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床位設置標準?
一、醫療機構床位設置標準?
醫院的標準。首先床位都應該不少于20張。如果是三級綜合醫院,則要達到500張以上。三級中醫院是300張以上。三級中西醫結合醫院要求最低350張。口腔醫院還要求有口腔治療椅,最多的要求有60臺以上。
其次,科室要健全,設備完善,有相應人員,注冊資金到位。
二、深圳醫療機構復工標準?
一、企業復產復工的條件。企業在復產復工時要嚴格落實本企業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嚴格按照《深圳市企業復工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指引》落實檢疫查驗和健康保護措施,滿足以下條件方可復產復工:
(一) 防控機制到位。企業要明確疫情防控的內部責任機制,建立疫情防控管理體系,明確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及部門車間班組負責人的工作職責,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和工作措施。
(二) 員工排查到位。企業要組織對每一名員工的籍貫和14天內去向進行排查。對來自或者去過疫情重點地區的員工建立重點監控類清單,并規勸留在當地暫不返深復工,鼓勵員工延遲返深上班;對來自或者去過疫情重點地區的返廠返單位員工要排查其抵深時間。按規定完善落實企業內部醫學觀察、自行隔離等措施,確保其隔離觀察14天并經體溫測量正常后方可上崗。
三、醫療機構的分級標準?
醫院等級劃分標準,是我國根據醫院規模、科研方向、人才技術力量、醫療硬件設備等對醫院資質評定指標。全國統一,不分醫院背景、所有性質等。
按照《醫院分級管理標準》,醫院經過評審,確定為三級,每級再劃分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級醫院增設特等級別,因此醫院共分三級十等。
四、醫療機構前置審批標準?
醫療機構設置前置審批基本標準為:
1、有設置醫療機構批準書;
2、符合醫療機構的基本標準;
3、有適合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4、有與其開展的業務相適應的經費、設施、設備和專業衛生技術人員;
5、有相應的規章制度;
6、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五、醫療機構拖把擺放標準?
(一)清潔車 使用位置:病房層。
規定:1、垃圾箱內放生活垃圾,箱內放置黑色垃圾袋。
2、中間平臺上部放置二個標有標記的小塑料桶,桶內有濃度為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泡制的抹布,用后立即清洗消毒。中間平臺下部放置大清潔桶兩個,桶內有濃度為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要求一室一拖把,用后立即清洗消毒,適時更換消毒液。
(二)垃圾車 使用位置:門診、手術、病房層。
規定: 1、生活、醫療垃圾車各一個,嚴禁混用。
2、每天運送完垃圾后,要先用水沖洗干凈后用濃度為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泡制的抹布進行全面擦拭,保證垃圾桶內外無污漬、無異味,垃圾車運送必須在早上七點半及中午一點半前結束,不能在正式上班時占用電梯。
3、每半月對垃圾車進行用濃度為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不少于1個小時的浸泡。
六、醫療機構沒有污水處理合法嗎?
不合法。
? ?根據環保法的規定,醫療機構的污水不得直接排向下水道或河流,如果直排污水是違法的。
? ?醫院污水含有大量病毒和細菌,不經過消毒處理對人的危害很大。公立醫院都建立了污水處理池,編制了污水處理人員,每天按時對污水池投放氯化鈉和其它殺菌藥物,每天進行二次污水化驗,將撿測結果登記并向環保部門報告,這已經成為了一項制度。
? ?現在污水不經處理直接排放的最大隱患是民營醫院,環保部門應該嚴查暗訪,拿出解決的辦法。
七、污水處理標準?
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排入地表水域環境功能和保護目標,以及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工藝,將基本控制項目的常規污染物標準值分為一級標準、二級標準、三級標準。一級標準分為A標準和B標準。部分一類污染物和選擇控制項目不分級。
【法律依據】: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第二十二條,排水戶申請領取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排放口的設置符合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的要求;
(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設相應的預處理設施和水質、水量檢測設施;
(三)排放的污水符合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有關排放標準;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核發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具體辦法由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制定。
八、2012版醫療機構基本標準?
本標準為醫療機構執業必須達到的最低標準,是衛生行政部門核發《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依據。少數地區執行本標準確有困難的,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某些指標,作為地方標準,報衛生部核準備案后施行。
九、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 標準?
將開展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工作作為本市建設國際老年友好城市、推動“十四五”老齡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和重點任務,貫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督促醫療機構全面落實老年人醫療服務優待政策,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完善醫療機構各項制度措施,優化老年人就醫流程,提供老年友善服務,解決老年人就醫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弘揚中華民族敬老、助老美德。
(二)適用范圍
各類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務的醫療機構,重點對象為綜合性醫院(含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含村衛生室)。
十、醫療機構分院設置基本標準?
醫療機構必須達到衛生部的標準才可以設立。
一、醫院的標準。首先床位都應該不少于20張。如果是三級綜合醫院,則要達到500張以上。三級中醫院是300張以上。三級中西醫結合醫院要求最低350張。口腔醫院還要求有口腔治療椅,最多的要求有60臺以上。其次,科室要健全,設備完善,有相應人員,注冊資金到位。
二、婦幼保健院的標準。床位不低于5張。三級婦幼保健院要達到50張以上的床位。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20人,業務科室要設婚姻保健、婦女、兒童保健科,婦產科、兒科等。
三、衛生院的標準。19張床以下的衛生院人員要5人以上,至少設有急診室、內科、外科、兒科預防保健科。20張到99張床的衛生院,要有五名以上的護士,三個以上醫師,一個以上的主治醫生。對于沒有床位的衛生院,房屋建筑面積要求不少于30平米。如果設床位,增加一個,相應的要增加20平米的房屋面積。有開展診療項目相匹配的設備。
四、綜合門診部的標準。房屋建筑面積不能少于400平米,設有5個以上臨床科室,有5名以上的醫師,其中至少一個副主任醫師。有相關的醫療設備。
05
五、中醫門診部標準。首先中醫藥治療率不能低于85%,其次有三個以上的中醫臨床科室,最少有四名醫師,至少一名是主治醫生,中醫藥人員占比不低于70%。建筑面積不少于300平米
六、民族醫門診標準。有三個以上的民族門診科室,設有民族藥房并對藥物有保管和炮制的能力。民族醫師人數不少于三人,民族醫藥人員占比不能少于70%,房屋建筑面積不小于200平米。
07
七、診所、衛生所、醫務室標準。最起碼要設有治療室、診室、處置室。至少有一名取得醫師資格并從事臨床的人員,最少有一名護士。建筑面積不能少于四十平米,科室要獨立。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