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大氣污染物的來源與治理探索的論文的內容是什么
一、室外大氣污染物的來源與治理探索的論文的內容是什么
? 廢氣的微生物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使污染分解,轉化為無害或少害的物質。目前,微生物處理大氣污染主要用來凈化有機污染物。同傳統的大氣污染治理技術相比,微生物法具有處理效果好、投資及運用費用低、易于管理等優點,逐漸應用于大氣污染治理中。
1 NOx的微生物凈化技術
1.1微生物凈化NOx廢氣的原理
??? NOx是無機氣體,其構成中不含碳元素,因此,適宜的脫氮菌在有外加碳源的情況下,利用NOx作為氮源,將NOx還原成最基本的無害的N2,而脫氮菌本身獲得生長繁殖的過程。其中NO2先溶于水中形成NO3及NO2再被生物還原為N2,而NO則是被吸附在微生物表面后直接被生物還原為N2。
1.2微生物凈化NOx廢氣工藝流程
1.2.1懸浮生長系統微生物及其營養物配料存在于液相中,氣體中的污染物通過與懸浮液接觸后轉移到液相中被微生物所凈化,其形式有噴淋塔、鼓泡塔等生物洗滌器。
1.2.2附著生長系統微生物則附著生長于固體介質上,氣體中的污染物通過介質構成的固定床層時被吸收、吸附,最終被微生物所凈化。其形式有土壤、堆肥等材料構成的生物濾床。。
1.3 NOx的微生物凈化技術的優缺點
??? 用微生物進行廢氣脫硝是近年來國際上開始的基礎性研究工作,該法能有效地脫除廢氣中的NOx,具有工藝簡單、能耗和處理費用低、效率高、無二次污染、易管理等優點。但要實現工業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1)微生物的生長速度相對較慢,要處理大流量的煙氣,還需對菌種作進一步的篩選;(2)微生物的生長需適宜的環境;
(3)微生物的生長會造成塔內填料的堵塞。而且微生物處理廢氣法尚處于試驗階段,無成熟工藝。
2.2微生物煙氣脫硫工藝流程
??? 用含有脫硫菌的溶液作循環吸收液,以粉煤灰中Fe2O3被離子化后產生的鐵離子作催化劑和反應介質,建立兩個生化反應器:一個為吸收塔,用含微生物的吸收液作噴淋水,與進入反應器內的煙道氣發生生化反應;另一個為3層濾料生物濾池,在粒狀填料表面,微生物經馴化、培育和掛膜后形成一層生物膜,與吸收塔出來的氣水混合物進一步發生反應,使煙氣中剩余的SO2很快被脫除,同時生物濾膜料對循環吸收液起凈化作用,防止噴淋水堵塞噴嘴
2.3微生物煙氣脫硫技術的優缺點
?
?? 微生物煙氣脫硫技術優點:不需高溫、高壓、催化劑,均為常溫常壓下操作,操作費用低,設備要求簡單,營養要求低,無二次污染。缺點:沒有比較成熟的工藝,菌種的馴化時間較長。
3微生物除臭技術
??? 微生物除臭分為3個過程:首先將部分臭氣由氣相轉變為液相的傳質過程。接著,溶于水中的臭氣通過微生物的細胞壁和細胞膜被微生物吸收。不溶于水的臭氣先附著在微生物體外,由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分解為可溶性物質,再滲入細胞。最后臭氣進入細胞后,在體內作為營養物質為微生物所分解、利用,使臭氣得以消除。
二、以空氣被污染的原因,空氣被污染的危害,凈化空氣的辦法
1:人類無節制地向空氣中排放廢氣和固體廢棄物。所以空氣污染,一般是指人為原因所引起的空氣污染。
燃料燃燒排放的廢氣和煙塵、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生活中燃燒香煙、建筑裝飾材料等也會釋放一些有毒氣體。
煙塵、二氧化硫、碳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碳氫化合物等
⑴汽車尾氣:汽車排放的氣體,叫汽車尾氣。主要的有害成分: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煙、二氧化硫等。為主要的空氣污染源之一。 ⑵可吸入顆粒物:粒徑在0.1-100微米,不易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能在空氣中長期飄浮的顆粒物,稱為可吸入顆粒物。影響生活和生產。來源:工廠煙囪排出的煙塵,土地、房頂、馬路或建筑工地上卷起的塵土,蝴蝶抖落的翅上的鱗片,植物的花粉和細菌等。
2:空氣污染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疾病;對植物可使其生理機制受抑制,生長不良,抗病抗蟲能力減弱,甚至死亡;大氣污染還能對氣候產生不良影響,如降低能見度,減少太陽的輻射(據資料表明,城市太陽輻射強度和紫外線強度要分別比農村減少10~30%和10~25%)而導致城市佝僂發病率的增加;大氣污染物能腐蝕物品,影響產品質量;近十幾年來,不少國家發現酸雨,雨雪中酸度增高,使河湖、土壤酸化、魚類減少甚至滅絕,森林發育受影響,這與大氣污染是有密切關系的
3;買一顆大顆一點的洋蔥,剝掉外層黃皮,露出白球的形狀,在尖的一頭切下一小角,放于容器或盤子里,不必加水,洋蔥會散發一種分子,可凈化室內空氣,并達到殺菌作用,直到洋蔥長須,若覺得不好看可再換一顆。
