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節能減排?真的是為了應付全球變暖嗎?
應付全球變暖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是國家間的戰略部署和政治博弈。
自從近些年來,全球似乎都在提倡環保,倡導節能減排,大肆鼓吹如今氣候變化之異常而帶來的危害等等。可是這些現象的背后真的只是國家間達成協議,一致應付全球變暖之狀況嗎?
在小編這名大學生看來,其實這不單單只是應付全球變暖這么簡單,這背后一定蘊含著國家間的戰略部署與政治博弈。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析一下,全球變暖背景下,節能減排背后的邏輯。
一、何謂全球變暖與節能減排
眾所周知,全球氣候變暖由于人類或自然排放的溫室氣體(例如二氧化碳等)過多,造成地球一定程度上的溫室效應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
而節能減排,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展開。節能減排,通俗一點講,就是指節約自然資源能源和減少環境有害物的排放。
所以大家在大致了解二者基礎之上,對于二者的聯系應該有了初步的認識。即節能減排與全球變暖為正相關關系。故人類浪費能源,無節制排放,必然導致全球變暖,反之亦然。
二、國家戰略部署
2009年底,世界在丹麥王國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了一個重大的全球環境問題會議。會議基本只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就是保護環境,節能減排,實現“碳中和”。
何謂“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一個國家一定時期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必須通過各種手段(例如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等方法),來抵消自身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實現平衡,達到相對的“零排放”。
但此次會議上發達國家已經預謀好將未來50年的碳排放總量標準,可這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是絕對不公平的,因為發展中國家大多需要靠燒煤,燒石油來實現工業增值發展,而發達國家工業早就完成,所以這個碳排放指標是不合理的。
這就是發達國家的戰略部署,將碳排放指標與發展權劃上等號,讓節能減排壓制發展中國家的發展。
三、國家政治博弈
在那次大會之后,全球大大小小國家都在積極節能減排,實現以犧牲少量環境的基礎上換取最大利益的發展。
大多數國家都投身入這場國家間的碳排放政治博弈中,很多國家敗下陣來,只好放緩發展速度,而很多國家也在此次博弈中尋找到時機,成為了新一輪的環境主宰(例如咱們中國)。
我國在碳排放很多領域都超前完成指標,還將剩余的碳排放指標賣給其他國家,實現盈利。
所以節能減排在我國十分倡導也是合乎情理的,更是為了國家長期發展的結果。
綜合上述,小編看來,我們之所以節能減排雖是不得以而為之,但同時也給我們創造挑戰和契機,在面對全球變暖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的同時也實現了國家的高明戰略部署與政治博弈,讓我國在眾多國家中脫穎而出,走上健康綠色的發展道路中來。
首先回答為什么要節能減排?
目前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各項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環境污染問題尤為強烈。長期的高速發展是在壓榨環境的承受上限,長遠來看是不可取的。只有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才能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而且溫室氣體排放引起全球氣候變暖,像今年夏天特別的熱,全球都出現了極端天氣,這個是全球都需要重視的國際問題。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工作,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迫切需要。節能減排就是節約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節能必定減排,而減排卻未必節能,所以減排項目必須加強節能技術的應用,以避免因片面追求減排結果而造成的能耗激增,注重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均衡。
同時我們每一個都應該清醒的認識到節能減排不僅是企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對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問題。社會的主體是人,節能減排的主體也必須是人,節能減排是每個人都應做到的,節約電節約水這些小事應該注意,才能潛移默化的去改變。
第二個問題,我認為不只是為了應付全球變暖,還有其他層面的內容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從農業國過渡到全面工業國,都必然會經歷碳排放大幅增加的過程,歐洲、美國、日本,無一例外,全都在歷史上大規模的排放過溫室氣體。當他們完成產業升級之后,那些高排放高污染的企業就被轉移到了東南亞、中國、印度、拉美、非洲。然后,他們就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我們:你們國家碳排放太多,是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必須減排!這時你會不會覺得西方國家覺是真的為了全球氣候考慮,沒有那么壞?
我查閱了一些數據,在1990-1996年歐洲發達國家就已經達到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了,之后就出臺各種協定希望全球節能減排,這時他們已經發展的很好了就阻礙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他們為何不在70,8年代就注意并且發生呢?
