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泵規(guī)格型號? 求污水泵型號含義?
一、污水泵規(guī)格型號?
水泵為下吸式,能夠抽干工作面地表水;電動機為潛水三相異步電動機:占地面積小,安裝使用方便,可靠耐用,壽命長。流量范圍:10m3/h~1000m3/h;
揚程范圍:5m~400m。 污水泵規(guī)格型號參數(shù)表: 型號意義: 污水泵使用環(huán)境及條件:
1、電源頻率 50Hz,額定電壓為 380V 或 660V(允差為:5%)的三相交流電源。
2、輸送介質(zhì)的固體物的容積比在 2%以下,輸送介質(zhì)密度最大為 1.2x103kg/m3。
二、求污水泵型號含義?
污水泵的型號含義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泵的類型,包括離心泵、自吸泵、軸流泵等;
其次是泵的流量和揚程,即能夠輸送的水量和水的高度差;
再次是泵的材質(zhì),如不銹鋼、鑄鐵等;
最后是泵的驅(qū)動方式,如電動、柴油機等。這些信息可以幫助用戶選擇合適的污水泵,以滿足各種不同的應(yīng)用需求。
三、污水泵型號及參數(shù)?
污水泵的型號一般有以下兩種:
1.SDM型,如SDM50032EBH-SSH。此類型的污水泵具有自吸能力,自吸力可達(dá)20英尺。
2.SGM型,如SGM75052EBH-SSH。此類型的污水泵不具備自吸能力,要加裝自吸筒,但流量大 這兩款泵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具有防空抽功能,就是在無水的情況下會自動停機,并發(fā)出警報,避免因空抽而造成污水泵燒軸封。沒有維修的煩惱!
四、污水泵液位探針原理?
污水泵液位探針的原理是當(dāng)電動機驅(qū)動葉輪轉(zhuǎn)動時,由于泵殼中充滿水,液體在葉輪的作用下,作高速旋轉(zhuǎn)運動。因受離心力的作用,使葉輪外緣處的液體壓力上升,利用此壓力將水壓向水管。
與此同時,在葉輪中心位置,液體壓力降低,形成真空,水便從吸水管水池中上來,這樣離心水泵就源源不斷地將水吸人并壓出,達(dá)到排水的目的。
關(guān)閉出水閥門,合上開關(guān),當(dāng)水泵轉(zhuǎn)速達(dá)到正常值時,逐漸打開出水閥門。電動機、水泵的響聲、振動、溫度應(yīng)正常。
五、污水泵型號對照表?
排污泵系列型號意義
Q:潛水
W:排污
G:管道
Y:液下
N:泥漿
Z:自吸
L:立式
AS:撕裂
JY:攪勻
P:不銹鋼
B:防爆
QW(WQ)無堵塞潛水式排污泵
六、污水泵型號性能有哪些?
污水泵的型號一般有以下兩種:
1.SDM型,如SDM50032EBH-SSH。此類型的污水泵具有自吸能力,自吸力可達(dá)20英尺。
2.SGM型,如SGM75052EBH-SSH。此類型的污水泵不具備自吸能力,要加裝自吸筒,但流量大 這兩款泵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具有防空抽功能,就是在無水的情況下會自動停機,并發(fā)出警報,避免因空抽而造成污水泵燒軸封。沒有維修的煩惱!
七、污水泵液位器接線方法?
污水泵液位器污水泵電纜線接4根,先接線,試一下正反轉(zhuǎn),然后安裝泵了
2、傳感器一般就3根線可以了,液位上限、下限和公共端
3、泵出水口與排水管之間連接,首先在焊接管上焊接法蘭,通過法蘭連接。
泵出口需要有彎頭,止回閥,閘閥,避震喉就可了。
八、污水泵的型號怎么看?
污水泵的型號通常會標(biāo)注在泵的外殼上。你可以仔細(xì)觀察泵的外觀,尋找標(biāo)示型號的地方。一般來說,型號包括品牌、型號,流量、揚程、電壓等信息,例如“ABC污水泵 XWQ-50-10-3 220V”中,ABC是品牌,XWQ-50-10-3代表該型號的流量、揚程、電壓為50m3/h、10m、220V。如果你找不到型號或者不確定,你也可以查看產(chǎn)品說明書或者聯(lián)系生產(chǎn)廠家獲取詳細(xì)信息。
九、請問污水泵有哪些型號呢?
污水泵的型號一般有以下兩種:
1.SDM型,如SDM50032EBH-SSH。此類型的污水泵具有自吸能力,自吸力可達(dá)20英尺。
2.SGM型,如SGM75052EBH-SSH。此類型的污水泵不具備自吸能力,要加裝自吸筒,但流量大 這兩款泵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具有防空抽功能,就是在無水的情況下會自動停機,并發(fā)出警報,避免因空抽而造成污水泵燒軸封。沒有維修的煩惱!
十、污水泵機封型號怎么看?
機械密封型號表示法:
U 30U表示分類符號非平衡型旋轉(zhuǎn)式機械密封30表示公稱內(nèi)徑30mm或是:B 50X40B表示分類符號平衡型旋轉(zhuǎn)式機械密封50表示公稱內(nèi)徑(大直徑)50mm40表示公稱內(nèi)徑(小直徑)40mm。
看機封內(nèi)徑外徑與泵軸及蝸殼相同,再看動,靜環(huán)的配合。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