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水的環保科技小論文 2000字
水+二氧化碳=淚
“人類的最后一滴水,將是環境破壞后最悔恨的淚。”
面對我們耳熟能詳的“水”一詞,面對我們日日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水。我們又大概了解明白多少呢?
沒有水就等于沒有生命的道理童叟皆知。人體70%都是水構成的。可想而知,地球上要是沒有了水之源,動植物該怎么辦?人類又要怎么生存?人人都懂得水乃生命之源,可又有多少人去關注它呢?
近些年,濕地面積萎縮,生態退化,由于人口增長,耕地擴大,生態類型善變,我國濕地面積嚴重萎縮。北大荒的連年墾荒是這塊我國最大的濕地面積縮小了60%,三江平原的濕地面積已由建國初期的443萬公頃下降到190萬公頃,這樣就是說,如不采取緊急保護措施,十幾年內三江平原的濕地將喪失殆盡。人們過分砍伐、圍湖造田、泥沙入湖等等都在不知不覺中破壞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一旦失調,那么我們人類離世界末日也就不遠了。
我國現在關注的重大問題還是水污染程度嚴重,損失巨大。據水利部對全國700余條河流約10萬公里河長開展的水之源質量評價46、5%河長受到污染,10、6%的河長嚴重污染,水體已經喪失使用價值,而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在全國七大流域中,太湖、淮河、黃河、松遼河流域污染程度也相當嚴重,且污染河段占60%以上。全國多達有1/4的人口以用不符合衛生標準的水,水污染直接影響到我國民眾的生活及生存環境呀!就對我們城鎮邊這條長江而言,不少居民都在江邊洗衣服、倒垃圾,各種工廠不斷的向河里排放廢物,有毒物質等嚴重導致了河質變惡、水量變小、流域變窄!聽呀,你們還沒聽見嗎——我們的母親河正在嘶聲裂肺地呼吁我們“孩子孩子!我不要變成黃河啊!”
我們就來見識一下水污染的真正實質。各種有害物質,比如農藥、重金屬、化學物質、致病微生物、油類以及各種廢棄放射性物質……被人為地排入水中,并超出了水本身的一種凈化能力,于是就發生了水污染。大量的水污染物排入河流,造成嚴重內陸水域污染,繼而使湖泊和海灣受到“玷污”,就連地下水也難逃厄運了吧。水污染能對人類的危害極大,污水中的致病菌可引起傳染病的流行傳播;各種工業廢水、農藥等有害物質排入水中后還會使飲水人意外中毒、身亡;重金屬污染的水進入人體內,會使之慢性中毒等等意想不到的嚴重后果吶!在這里,我絕不是危言聳聽,節約用水已經迫在眉睫啦。
水是生命的源泉,工業的血液,城市的命脈。
我們地處南方地區,那當然是不清楚西北地區人民的苦難。那里是嚴重少水帶,那真是荒漠也“繁華”!可我們卻不知道,想想咱們家里,刷牙時不關水龍頭,嘩嘩流水可真不知心疼,比如大家家里自來水管發生漏水或爆管未得到及時修理,解凍海鮮又使用“自來水沖洗法”。其實有些水都可以循環使用。可有人卻認為更是不愁那幾個水錢,泡泡浴、水槍戰這些都成了渴水人民的最最最奢侈品了。我想,不從點滴開始怎能立大足呢?
都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那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水給予了我們最寶貴的生活條件,那它也就一定能向法官提起“上訴”把我們寶貴的一切都奪回。但前提是,你走你的路,我過我的橋,誰也犯不著誰。如果我們不珍惜它,一再的浪費它,有一天,水也一定會把我們給“浪費”掉!
在一次試驗中,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放到自來水里的金魚比河水里的金魚死得還要快。同學們的議論紛紛提出了很多有意義的猜想,有的同學認為河水里有一些金魚的食物,而自來水里面卻沒有,有的同學認為河水里面的氧氣比自來水的要多,在自來水里面的金魚因為缺氧,所以會死得快些。但不管怎樣,有一點可以得到十分的確定:污水對動物的危害是十分明顯的。
在現實生活中,附近的小凌河、水溝,不難發現污水正從附近工廠里排放到河中。這說明啊!水的浪費和污染會產生大量廢水,而對水產生新的污染,是環境再次手到“重傷”。我們還可以看見污水的水面在不停的冒泡,那里面就是人們用后排放的洗衣粉、餐具的洗潔精水,也再次說明了水污染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人們大量地使用洗滌用品。
節約用水也是現在社會上的一個熱點焦點問題。“節約用水,關愛生命”廣告牌、“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從我做起,從大家做起。”宣傳節目、“從點滴開始,節約用水,科學用水,打造一片新生活。”公益廣告等等。因為很多人的頭腦中根本還就沒有節約用水的概念,也是因為水一直作為廉價物品存在于現實生活啊。浪費就是犯罪。這樣看來太多人都還沒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為了您的下一代,為了您的明天,為了您的此時此刻呀!
趁我們還沒喝到我們自釀的苦酒的時候趕快“束手就擒”吧;趁我們還沒品到我們自制的苦藥的時候趕快將現在的我們“捉拿歸案”吧;趁我們還沒嘗到我們自醞的苦果的時候趕快“嘴下留情”吧——因為一切都還來得及。
水是無味的,可淚是咸的。在水中加點“調料”二氧化碳不就相等了么?我堅信這時候的魚永遠也不會無家可歸了,那時候的我們也正浮在幸福的海洋中潛游……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