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建設新農村? 新農村建設文案?
一、什么叫建設新農村?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對農村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建設,最終實現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 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穩妥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素質,推動“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建設齊頭并進。
二、新農村建設文案?
1、生產開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
2、弘揚艱辛奮斗精神,建立現代化新農村?
3、落實科學開展觀,創立和諧新農村?
4、以工促農、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互動?
5、統籌城鄉開展,促進社會和諧?
6、堅持多予少取放活,促進經濟社會開展?
7、大家一條心,建立新農村?
8、工業化致富農民,城市化帶動農村,產業化提升農業?
9、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農村?
10、鼓勵農民創業,擴大農民就業,拓寬增收渠道,富裕農民生活?
11、開展現代高效農業,加快產業構造調整?
12、加快開展循環農業,構建環境友好農村?
13、加強農村根底設施建立,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三、新農村應該如何建設?
新農村的建設應以方便生產為主,其次才能講住宿。住宿的條件再好,如果不利于生產,不方便生產,也算是白廢了。如大型農機具要停放,還要方便管理,這就需一個大院子,不然農機具就無法管理。而與農機具相配套的工具也不少,而這些配套的工具也都很占用地方。另外,所收成的各類雜稂也得有地方存放才行。
四、新農村建設標準?
一、示范村建設標準
1、村莊經濟繁榮。大力推進“一村一品”建設,示范村有帶動農民致富的主導特色產業,農村勞動力實現充分就業,純收入逐年增長,戶戶有盈余。農民人均純收入高于本縣(市)區平均水平,低收入人口比重(低收入人口數/本村總人口*100%)小于10%;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人均村集體經濟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
2、民居功能完善。村莊規劃建設布局合理,符合縣域鎮村體系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縣域產業發展規劃。新民居整潔美觀,功能完善,方便生活,堅固耐用,符合抗震設防要求,達到“三新六有”(結構體現新設計、建設采用新材料、外觀呈現新面貌,有干凈整潔的廚房、有安全衛生的飲水設施、有沼氣或其他清潔能源、有太陽能或其他淋浴設施、有衛生型廁所、有節能取暖設施)標準,70%以上的農戶住上新民居。
3、基礎設施配套?!八?、路、電、訊(郵)”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教、文、衛”公共服務設施基本配套,長效管理機制健全。示范村達到“七通六有”和“四化一處理”,(即,七通:通自來水、通有線電視、通寬帶、通柏油或水泥、通客運班車或公交車、通電話或無線通訊、通郵。六有:有標準化的幼兒園或小學、衛生室、村民活動中心或文化活動廣場、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農家店或農資超市、農家書屋。四化:村內道路硬化、街道亮化、街院凈化、村莊綠化。一處理:生活垃圾實現集中收集處理)。村內路網布局合理,實現戶戶通。村內排水系統完善,生活垃圾得到集中處理。
4、生活環境優美。通過村莊綜合治理和重點建設,達到示范村建設與周圍環境協調,村容整潔、生態宜居、便利生活。村規民約和村莊環境衛生日常維護、管理的長效機制健全,“五亂現象”得到有效控制(柴草亂垛、糞土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流、畜禽亂跑)。街道路面平整,衛生狀況良好,道路兩旁綠樹環繞。農家庭院設計布局合理、雜物擺放整齊、清潔衛生、栽花種樹、清新自然舒適。
5、社會事業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運行機制完善,村級衛生室達標、村民實現小病不出村、大病有報銷,新農合參合率達到100%。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普及率達到100%,初中普率達到98%,幼兒入園率達到90%以上。社會保障體系健全,新型農村 社會養老保險適齡人口全覆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五保戶供養率達到100%。示范村基本達到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娛有所樂。
6、精神文明進步。廣泛開展“十星級”文明戶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村星級文明戶掛牌率達到100%,“十星級”文明戶達到60%以上。認真落實計劃生育政策,無計劃外生育。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生活方式文明健康。村民遵紀守法,無刑事案件發生。村風民風淳樸,村民道德風尚良好,誠信友愛、家庭和睦、鄰里和諧、村風文明。
7、社會管理高效。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運行機制健全完善,實現基層黨組織、基層民主組織、經濟合作組織、綜治維穩組織“四個覆蓋”?!八淖h兩公開”、“四權一體”先進經驗和工作方法得到落實(“四議”:黨支部會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兩公開”: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四權”:強化村黨組織領導權、規范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決策權、落實村委會執行權、保障農民群眾監督權)。《村規民約》和《村民自治章程》健全完善,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護渠道暢通和規范。村兩委班子堅強有力,干群關系和諧融洽,社會秩序穩定。
8、幸福指數提高。示范村村民對實現勞動就業、家庭收入、生活水平提高基本滿意。對“水、路、電、訊(郵)、科、教、文、衛”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對文化、教育、醫療、養老、醫療等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基本滿意。對農村住房、村容村貌等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基本滿意。對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等村民自治情況基本滿意。對社會治安、和諧穩定基本滿意。
二、示范區建設標準
1、有規劃科學合理、主導產業突出、城鎮功能完善、生態環境良好、生活水平較高,宜居宜業、文明風尚、社會和諧、帶動輻射能力較強的中心鎮。
2、新民居建設相對密度較高、建設集中、成效顯著的省級示范村5個以上。
3、示范區內省級幸福鄉村計劃示范村全部達到幸福鄉村計劃示范村建設標準。
4、區域經濟發展較快,主導特色產業明顯,特別是二、三產業發達,能安排示范區農民充分就業,農民能從中獲得較高比例的工資性收入。示范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工資性收入比率高于本縣(市)區平均水平。
5、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完善。示范區全部實現道路村村通,形成暢通便利的交通網絡。村莊主要街道全部硬化、綠化、亮化。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完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建設管理達標。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建設布局合理,九年義務教育普及,農村幼兒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勞動技能和就業培訓、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健全。郵電、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發達,能有力支撐農村社會事業較快地發展。社會保障體系健全,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適齡人口全覆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鄉鎮敬老院建設達標,五保戶實現應保盡保,集中供養率達到70%以上。
五、新農村建設2021年湖南新農村規劃?
