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為什么叫宣城? 宣城市有宣城論壇、宣城熱點網、宣城社區不知還有那些論壇?
一、宣城為什么叫宣城?
周王朝賜名"宣邑","宣,顯也"。
太康二年,晉武帝司馬炎在丹陽郡南部建立宣城郡,宣城舊縣隸屬宣城郡,直至隋開皇九年。所以宣城的名稱由來大致如此。
二、宣城市有宣城論壇、宣城熱點網、宣城社區不知還有那些論壇?
宣城除了有 宣城熱點網、宣城論壇、宣城社區,還有南宣論壇、十八巷論壇、敬亭論壇等。
三、宣城早餐?
宣城的早餐是品種繁多的,豆漿油條是標配,稀飯小籠包,配上自己腌制的香菜,蘿卜干。不要太好吃呦。還有蛋炒飯,牛肉面,大排面,吃上一碗一上午干勁十足。
四、宣城海拔?
宣城地勢南高北低,地貌復雜多樣,大致可分為山地、丘陵、盆,谷地、崗地、平原五大類型。南部山地、丘陵和盆谷交錯,海拔高程一般200—1000米以上;中部丘陵、崗沖起伏,高程一般15~100米;北部除一部分破碎的丘陵外,絕大部分為廣袤的平原和星羅棋布的河湖港漢,圩區一般高程為7—12米。
五、宣城原名?
宣城縣:縣名據《韓詩傳》:“宣,顯也”,源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宣城就以吳、楚名邑顯揚于開發較晚的江南地區。漢在宣邑置縣,因名宣城。此邑在楚漢之交屬英布的九江國廬江郡。漢初,先后屬英布、劉長、劉喜的淮南國廬江郡。
文帝十六年(前164年)至景帝四年(前153年),改屬劉賜的廬江國廬江郡,后歸漢。元狩二年,改屬丹陽郡。考其故城遺址,位今南陵縣青弋江鎮。東漢省入宛陵縣,隋改宛陵為宣城,故址更名青弋江,以水為名。
六、宣城方言?
自古富的地方外來移民就多。宣城有山有水有寶藏,在早年自給自足的社會里,宣城無疑是生存的豐水寶地,因而難免引了他鄉客,江淮、吳越、湖北、安慶在宣城都能找到蹤跡。
這些語言的交匯后,互相通融、互相滲透、互相異化,它使正宗的宣城話已不復存在,慶幸的是一種新的語言又產生了,這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宣城土話。
七、宣城典故?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李白站在謝朓樓,遠眺城東,吟出這首千古絕唱。
“雙橋”說的是濟川橋和鳳凰橋,“兩水”是宛溪、東(句)溪兩水,所夾“明鏡”正是明鏡湖。
古“明鏡湖”處原為濕地,面積很大,后來逐漸淤塞,慢慢消失。如今,在古“明鏡湖”原址以南,宣城市城東新區的位置,新的明鏡湖公園已于2014年10月8日正式開工,目前正在火熱建設中。
建成后的明鏡湖公園占地約88658平方米,水面約30000平方米
八、宣城特點?
宣城,簡稱宣,古稱宛陵、宣州,安徽省轄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位于安徽省東南部,蘇浙皖三省交匯處。是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一翼,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杭州都市圈觀察員城市,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中國文房四寶之鄉。【文房四寶:宣紙、宣筆、宣墨、宣硯】
九、宣城好嘛》?
好,發展不錯,
宣城市,安徽地級市,面積12340平方公里,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歷史悠久,是一個很不錯的城市。
宣城市地位較為重要,是南京都市圈重要城市。宣城市地理位置尚可,距離南京150公里、杭州約200公里、合肥約220公里,高鐵最快1小時出頭可到達三大城市。宣城市城鎮化仍有一定空間,居民改善需求強烈;當地房地產市場較為火爆。宣城市這些年對人口吸引力越來越強,人口增量較為可觀。宣城市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旅游資源豐富。
十、宣城特產?
安徽宣城丘陵山區,自然環境優美,有著非常的文化底蘊,盛產人們非常喜歡地方土特產品:比較出門的主要有:宣紙、黃花云尖、寧國山核桃、施村蜜棗、小窖宣酒、涌溪火青、宣木瓜、蘇嶺山藥、南豐黃酒、績溪山核桃、績溪燕筍干、涇縣蘭香茶、寧國筍干、旌玉屏大米、涇縣醬菜、旌德白茶。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