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凈化器設計過程及原理(廢水凈化器設計過程及原理圖)
一、煉鋼過程及原理?
生鐵中的各種雜質,在高溫下,在不同程度上都與氧有較大的親和力。因此可以利用氧化的方法使它們成為液體、固體或氣體氧化物,液體和固體氧化物在高溫下與爐襯和加入爐內的熔劑起作用,結合成爐渣,并在扒渣時被排除爐外,氣體也在鋼水沸騰時被CO帶到爐外。
在煉鋼爐內,雜質的氧化主要是依靠FeO的存在而實現的。
2Fe+O2→2FeO
1、硅元素的氧化
硅與氧有較大的親和力,因此硅的氧化很迅速,它在冶煉初期就已經完全被氧化而生成SiO2:
Si+2FeO→SiO2+2Fe
同時SiO2又和FeO反應形成硅酸鹽:
2FeO+SiO2→2FeO·SiO2
這種鹽是爐渣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與CaO作用生成穩定化合物2CaO·SiO2和FeO,前者牢固存在于爐渣中,后者變成了渣中的游離成分,使渣中FeO的含量增加,對促進雜質的氧化是比較有利的。其反應如下:
2FeO·SiO2+2CaO→2CaO·SiO2+2FeO
2、錳元素的氧化
錳也是易氧化的元素,它所生成的MnO有較高的熔點,MnO在金屬液中并不溶解,但是它與SiO2形成化合物浮在液體金屬表面,成為爐渣的一部分。
Mn+FeO→MnO+Fe
2MnO+SiO2→2MnO·SiO2
硅、錳的氧化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可以使爐溫迅速提高(這一點對轉爐煉鋼特別重要),大大加速了碳的氧化過程。
3、碳元素的氧化
碳的氧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熱能,所以必須在較高的溫度下才能進行。碳的氧化又是煉鋼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反應:
C+FeO→CO+Fe
由于碳氧化時生成了CO氣體,它從液體金屬中逸出時起強烈的攪拌作用,這種作用叫做“沸騰”。產生沸騰的結果,可以促使熔池成分和溫度均勻,加速金屬與爐渣界面的反應,同時也有利于去除鋼中氣體和夾雜物。
4、磷元素的氧化
磷的氧化在不太高的溫度下即可發生,去磷過程由幾個反應組合而成,其反應如下:
2P+5FeO→P2O5+5Fe
P2O5+3FeO→3FeO·P2O5
當在堿性爐渣中有足夠的CaO時會發生如下反應:
3FeO·P2O5+4CaO→4CaO·P2O5+3FeO
所生成的4CaO·P2O5是穩定的化合物,它牢固地保持在爐渣中,因而達到了去磷的目的。
必須注意,鋼水在脫氧過程中,要加入硅鐵、錳鐵等脫氧劑,因而常常在脫氧以后,爐渣呈現酸性,而使3FeO·P2O5遭到破壞,從中還原出P2O5,而P2O5是不穩定的氧化物,它在高溫下易被碳還原,產生回磷現象。這也說明了在酸性爐內去磷是十分困難的。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產生,必須適當地增加爐渣堿度和渣量,提高爐渣氧化性等。
二、電鍍原理及過程?
簡單來說,電鍍指借助外界直流電的作用,在溶液中進行電解反應,使導電體例如金屬的表面沉積一金屬或合金層。 我們以硫酸銅鍍浴作例子: 硫酸銅鍍液主要有硫酸銅、硫酸和水,甚至也有其它添加劑。硫酸銅是銅離子(Cu2+)的來源,當溶解于水中會離解出銅離子,銅離子會在陰極(工件)還原(得到電子)沈積成金屬銅。這個沉積過程會受鍍浴的狀況如銅離子濃度、酸堿度(pH)、溫度、攪拌、電流、添加劑等影響。 陰極主要反應 : Cu2+(aq) + 2e- → Cu (s) 電鍍過程浴中的銅離子濃度因消耗而下降,影響沉積過程。面對這個問題,可以兩個方法解決:
1.在浴中添加硫酸銅;
2.用銅作陽極。添加硫酸銅方法比較麻煩,又要分析又要計算。用銅作陽極比較簡單。陽極的作用主要是導體,將電路回路接通。但銅作陽極還有另一功能,是氧化(失去電子)溶解成銅離子,補充銅離子的消耗。 陽極主要反應 : Cu (s) → Cu2+(aq) + 2e- 由于整個鍍液主要有水,也會發生水電解產生氫氣(在陰極)和氧氣(在陽極)的副反應 陰極副反應 : 2H3O+(aq) + 2e- → H2(g) + 2H2O(l) 陽極副反應 : 6H2O(l) → O2(g) + 4H3O+(aq) + 4e- 結果,工件的表面上覆蓋了一層金屬銅。這是一個典型鍍浴的機理,但實際的情況是十分復雜。自催化鍍及浸漬鍍。
三、船閘原理及過程?
船閘是在水位集中跌落的情況下(例如,建造閘、壩處),用以保證通航的水利工程建筑物。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河水灌溉農田,或者利用水力推動水力發電機進行工作時需要在河流上修建攔河壩,用以提高水位。
這樣,河水被大壩隔斷,上下游的水位差較大,航船無法通過。
于是人們就利用連通器的原理,在運輸頻繁的江河上,在大壩的旁邊修建了船閘。
船閘主要由閘室及上下游閘首所組成,閘室的兩端設置閘門,用以與上下游隔開。
當船下行時,先將閘室充水,待室內水位與上游相平時,將上游閘門開啟,讓船只進入閘室。
隨即關閉上游的閘門,閘室放水,待其降至與下游水位相平時,將下游閘門開啟,船只即可出閘。
上行時與上述過程相反。船閘須設有專門充水、放水系統及操縱閘門的設備。
根據地形以及水位差的大小,船閘可做成單級或多級的。?
