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烴類生產(chǎn)廢水處理的藥劑成本高不高
烯烴類生產(chǎn)廢水處理的藥劑成本不高!
其原因是:
1 廢水主要是有機物,處理工藝主要以生化法為主。
2 生化法處理廢水主要用到的藥劑是殺菌類藥劑,用量不大,也就是幾個ppm,該類藥劑的價格不高。
3 生化法處理前期投資高,基本上每方水的投資1萬元。(量越小越高,因為人工、安裝、調(diào)試平攤后就高了)
生產(chǎn)污水COD達8000左右,現(xiàn)在要求處理到COD
當然可以了。就目前的技術(shù)來說情況再糟的水也一樣能處理,但是處理成本會很高的,因此降低成本的關(guān)鍵還是在源頭。
歸正傳,其實將COD從8000降到20也不是很難的,而且方法也很多,可是真正要擬訂出一套較好的方案還需要很多條件。首先知道你的這種水是哪一類的,比如化工?還是制革?或是其他?此外水中的其他物質(zhì),如鹽度,金屬物質(zhì)等都會影響工藝的確定,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參數(shù)就是水量。
下面我就對各個處理段簡單陳述一下:
論什么樣的水一般可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包括格柵,調(diào)節(jié)池,沉砂池,初沉池等構(gòu)筑物。此外根據(jù)你水的具體情況還要附加一些預處理工段,典型的預處理有混凝沉淀,二氧化氯或臭氧催化氧化,微電解技術(shù),UASB預處理(有的情況下將其劃為二級處理)。
二級處理以生物處理為主,典型構(gòu)筑物以生物池和沉淀池為主。生物處理也是包括很多種方法的,如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生物濾池,AB,A/O,AAO工藝,SBR(包括其變形的CAST,CASS)工藝,氧化溝工藝等等,其具體選用原理都要根據(jù)具體水質(zhì)而定。
一般情況二級處理后水質(zhì)一般就差不多能達到排放要求。
三級處理又稱深度處理,一般包括過濾,消毒,脫鹽等等。
費用問題一般取決你的工藝,包括基建費用,設(shè)備費用,日常運行費用。同種類型的廢水也因工藝的不同而有較大差異。自動化程度高的話基建費用會高,日常運行較為輕松,人工費用會有所下降;反之基建比較簡單的話費用自然會下降,而人工費則會上去。
舉個簡單例子100噸/天化工廢水采用催化氧化+AB工藝,進水COD20000,出水COD150,基建費用約為60多萬,日處理費用約35元/噸。
最后根據(jù)你的情況大體給你擬定一套工藝,僅從降低COD的角度考慮:
進水---粗格柵---細格柵---調(diào)節(jié)池---混凝沉淀池---UASB處理器---SBR池---過濾---出水。
該工藝只是水處理路線,并未加入曝氣和污泥部分。
簡述抗生素生產(chǎn)廢水不易處理達標的原因??十萬火急啊:)
1.有些抗生素水濃度非常高;
2.抗生素水中的污染物對污水中起功能作用的微生物有毒害作用,即可生化能力差;
3.有些水中鹽含量高;
4.成分復雜,往往幾種藥品的水混在一起;
5.來水有一定的波動性。
綜上,這類水不易做達標。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