其中有一個真相――歐洲少煤!這才是歐盟非常積極地推進減排的最根本原因。
最開始西方發達國家提出全球減排計劃找我們合作,被我們拒絕的時候,國內就有一些人吐槽說我們不考慮人類未來,只管自己的經濟發展。其中典型的就是柴靜采訪丁仲禮院士,有些國人崇洋媚外,認為那就是好的方案就要按照西方的去做,這完全時愚蠢的行為,中國一旦碳排放權失去那就意味著我國有一大半的汽車開不動了、工廠大規模倒閉、商品供應大幅減少、物價普遍提高、大量工人失業……你也就沒有今天的生活。
當然并不是國家不愿節能減排,而是需要計劃去制定合適的減排計劃,不耽誤發展也能應對環境問題才是折中之道。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我國就提出了要在2030年達到碳排放量峰值,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我國已經為全球氣候的改善做出了重大讓步!
而且在未來長遠的發展,能源的轉型是必不可少的,光能、風能、水能、核能都是方向。最后想說的是,西方國家打著“拯救地球”的幌子來道德綁架我們,在我看來實在是虛偽至極,地球不需要任何人拯救,需要拯救的,只是人類自己!希望祖國越來越強,為世界貢獻更多的力量。
節能減排,顧名思義就是節約能源,減少各種污染氣體的排出。但是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想要做到這一點,其實是很難做到的。要達到一個高的指標,那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1、凈化空氣
這也是實行節能減排后的一個最大的好處,更好的凈化空氣,還可以使有些人們避免得肺癌。所謂減排就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使空氣得到更進一步的進化,讓人們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但是在現在的社會中,也出現了一種壓縮空氣的設備,就是由機器將空氣壓縮起來,通過一些裝置,然后過濾對空氣進行處理,這樣就能起到很好的降溫除水的效果,從而得到讓空氣干燥的目的。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更多的選擇節約的生活方式,減少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占有量。
2、減少對資源的浪費
這些都是我們作為一個公民應該做的,比如說不要隨便的浪費糧食,不要隨意浪費水,減少使用一次性的東西,還比如說可以節能出行,而這些問題都是我國長期關注的首要問題。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更應該出一份力,加強對環境生態的改造,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還有像電能,這更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浪費資源的例子,有些人就是沒有隨手關燈的習慣,就是在白白的浪費電,我們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更應該注意這些問題。
3、節能減排的意義
我們國家作為一個發展大國,更是一個工業大國,當然發展的時候更離不開各種資源的消耗。有些資源是再生資源,而有的則是不可再生資源,對于不可再生資源我們要更加的愛護與珍惜,這對于我們提高生活質量有著很大的關系。我國不僅有各種能源加以利用,還有對一些資源的回收利用,這個有效的提高了我國環境污染問題。我們要在生活中養成一種節約能源的習慣,不可隨手浪費資源,這樣可以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質量。
能源是有限的,像煤石油天然氣都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所以要節省
? ? ? ??國家提倡節能減排,不僅僅是為了應付全球變暖,還有國家經濟問題。
――――節能減排的意義:
? ? ? ?①從國家經濟的角度來看: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各項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被破壞的代價,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被破壞的矛盾日趨尖銳,大家對環境污染問題反應強烈。這種狀況與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直接相關。不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經濟發展難以為繼。只有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才能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 ? ? ?②同時,溫室氣體排放引起全球氣候變暖,備受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工作,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迫切需要。低碳生活節能環保,有利于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惡化的速度,勢在必行。
? ? ? ?世界上為什么會有人類的存在,難道說人類的出現就是為了破壞生態平衡嗎?我想不是的。人類是世界上最高級的動物,我們要當先行者來推廣低碳生活,讓世界有更美好的未來。低碳生活,為了你我他。
――――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 ? ? ?No1.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節能每一度電,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減少照明設備能耗,工作或學習結束后及時關掉電源,減少待機耗電。
? ? ? ?No2.樹立綠色消費理念,使用節能產品、使用可再生能源、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 ? ? ?No3.提倡綠色出行,節約每一張紙,減少使用一次性紙杯、木筷和餐盒,減少生活垃圾。
? ? ? ??寫信固然很美麗,但是發郵件不是一樣飽含深意嗎?開私家車固然很拉風,但是乘公交不是別有風情嗎?每天完成一個小目標, 比如綠色出行、無紙化辦公、空調調高一度、減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這些舉動看似微小,最終將會為環保貢獻出大大的力量!如今我們在這些都變成夢想的世外桃源,為了保護地球母親,讓我們每天都過低碳生活,一起節能、減排、低碳。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