灰度與它落在直線條內的面積成正比。在多灰度黑白顯示器上,若一個象素整個落在線條上,則將它置成前景色。若一個象素與線條部分相交,根據相交部分的大小來選擇不同的灰度,相交部分大的象素前景色成分更多一些,相交部分小的象素前景色成分更少一些。這種方法將產生模糊的邊界,以此來減輕鋸齒效應。在實際應用中,常采用盒式濾波器
(3) 加權區域取樣
加權區域取樣方法采用更為優化的圓錐形濾波器。圓錐的底圓中心在當前象素中心,底圓半徑為一個單位,錐高為1。當直線條經過該象素時,該象素的灰度值是在二者相交區域上對濾波器進行積分的積分值。用這種圓錐形濾波器有如下特點:一是接近理想直線的象素將被分配更多的灰度值。二是相鄰兩個象素的濾波器相交,所以直線條經過該相交區域時,將對這兩個象素分配給適當的灰度值,這有利于縮小直線條上相鄰象素的灰度差。
七、胡蘿卜播種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特點?
胡蘿卜播種,可以機械播種,也可以人工播種。種植面積大_ 時,可采用機械播種,播前調試好農機具,以確保下籽均勻。667 平方米用種450?500克,摻種子量5倍的細沙或干鋸末混播。行 距25?30厘米,播深1.5厘米。播后用輕型機具鎮壓。
小面積種植則采用人工播種,方法有撒播和條播兩種。條播, 每667平方米用種量為0? 3?1千克;撒播,每667平方米用種量 為0.75?1.5千克。也可以先做發芽率試驗來確定。撒播時,將 種子(可與濕沙或小白菜混合)均勻撒播于畦面,用耙子摟勻,踩壓 一遍,然后以小水澆透。這種方法播種比較省工,但用種量偏大。 條播時,在畦內或壟上劃溝,溝距15?20厘米,順溝播種,覆土 1 厘米左右厚,然后壓實。這種方法用種量較少,后期間苗也比較方 便,但比較費工。播種后,在畦面或壟面覆蓋適量的短麥秸,既可 以保墑,又可以防止雨水沖刷土壤而造成出苗不整齊,不均勻。
八、x射線衍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點?
X射線衍射方法是一種利用X射線衍射圖樣探索物質微觀結構和結構缺陷的研究方法。主要由X射線源、試樣架和測角儀、X射線探測記錄儀等系統構成。X射線通過晶體之后所形成的衍射圖樣與晶體中原子的空間排列有關。
當X射線與晶格原子相互作用時,會產生散射波之間的干涉效應,使得振幅在空間的某些方向上產生相長干涉,而在另一些方向上又產生相消干涉,從而形成有規則的衍射圖樣。
九、溶劑提取法中的主要提取方法有哪些及各有何特點?
我猜可能是用蒸餾或者什么餾的方法,乙醚沸騰后可以分離青蒿素與乙醚。因為青蒿素60度分解,所以如果用乙醇的話,可能乙醇還沒沸騰青蒿素就破壞了,就提取不出來了。所以改成乙醚,在青蒿素破壞前分離。
十、常用滅菌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點?
1.干熱滅菌法1.1灼燒與火焰滅菌:灼燒主要是用于接種工具滅菌,在火焰上灼燒即可達到徹底滅菌,火焰滅菌通常用于無菌操作中,將試管口、玻璃瓶口、硅氟塑料塞等反復通過火焰數次,利用火焰對管口等進行滅菌,阻止管口污染,作為無菌操作過程中的輔助滅菌手段.1.2干烤滅菌:利用熱輻射及干熱空氣進行滅菌.一般將待檢滅菌的物品如金屬、玻璃、陶瓷制品包裝后,均可在烤箱內干熱滅菌.通常加熱至160℃,保溫2h可完全滅菌.但不宜超過170℃,玻璃量具易變形.降溫過速,驟冷易引起玻璃器皿炸裂.干熱滅菌時裝入干烤箱內的物品切勿緊密,應有空隙,利于熱空氣流動,過密,致使溫度不均,部分物品滅菌不徹底.
2.濕熱滅菌法通過加壓提高蒸汽溫度,用高壓蒸汽滅菌,穿透力強,溫度高,滅菌效果最好.注意事項:1.完全排除高壓滅菌器內的冷空氣.有冷空氣存在時,在同一表壓下所達到的溫度值要低,而冷空氣排出越少,溫度就低得越多.在高壓蒸汽滅菌時,為保證達到規定的溫度,必須將冷空氣完全排除.否則,雖然壓力達到,而溫度達不到規定的要求,滅菌就不徹底.
3.紫外線 殺菌譜廣,但穿透力弱,影響因素多,殺菌效能受到一定限制.紫外線消毒效果與紫外線強度、照射時間、溫度與濕度等因素有關.我國規定紫外燈照射強度距離1m處不低于70μw/cm2.一般紫外燈使用超過100h,則應更換.表面有塵土,降低滅菌效果.紫外燈殺菌的溫度以20~40℃,相對濕度40%~60%為宜.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