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保知識全家答問卷將所有答案公布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于( A )日頒布。
A.1989年12月26日 B.2000年6月15日 C.2000年9月1日
2.每年( A )是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它象征著世界人民為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堅定信念。
A.6月5日 B.3月12日 C.8月1日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今年世界環境日主題為( B ),中國主題為( A )。
A.低碳減排?綠色生活 B.多樣的物種?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來
C.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3.丹陽在( B )提出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又在( C )提出創建國家級生態市的目標。
A.2003年 B.2008年 C.2010年
4.節約,是經濟行為,也是一種( B )。
A.商品時尚 B.環保時尚 C.經濟時尚
5.你一定聽說過女媧補天的故事,這不過是一個神話傳說。但是,今天的科學家告訴我們,天空的確被捅了個洞,這就是臭( C )層空洞。
A.鐵 B.銅 C.氧
6.“綠色食品”是我國經專門機構認定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的統稱。這類食品在國外被叫做“自然食品”、“有機食品”、也叫“( B )”。
A.生物食品 B.生態食品 C.無機食品
7.在全國各地發現污染環境行為,向環保部門舉報應撥打( C )。
A.12315 B.12345 C.12369 D.12318
8.保護水環境,我們應該選擇使用( B )洗衣粉。
A.普通 B.無磷 C.高磷 D.多用
9.在下列回收廢品中,如果沒有回收,對環境造成危害最大的是( C ),一節1號電池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永遠失去利用價值,一粒扣式電池可污染6萬立方米水。
A.廢紙 B.廢玻璃 C.廢電池 D.碎木
10.汽車在什么狀態下排放的一氧化碳最多( A )。
A.停車狀態開發動機 B.高速行駛
C.中速行駛 D.超高速行駛
11.以下哪個是人類為保護臭氧層正在采取的行動( A )。
A.使用無氟制冷劑 B.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 C.使用無磷洗衣粉 D.少用煤
1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 B )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并有權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
A.國家干部 B.任何單位和個人 C.環境保護部門 D .學生和工人
13.受到污染之后,受害最重的人群往往是( B )。
A.老人 B.嬰幼兒 C.婦女 D.病人
14.方便面里必然有哪種食品添加劑( A )。
A.防腐劑 B.合成抗氧化劑 C.食用色素 D.干燥劑
15.全國每年跑、冒、滴、漏的淡水是( A )。
A.20億立方米 B.5億立方米 C.10萬立方米
16.全球第一部國家級的《21世紀議程》誕生于( B )。
A.美國 B.巴西 C.日本 D.中國
17.隨著綠色消費運動的發展,全球已逐漸形成一種( B )的生活風尚。
A.追求時尚 破壞環境 B.保護環境 崇尚自然 C.保護環境 盲目消費
18.清潔能源有( C )。
A.核能、太陽能、地熱能 B.生物能、太陽能和地熱能 C.太陽能、潮汐能、生物能
19.從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角度考慮,我們寫字最好選擇下列三種筆中的( A )。
A .自動鉛筆 B.圓珠筆 C. 鉛筆
20.街道上新放置了分類垃圾箱,小剛手里的空礦泉水瓶應丟入( B )。
A.裝廢紙的箱 B裝塑料的箱 C .裝易拉罐的箱
21.公眾參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下面的公眾行為符合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是( A )。
①使用公共交通工具②追求計算機的更新換代③垃圾分類回收利用④農田灌溉采用大水漫灌⑤自備籃子買菜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22.中、小城市噪聲定期監測的周期是( B )。
A.一季度 B.半年 C.一年
23.生活垃圾填埋場應設在當地 B 主導風向的下風向,在人畜居棲地500米以外(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4.下列哪一項是可以分類回收,循環再生的垃圾。( A )
A.回收廢塑料 B.回收剩飯 C.回收廢紙 D.回收生物垃圾
25.濕地保護是環境保護的重要領域,是國際自然保護的一個熱點;世界濕地日為每年的( C )。
A.3月12日 B .5月2日 C.2月2日
26.為保護藍天,我們在出門時,應該( C )。
A.盡量選擇乘坐舒適的交通工具 B.使用私家車 C.盡量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7.減少“白色污染”我們應該( A )。
A.自覺地不用、少用難降解的塑料包裝袋 B.亂扔塑料垃圾 C.盡量使用塑料制品
28.因環境因素而導致的環境變化是指( A ) 。
A.環境影響 B.環境改善 C.環境改造
29.使用復印機時,復印機的帶高電壓的部件與空氣進行化學反應產生的臭氧( B ) 。
A.沒有影響 B.對人體健康有害 C.對人體健康有益
30.環境監測的對象有( A )。
A.大氣、水體、土壤、生物、噪聲
B.大氣、市容、土壤、生物、噪聲
C.大氣、交通、土壤、生物、噪聲
三、對錯題
1. 自從有了人類以后,環境問題就存在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