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污水管理制度? 醫院污水管理制度?
一、農村污水管理制度?
1、 各鄉(鎮)為所轄區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工作的責任主體,負責監督業主單位履行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管理責任。各行政村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行管理的業主單位,履行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管理責任。
二、醫院污水管理制度?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的有關規定。
2、保持污水排放系統順利通暢,定期對醫院排放系統進行維修。
3、工作人員做好自身防護,采集污水時戴手套,操作后洗手。
4、每日監測污水總余氯2次,并做好登記。
5、每月做好污水糞大腸桿菌檢測,有報告并備查。
6、每年做好致病菌(沙門氏菌、志賀菌)檢測,不得少于2次。
7、在傳染病流行期間,應增加污水處理消毒劑的投放量,保證污水處理的余氯含量>6.5mg/L.
8、保持室內空氣流量,環境清潔。
9、污水處理原料妥善保管,合理配比。
10、專人操作污水處理裝置,污水處理人員經過培訓后持證上崗,并能正確掌握設備操作及相關衛生知識,負責設備的保養、維修,以保證其正常運轉。
11、病人嘔吐物、引流液、手術吸出液、檢驗科液體標本等污染液體消毒后傾倒入廁,進入院內污水處理系統。
12、污水處理設備自動定時定期對污水投放次氯酸鈉進行消毒,污水處理人員每日測余氯含量兩次,符合標準后方可排放,并做好記錄。未經消毒或無害化處理的污水、污泥不得排放,清掏或作農肥。污水池內的雜物定期打撈后焚燒。
13、處理后的污水、污泥符合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和GB18466-2005《醫療機構污染物排放標準》,定期接受疾控中心和縣環保局的監測,院感科開展自行監測工作。
14、后勤科每月對污水管理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院感科不定期抽查,檢查結果與當月獎金掛鉤,實行獎懲兌現。
三、生活污水站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生活污水處理站的管理工作,保證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制定本制度。一、人員管理污水處理站工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熟悉污水處理工藝和設備操作,能夠正確處理各種突發情況。工作人員應當遵守勞動紀律,不得擅自離崗,不得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業務培訓,提高其安全意識和業務水平。二、設備管理建立設備臺賬,記錄設備的名稱、型號、購買日期、使用壽命等信息。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維護和保養,確保設備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設備出現故障時,應當及時組織維修,不得影響污水處理工作的正常進行。三、運行管理嚴格按照污水處理工藝和設備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確保污水處理效果達到國家標準。定期對污水處理水質進行監測,確保水質達標排放。加強對污水處理過程的監控,及時發現和處理各種異常情況。四、安全管理加強對污水處理站的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定期組織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工作人員應當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不得違規操作。五、環境管理加強對污水處理站周邊環境的管理,保持站區內外的環境衛生。定期對污水處理站的噪音、廢氣等進行監測,確保符合國家標準。加強對污水處理站的綠化工作,提高站區的環境質量。六、檔案管理建立污水處理站的檔案管理制度,對污水處理站的各種資料進行整理、歸檔和保管。檔案資料應當包括設備臺賬、運行記錄、監測報告、維修記錄等。定期對檔案資料進行檢查和更新,確保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以上是生活污水處理站的管理制度,希望工作人員能夠認真遵守,確保污水處理站的正常運行。
四、污水處理管理制度?
1、當班操作人員要堅守崗位,定時巡查設備運轉情況,在任何情況下不得擅自離崗。
2、認真執行操作規程,遇有故障應及時努力排除。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操作。重大事故應立即報告醫院有關領導。
3、操作人員應熟悉設備性能,掌握設備基本保養知識和常見故障的維修技術。
4、認真按規定做好污水處理的檢測工作。一般總余氯量由操作人員當班時檢測,微生物指標由操作人員取樣后送醫院實驗室或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
5、認真填寫好運行記錄,如實記錄設備運行狀況指標的的檢測結果。有前后班的應做好交接班工作,尤其是異常情況和曾處理故障的情況在交接班時互相交代清楚。
五、污水站藥劑存放管理制度?
