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鋅礦的廢水的主要成分什么,該怎樣處理,說的詳細一點,化學方法和物理方法都行
一、鉛鋅礦的廢水的主要成分什么,該怎樣處理,說的詳細一點,化學方法和物理方法都行
目前國內外處理鉛鋅選礦廢水的主要方法有混凝沉降法、氧化法、吸附法、生物法等,而混凝沉降法和吸附法流程簡單,成本低而得到廣泛的應用。因此本文擬采用混凝沉降法與混凝沉降—吸附法處理該選礦廢水,并分別進行回用試驗研究。
試樣及試驗方法
1混凝沉降試驗
試樣
試樣包括試驗廢水樣和試驗礦樣。試驗廢水水樣為選廠的綜合廢水樣,取自通向尾礦庫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尾礦管道,廢水水質情況:pH為11.69,CODCr值為493.65mg/L,Pb2+濃度為31.81mg/l,起泡性強。試驗礦樣含鉛0.92%,鋅2.73%,鐵7.17%,硫8.86%,銅0.0018%,砷0.22%。
試驗方法
取500ml廢水在磁力攪拌器上進行混凝試驗,加入混凝劑后,以300r/min攪拌3min,然后以100r/min攪拌5min,最后靜止22min。觀察水樣變化,取液面下2cm處水樣測其CODCr值與重金屬離子含量。
2吸附試驗
從混凝試驗的結果來看,經過混凝沉降后,廢水中的金屬離子含量已經很低,但是廢水CODCR值仍然很高,即廢水中仍殘留有浮選藥劑,所以必須去除殘留的浮選藥劑,以減少廢水回用時殘留的浮選藥劑對浮選指標的影響。本試驗用活性碳吸附沉降的方法降低廢水中的CODcr值,試驗采用粉末狀活性炭。活性炭用量試驗選用自然pH條件下PAC用量40mg/l時處理過的廢水進行試驗。
試驗結果未經處理過的廢水浮選指標與清水相比,鉛粗精礦中鋅富含較高,而經過混凝沉降—活性炭吸附處理后的廢水,浮選指標較佳,與清水浮選指標相當。因此,混凝沉降—活性炭吸附為最佳處理方法。
廢水回用試驗表明,采用混凝沉降—活性炭吸附工藝處理選礦廢水后回用浮選指標與清水接近,表明該工藝處理的廢水完全可以用于該選廠的浮選生產。
二、鋼鐵行業工業廢水該怎么處理
鋼鐵工業廢水中主要含有SS、油、鹽堿、COD等污染物,具有色度較高、主要污染物濃度變化大、水質不穩定、浮油較多等特點。處理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物理法,主要是根據廢水中所含懸浮物的比重不同利用物理作用而使之分離,可重力分離、離心分離、過濾、蒸發結晶等,其目的是去除懸浮物、膠裝物質。
2、化學法,主要通過化學反應的作用,轉化、分離、回收廢水中的污染物質,該方法包括中和法、混凝法、化學沉淀處理法和氧化還原處理法,其目的是調整PH值,可以去除懸浮物、膠狀和溶解性物質。
3、物理化學處理法,主要包括電解法、吸附法、膜分離和磁分離法,去除懸浮、膠狀和溶解性物質。
4、生物處理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除去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方法,常用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污泥消化法等,可以去除膠體和溶解性物質。
三、如何處理重金屬污染
重金屬污染修復的方法有3種,即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由于工業用地緊張,目前國內外一般采用電位修復和植物修復相結合的方法來對重金屬污染進行修復。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微生物法(一般針對石油場地的污染)等來對土壤中重金屬進行去除。
我現在就從事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修復工作。不知道你是處理那種類型土壤的重金屬。請具體說明,我會給你有關具體的處理方法。
四、鍍鋅廠廢鉛泥提煉方法
一,冶煉方法:
煉鉛原料主要為硫化鉛精礦和少量塊礦.鉛的冶煉方法有火法和濕法兩種,目前世界上以火法為主,濕法煉鉛尚處于試驗研究階段.火法煉鉛基本上采用燒結焙燒——鼓風爐熔煉流程,占鉛總產量的85—90%;其次為反應熔煉法,其設備可用膛式爐,短窯,電爐或旋渦爐;沉淀熔煉很少采用.鉛的精煉主要采用火法精煉,其次為電解精煉,但我國由于習慣原因未廣泛采用電解法.
煉鋅的原料主要是硫化鋅精礦和少量氧化鋅產品.火法煉鋅采用豎罐蒸餾,平罐蒸餾或電爐;濕法煉鋅在近20年以來得到迅速發展,現時鋅總產量的70—80%為濕法所生產.火法煉鋅所得粗鋅采用蒸餾法精煉或直接應用;而濕法煉鋅所得電解鋅,質量較高,無需精煉.
對難于分選的硫化鉛鋅混合精礦,一般采用同時產出鉛和鋅的密閉鼓風爐熔煉法處理.
對于極難分選的氧化鉛鋅混合礦,經長期研究形成了我國獨特的處理方法,即用氧化鉛鋅混合礦原礦或其富集產物,經燒結或制團后在鼓風爐熔化,以便獲得粗鉛和含鉛鋅的熔融爐渣,爐渣進一步在煙化爐煙化,得到氧化鋅產物,并用濕法煉鋅得到電解鋅.此外,也可以用回轉窯直接煙化獲得氧化鋅產物.
二,精礦雜質對鉛鋅冶煉的影響:
1.鉛精礦中的雜質:
銅:在精礦中呈含銅硫化物存在.在燒結焙燒溫度下,反應為氧化銅,熔煉時還原為金屬銅,進入粗鉛,如粗鉛含銅高(>2%)時,則需造冰銅,對銅進行回收,否則,熔煉時,鉛,渣分離困難,且易堵塞虹吸道,造成處理困難,影響工人健康和鉛的揮發損失大.鉛產品中合銅量較高時易使鉛變硬.故要求鉛精礦中含銅量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