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氫和氨氮的區別? 一水合氨和硫化氫反應?
一、硫化氫和氨氮的區別?
硫化氫,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化學式為H2S,分子量為34.076,標準狀況下是一種易燃的酸性氣體,無色,低濃度時有臭雞蛋氣味,濃度極低時便有硫磺味,有劇毒。水溶液為氫硫酸,酸性較弱,比碳酸弱,但比硼酸強。能溶于水,易溶于醇類、石油溶劑和原油。
氨氮是指以氨或銨離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即水中以游離氨(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二、一水合氨和硫化氫反應?
我來幫你回答.簡單的說是生成的硫氫化氨和硫化銨混合溶液.如果復雜點說,是一種液體分布系,陽離子有氫離子、銨離子,陰離子有氫氧根、負二價硫離子、負一價硫氫酸根離子.至于為什么能夠反應,原因如下:雖然硫化氫在水中溶解度不高,但是氨在水中的溶解度較高,所以兩種氣體通入水中后,氨被水迅速吸收變成氨水并電離出銨根和氫氧根,而氫氧根迅速與硫化氫反應生成硫根和硫氫酸根和水,這兩步反應幾乎同時進行.這個反應在工業中有應用,是焦化廠煤氣濕法脫硫反應的第一步.
三、硫化氫和一水合氨反應?
H2S和NH3.H2O反應不會生成沉淀氨水過量:H2S + NH3.H2O == (NH4)2S + H2O氨水少量:H2S + 2NH3.H2O == (NH4)2S + 2H2O
四、氨液吸收硫化氫的原理?
氨液呈堿性,硫化氫是酸性,二者接觸產生酸堿中和反應,所以氨液可以吸收硫化氫。氨液,準確地說是氨的水溶液。氨溶于氨與水結合生成氨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硫化氫氣體通入氨水中,生成硫化銨和水,看似生成了鹽和水,實際上發生的是中和反應。
五、污水處理BOD5和氨氮去除順序?
如果重金屬,懸浮物很高,預處理得先去除;如果氨氮很高,生化處理前得先預處理,比如吹脫;進水COD10000以上,不知道水質,假定生化性不錯,那么就需要厭氧+好氧;如果氨氮達標,TN不達標,那么生化處理中需要加一個缺氧,反硝化脫氮;最終出水TP不達標,可以后接加藥化學除P
六、如何檢測魚塘水中氨氮、亞硝酸和硫化氫是否超標?
以前用過水博士,建議對顏色不太敏感的人最好不用,看不清楚,有條件買儀器吧。
七、污水處理中氨氮指標和總氮指標高?
個人建議:工業廢水,你可以檢測下碳氮比是否在控制范圍之內;2、活性污泥法中,MLSS濃度是滿足要求,DO是否能夠滿足情況;3、總氮偏高是因為你脫氮的時間過短,即缺氧時間過短,或者是缺氧的DO控制過高,由缺氧變成好氧,而氨氮偏高是硝化反應后,沒有及時進行反硝化,或者反硝化時間過短造成的。
八、硫化氫和一水合氨離子反應方程式?
H2S很少:
[Cu(NH3)4]2+ + H2S + 2H2O = CuS↓ + 2NH3·H2O + 2NH4+
H2S很多:
[Cu(NH3)4]2+ + 3H2S = CuS↓ + 4NH4+ + 2HS-
反應的本質是:[Cu(NH3)4]2+ 被 H2S 電離出的 S2- 破壞,生成非常難溶的 CuS,從而氨分子游離出來,一部分與 H2S 電離出的 H+ 結合成銨根離子,另一部分與水結合成一水合氨
因為有H2S肯定是在酸性環境,就算有NH3(堿性)也會被溶液中的酸反應掉生成氨根。
九、污水處理中氨氮指的是什么?
水中的氨氮是指以游離氨和離子氨形式存在的氮,主要來源于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機物的分解,焦化、合成氨等工業廢水,以及農田排水等。
消化污泥脫水液、垃圾滲濾液、催化劑生產廠廢水、肉類加工廢水和合成氨化工廢水等含有極高濃度的氨氮(500mg/L以上,甚至達到幾千mg/L)
十、污水處理氨氮高怎么辦?
如果污水處理中氨氮含量較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處理:
1. 加強預處理:
? ?- 在進入污水處理系統之前,進行更徹底的預處理是減少氨氮含量的有效方法。可以使用物理和化學方法,如篩網、格柵、沉淀、絮凝劑等,來去除懸濁物、油脂和懸浮固體等污染物。
2. 增加好氧條件:
? ?- 將好氧條件引入污水處理過程中,可以利用氧氣來促進氨氮的氧化和轉化成無害的硝酸鹽。增加攪拌或曝氣設備,提供充足的氧氣供給,促進好氧菌的生長和代謝。這需要調整處理設備和操作參數。
3. 加強硝化反應:
? ?- 增加硝化菌的數量和生物量,加強硝化反應,將氨氮轉化為硝酸鹽。可以通過添加硝化菌培養物或增加反應器中存活硝化菌的條件來達到這個目的。
4. 引入厭氧條件:
? ?- 可以將部分污水流入厭氧處理區域,創建厭氧環境,促進硝酸鹽反轉和氨氮的反硝化過程。這需要根據處理系統的特點和需要進行設備和流程的調整。
5. 考慮增加生物濾池或生物接觸氧化池等附加處理設備:
? ?- 生物濾池(Biofilter)和生物接觸氧化池(Bio-contact Oxidation Pond)等附加處理設備可以提供更大的生物活性表面積,以增加微生物代謝負荷,降低氨氮含量。
請注意,以上方法適用于一般情況下,具體的處理方法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和污水處理廠的設備能力進行確定。建議在進行任何處理之前,咨詢專業的環境工程師或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員,以確保合理和有效地降低氨氮含量。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