為了確保污水站藥劑的安全存放和合理使用,提高藥劑使用效率,保障污水處理過程的正常運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一、藥劑存放管理要求藥劑存放區域應遠離明火、高溫、潮濕等易燃、易腐蝕、易污染的環境,且應遠離化工廠、加油站等危險區域。藥劑存放區域應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識,并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和應急救援設備。藥劑存放應分類、分堆、分垛,并標明名稱、規格、型號等信息,以便查找和使用。對存放的藥劑應定期進行檢查,確保其不受到潮濕、污染、損壞等影響。二、藥劑使用管理要求使用藥劑前,應先了解其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和危險性等信息,并嚴格按照使用說明進行操作。使用藥劑時,應佩戴相應的防護用品,如手套、口罩、眼鏡等,以防止對人體造成傷害。使用藥劑后,應對現場進行清理,確保不留下藥劑殘留物,以免對環境造成污染。對使用過的藥劑應進行記錄,包括使用時間、使用量、使用人員等信息,以便進行統計和管理。三、安全培訓和應急預案對存放和使用藥劑的相關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提高其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針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制定應急預案,包括中毒、火災、泄漏等事故的應急處理措施,并定期進行演練。四、監督檢查對藥劑存放和使用情況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對存放區域進行定期清理和消毒處理,以確保環境衛生和安全。
六、施工現場污水防治管理制度?
包括以下內容:
1. 施工現場應設置沉淀池、排水溝、隔油池等,對施工污水進行分類處理。
2. 施工現場的泥漿、污水、廢水等應經過沉淀、過濾、排放等處理,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網。
3. 施工現場的廁所、廚房等應設置排污設施,定期清理,防止污水外溢。
4. 施工現場應設置清潔車輛沖洗設施,對進出施工現場的車輛進行沖洗,防止帶泥上路。
5. 施工現場應合理設置排水系統,防止積水、溢水等現象。
6. 施工現場的污水排放應符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不得對環境造成污染。
7. 施工現場的污水防治管理應由專人負責,并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
8. 施工現場的污水防治管理應與施工組織設計相結合,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和施工工藝,減少污水產生。
9. 施工現場的污水防治管理應與當地環保部門聯系,及時報告污水排放情況,接受監督和檢查。
10. 施工現場的污水防治管理應與文明施工相結合,保持施工現場整潔、衛生。
以上是施工現場污水防治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七、污水管道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以下內容:1. 施工前應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明確安全責任和注意事項。2. 施工現場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和安全設施,確保施工安全。3. 施工人員應佩戴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防護服等。4. 施工現場應保持整潔,材料堆放整齊,避免安全隱患。5. 定期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理安全隱患。6. 建立安全應急預案,以便在緊急情況下及時采取應對措施。7. 與當地政府和居民保持良好的溝通,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和規定。8. 對施工人員進行定期的安全培訓和教育,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技能水平。9.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確保各項安全措施得到有效執行。10. 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規劃和管理,確保各項安全設施和措施得到落實。總之,污水管道施工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技術交底、現場管理、應急預案、人員培訓等,以確保施工過程的安全和順利完成。
八、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評估標準及管理制度?
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評估標準是指對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情況進行評估的標準,包括處理效率、出水水質、設施維護等方面。
管理制度則是對污水處理設施進行管理的規定和措施,包括設施的日常維護、檢查、保養、安全管理等方面。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評估標準和管理制度的實施,可以保障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提高處理效率和出水水質,減少環境污染。同時,也可以保障污水處理設施的安全運行,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
九、生活污水指的是哪些污水?
洗澡,洗菜,沖廁所的日常用水
十、污水廠污水進口標準?
1、排入GB3838Ⅲ類水域(劃定的保護區和游泳區除外)和排入GB3097中二類海域的污水,執行一級標準。
2、排入GB 3838中Ⅳ、Ⅴ類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類海域的污水,執行二級標準。
3、排入設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鎮排水系統的污水,執行三級標準。
4、排入未設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鎮排水系統的污水,必須根據排水系統出水受納水域的功能要求。
5、GB3838中Ⅰ、Ⅱ類水域和Ⅲ類水域中劃定的保護區,GB3097中一類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現有排污口應按水體功能要求,實行污染物總量控制,以保證受納水體水質符合規定用途的水質標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