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通風系統設計規范(環保通風系統設計規范最新版)
一、機房通風設計規范?
答:機房通風設計規范:GB 50174 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
二、糧倉通風設計規范?
通風系統主要由風機、連接管、風道及通風控制器組成,通風系統設計的內容主要包括風道的布置與設計、通風參數選擇、風機型號和規格的確定。1. 散裝倉糧堆機械通風系統宜按通風降溫要求設計,通風道應符合下列要求:2. 通風道形式可采用地槽或地上籠,風道宜對稱布置,應滿足通風均勻、操作管理方便的要求,單廒間內風道形式應統一。
三、暖通風管設計規范?
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 GBJ19-87
四、通風系統原理?
通風系統:
一、通風的意義:使室內的污染物濃度達到有關的標準。
二、污染物的主要來源:
在以人為主的室內環境中,污染物主要包括:
1.人新陳代謝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皮膚表面的代謝產物;
2.建筑材料中揮發出的有害物,如苯類、醛類等有機物質;
3.周圍土壤中存在的氡等放射性物質;
4.室外大氣中存在的灰塵、二氧化硫。
三、通風系統的分類:
依據:空氣的動力源泉。
1)機械通風系統:機械通風機作用使空氣流動,造成房間通風換氣方法,稱為機械通風。由于風機的風量和風壓可根據需要確定,這種通風方法能保證所需要的通風量,控制房間內的氣流方向和速度,并可對進風和排風進行必要的處理,使房間空氣達到所要求的參數。因此,機械通風方法得到了廣泛應用。
2)自然通風系統:自然通風是依靠室內外空氣的溫度差(實際是密度差)造成的熱壓,或者是室外風造成的風壓,使房間內外的空氣進行交換,從而改善室內的空氣環境。自然通風不需要另外設置動力設備,對于有大量余熱的車間,是一種經濟、有效的通風方法。其缺點是,無法處理進入室內空外空氣,也難于對從室內向室外排出的污濁空氣進行凈化處理;其次,自然通風受室外氣象條件影響、通風效果不穩定。
五、住宅設計規范煙道通風口尺寸?
24層以下:460X400。廚房成品煙道的外截面尺寸主要和層數有關,層數越高,尺寸越大。成品管道壁厚只有1cm左右,不用考慮內尺寸。
常用的風道外形斷面尺寸: 6層以下:320X240 12層以下:340X300 18層以下:430X300 24層以下:460X400 30層以下:600X400 36層以下:600X500 由于管道在主體完工后安裝,樓板要預留板洞,預留尺寸比管道每邊大5cm。
六、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
《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是2003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主要內容有:室內外計算參數、采暖、通風、空氣調節、制冷、自動控制和消聲與隔振等。
本規范是根據原國家建委(81)建發設字第546號文的通知要求,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負責主編,具體由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會同國內有關設計、科研和高等院校等17個單位,對原《工業企業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設計規范》TJ19-75(試行)進行修訂而成的。
七、隧道通風口環保要求?
這個要求是非常嚴格的,隧道通風口環保是非常重要的,是整個隧道安全重要保障,隧道通風口環保出現污染,肯定會造成人員的傷害事故,所以隧道通風口的環保要求是很嚴格的,除了安裝相關監測設備預警外,還必須定期派員進行巡查和檢查,確保監測設備保持正常狀態。
八、環保棕床墊需要通風嗎?
需要。棕床墊需要通風一個月的時間才可以去除甲醛。棕床墊兒的酸味,一部分是甲醛的味道。因為床墊兒中的很多東西都需要用甲醛處理,以增加柔韌度。
九、自然通風系統和機械通風系統的區別?
目前通風系統可分為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以下詳細介紹兩種類型的通風方式。
1、自然通風——這種類型的通風是利用外部空氣的壓力和循環的進行的。自然通風不如機械通風那么有效,而且自然通風需要依賴外部自然環境條件,因此自然通風并不能像期望的那么有效。
2、機械通風——這種類型的通風式利用換氣扇等新風設備來使房間空氣循環流動。與自然通風相比較,這種方法可以使大量的空氣進行循環。并且導入新風是可以有效的控制的(大小、時效、風路),不需要依賴外部自然條件。 機械通風系統換氣優點: 在夏季或冬季開啟空調調節室內溫度時,同時也造成了室內空氣污染,人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及所謂的“空調病”,此時機械通風系統能調整室內的空氣新鮮度,為人的身體健康提供了安全保障,這一點已經有“非典”和“禽流感”提供了有力證明。 機械通風系統換氣具體六大優點:(1)保持空氣有序流動(2)排除令人不適的氣體(3)粗效過濾空氣中的灰塵(4)移走房間內的濕氣(5)隔絕噪音/防盜(6)平衡房間內的溫度差。
十、公共新風系統設計規范?
1、室內空氣從潔凈的區域流向污濁的區域,并且使空氣潔凈的房間保持微正壓,可隔絕室內空氣的滲透;
2、室內排風口必須遠離室內新風口及空調出風口;
3、氣流組織必須考慮人員長期逗留的區域;
4、氣流組織必須考慮對廚房油煙的隔絕;
5、地送風系統的氣流組織優于頂送風系統。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