2021年湖南將以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引領,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完善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堅決守住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鞏固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加強種業科技創新和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實施優質糧油、湘豬、菜果茶工程。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六大強農”行動,打造“百千萬”工程升級版,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繼續抓好生豬生產恢復。支持農業現代化示范區、農業對外開放試驗區建設。
建設宜居宜業鄉村。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統籌規劃建設縣域城鎮和村莊,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提升農村建房質量和水平。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生活垃圾處理、污水治理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打造300個以上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100個省級特色精品鄉村,保護傳統古村落。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政策體系,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
六、菏澤新農村建設政策?
新農村建設政策,對被征收宅基地的農村居民予以經濟補償,補償金額不能低于政府規定的補償金額,讓百姓得到惠農政策。
七、什么是新農村建設?
具體內容:
1.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經濟建設,主要指在全面發展農村生產的基礎上,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民的富裕,努力縮小城鄉差距。
2.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治建設,主要指在加強農民民主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切實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制度建設和農村法制建設,引導農民依法實行自己的民主權利。
3.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化建設,主要指在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體現農村地方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4.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社會建設,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公共事業投入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農村的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加強農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以期實現農村幼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愿望。新世紀以來,新農村建設有了新的社會內容。其中"三農問題"反復被黨中央列為工作重點。2007年之后又先后出現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免除農業稅"等社會熱點話題,在新的歷史時期不斷尋求新的問題切入點、新的解決方案是黨給我們交出的新的答卷。
5.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法制建設,主要指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同時大力做好法律宣傳工作,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理念完善我國的法律制度。進一步增強農民的法律意識,提高農民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依法行使自己的合法權利的覺悟和能力,努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整體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依法進行,因此把保障農民利益和維護農民權利的相關制度用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是依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盡管憲法和法律對公民的權利和利益作了許多規定,但是在具體的法律制度方面,尤其是涉及農民切身利益法律制度方面還多有不完善之處而仍需大力加強,所以國家高度重視農村的法制教育與宣傳工作,努力提高廣大農民的法律認知。擴展資料: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反映一定時期農村社會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以社會全面進步為標志的社會狀態。具體而言,所謂“新農村”包括5個方面,即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構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范疇。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設各具民族和地域風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設要符合“節約型社會”的要求。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道路、水電、廣播、通訊、電信等配套設施要俱全,讓現代農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態環境良好、生活環境優美。背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是一個新概念,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曾多次使用過類似提法,但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農村建設是在我國總體上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新階段后面臨的嶄新課題,是時代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農村,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世界上許多國家在工業化有了一定發展基礎之后都采取了工業支持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戰略。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已由農業轉變為非農產業,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非農產業,根據國際經驗,我國現在已經跨入工業反哺農業的階段。因此,我國新農村建設重大戰略性舉措的實施正當其時。
八、新農村建設勵志名言?
1、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關鍵在干,關鍵在人。
2、人才興,則鄉村各項事業興;人才廢,則鄉村各項事業緩。
3、鄉村振興的重點在經濟、難點在文化、關鍵在人才。
4、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類人才來書寫。
5、不斷壯大人才規模,穩步提升人才素質、持續優化人才結構。
6、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我們既需要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培養,也需要能工巧匠,鄉土藝術家的挖掘;既需要有號召力的帶頭人、有行動力的追夢人,也需要善經營的“農創客”、懂技術的“田秀才”。
九、河北涿州新農村建設?
高官莊鎮的 小張莊,老張莊,崔莊,小王莊,蔣莊,這五個村和在一起建五莊小區,明年3月份動工。
十、鄉鎮新農村建設職責?
《鄉鎮職能與新農村建設》是2009年9月1日寧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華勤。
基本信息
ISBN9787807434092
正文
基本信息
作 者:蔣華勤 著
出 版 社:寧波出版社
ISBN: 9787807434092
出版時間: 2009-09-01
版 次: 1
頁 數: 372
裝 幀:平裝
開 本:
所屬分類:圖書>政治/軍事>中國政治
內容簡介
探索轉變鄉鎮職能,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所有鄉鎮組織及其干部必須全力親為的職責所在?!多l鎮職能與新農村建設》是在試點培訓教材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希望能為各地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盡一點綿薄之力,也希望能為剛參加鄉鎮工作的同志和到農村(社區)工作的大學生“村官”們順利開展工作有拋磚引玉的作用。全書主要包括了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鄉鎮企業服務與管理等內容。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