三、大氣污染種類和危害(詳細一點,謝謝)
一)大氣污染源
大氣污染源可分為自然的和人為的兩大類。自然污染源是由于自然原因(如火山爆發,森林火災等)而形成,人為污染源是由于人們從事生產和生活活動而形成。在人為污染源中,又可分為固定的(如煙囪、工業排氣筒)和移動的(如汽車、火車、飛機、輪船)兩種。由于人為污染源普通和經常地存在,所以比起自然污染源來更為人們所密切關注。大氣主要污染源有:
⑴ 工業企業 工業企業是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也是大氣衛生防護工作的重點之一。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大氣污染物的種類和數量日益增多。由于工業企業的性質、規模、工藝過程、原料和產品種類等不同,其對大氣污染的程度也不同。
⑵ 生活爐灶與采暖鍋爐 在居住區里,隨著人口的集中,大量的民用生活爐灶和采暖鍋爐也需要耗用大量的煤炭,特別在冬季采暖時間,往往使受污染地區煙霧彌漫,這也是一種不容忽視的大氣污染源。
⑶ 交通運輸 近幾十年來,由于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城市行駛的汽車日益增多,火車、輪船、飛機等客貨運輸頻繁,這些又給城市增加了新的大氣污染源。其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是汽車排出的廢氣。汽車污染大氣的特點是排出的污染物距人們的呼吸帶很近,能直接被人吸入。汽車內燃機排出的廢氣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烴類(碳氫化合物)、鉛化合物等。
(二)大氣污染的危害與影響
大氣污染對人類及其生存環境造成的危害與影響,已逐漸為人們所認識,歸結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①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人體受害有三條途徑,即吸入污染空氣、表面皮膚接觸污染 空氣和食入含大氣污染物的食物,除可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還可對心血管系統、 肝等產生危害,嚴重的可奪去人的生命。
②對生物的危害。動物因吸入污染空氣或吃含污染物食物而發病或死亡,大氣污染 物可使植物抗病力下降、影響生長發育、葉面產生傷斑或枯萎死亡。
③對物品的危害。如對紡織衣物、皮革、金屬制品、建筑材料、文化藝術品等,造 成化學性損害和玷污損害。
④造成酸性降雨,對農業、林業、淡水養殖業等產生不利影響。
⑤破壞高空臭氧層,形成臭氧空洞,對人類和生物的生存環境產生危害。
⑥對全球氣候產生影響,如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增多會導致地球大氣增曖,導致 全球天氣災害增多,又如煙塵等氣溶膠粒子增多,使大氣混濁度增加,減弱太陽輻射, 影響地球長波輻射,可能導致天氣氣候異常。
如何防治大氣污染,減輕大氣污染的危害與影響,構成了當今重大而緊迫的研究課題。
(三)大氣污染的防治
防治大氣污染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個人、集體、國家、乃至全球各國的共同努力,可考慮采取如下幾方面措施:
①減少污染物排放量。多采用無污染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力發電)、改革能 源結構,用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氣)、對燃料進行預處理(如燒煤前,先進行脫硫)、 改進燃燒技術等均可減少排污量。另外,在污染物未進入大氣之前,使用除塵消煙技 術、冷凝技術、液體吸收技術、回收處理技術等消除廢氣中的部分污染物,可減少進 入大氣的污染物數量。
②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氣自凈能力。氣象條件不同,大氣對污染物的容量便不同, 排入同樣數量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物濃度便不同。對于風力大、通風好、湍流盛、 對流強的地區和時段,大氣擴散稀釋能力強,可接受較多廠礦企業地逆溫的地區和時 段,大氣擴散稀釋能力弱,便不能接受較多的污染物,否則會造成嚴重大氣污染。因 此應對不同地區、不同時段進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
③廠址選擇、煙囪設計、城區與工業區規劃等要合理,不要排放大戶過渡集中,不 要造成重復迭加污染,形成局地嚴重污染事件發生。
④ 綠化造林,使有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減輕大氣污染程度。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