四、酒曲糖化過程及原理?
糖化過程是釀酒的基礎階段,把加曲后的糧食堆積裝箱就是糖化;把糖化后的糧食換個容器發酵過程稱酒化,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疏松一次酒糟,讓酒糟補充更多的氧氣,便于更好的培菌發酵。糖化不能絕對密封,保證環境溫度在20-30度左右。
不同的酒曲糖化時間是不一樣的,如濃香酒曲糖化為2-3天,醬香大曲需4-5天,五糧大曲2-3天,小曲糖化相對要短點,夏季糖化時要把糧食拍緊實點,可使升溫緩慢。
五、手機發明過程及原理?
最先研制出手機的是美國的 Cooper博士。由于當時的電池容量限制和模擬調制技術需要碩大的天線和集成電路的發展狀況等等制約,這種手機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為可移動算不上便攜。很多人稱呼這種手機為“磚頭”或是黑金剛等。
這種手機有多種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頻分復用方式只能進行語音通信,收訊效果不穩定,且保密性不足,無線帶寬利用不充分。此種手機類似于簡單的無線電雙工電臺,通話是鎖定在一定頻率,所以使用可調頻電臺就可以竊聽通話。
1958年 ,蘇聯工程師列昂尼德.庫普里揚諾維奇發明了ЛК-1型移動電話,1973年 ,美國摩托羅拉工程師馬丁·庫帕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商業化手機。迄今為止已發展至4G時代了。
六、ui設計原理及講解?
1、工具軟件
UI設計的前身是平面、網頁設計,在原專業的基礎上加入了一些人機交互的邏輯、控件的應用、組件的狀態設計等內容。這是由于互聯網發展的精細化延伸出來的新門類,因此設計的軟件應用就是基本功了。需要掌握Photoshop(圖像處理)、illustrator(圖形制作)、After Effects(視頻處理)、Axure(原型設計)、Dreamweaver(網頁制作)、Coreldraw(矢量制作)、Flash(動畫制作)等設計軟件及HTML5.0和DIV+CSS網頁代碼基礎。
七、卡座桌椅設計過程及思路?
這一類的桌椅需要分析考慮它們使用的場景,來決定桌椅大小,外形以及便利程度等。
八、電廠化學廢水處理流程及原理?
電站的水處理流程分為兩大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物理軟化水流程,第二部分是化學除鹽水流程。
物理軟化水流程:來自廠區供水管網的原水(又稱生水),經過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除去了原水中的固體顆粒和懸浮雜質,稱為澄清水;澄清水再經過反滲透裝置清除了其中大部分鈣、鎂離子,成為軟化水。
化學除鹽水流程:軟化水經過除碳器,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嚴格地說是HCO3—),再經過混床,除去水中殘存的鈣、鎂、鈉、硅酸根等有害離子,成為除鹽水,也就是鍋爐補給水,存儲在除鹽水箱,再用除鹽水泵打入除氧器,最終經給水泵打入鍋爐汽包。
拓展資料:
關于“軟化水”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水壺用久后內壁會有水垢生成。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在我們取用的水中含有不少無機鹽類物質,如鈣、鎂鹽等。這些鹽在常溫下的水中肉眼無法發現,一旦它們加溫煮沸,便有不少鈣、鎂鹽以碳酸鹽形成沉淀出來,它們緊貼壺壁就形成水垢。我們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于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于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于17度的稱為硬水,介于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雨、雪水、江、河、湖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都是硬水。
水的硬度主要由其中的陽離子:鈣(Ca2+)、鎂(Mg2+)離子構成。 當含有硬度的原水通過交換器的樹脂層時,水中的鈣、鎂離子被樹脂吸附,同時釋放出鈉離子,這樣交換器內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離子的軟化水,當樹脂吸附鈣、鎂離子達到一定的飽和度后,出水的硬度增大,此時軟水器會按照預定的程序自動進行失效樹脂的再生工作,利用較高濃度的氯化鈉溶液(鹽水)通過樹脂,使失效的樹脂重新恢復至鈉型樹脂。
九、米酒發酵的過程及原理?
[米酒發酵溫度]
米酒最佳發酵溫度是30°C。
酒釀的原理是根霉菌和酵母菌的共同作用,根霉菌能產生糖化酶,將糯米中的淀粉轉化為葡萄糖。接著酵母菌把葡萄糖轉化為酒精,于是酒釀就變得甜蜜又香醇了。這兩種轉化作用是互相抑制且有先后順序的,也就是先糖化再酒化。
根霉菌最適宜的溫度是28-30°C,而酵母菌是30-35°C,綜合糖化和酒化的過程來看,30°C就是最適宜的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菌種活性不足。
也許你會說發酵的溫度把控好了,做出來的米酒還是不如市售的,每一次都會出現各種各樣問題,比如不甜、發酸、長毛等,那么怎樣才可以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而得到完美的米酒呢?接下來我們就以實際的例子來說一下,在制作過程中會詳細講解為什么這樣做。
米酒材料:糯米750克、酒曲8克、溫開水500-600毫升
發酵溫度:30度
發酵時間:30-60小時
米酒制作:
糯米浸泡在干凈的清水中,泡6-12小時,直到可以用手指將米粒碾碎。注意了從一開始就要保證接觸糯米的所有的器皿不能有油污。
2.然后將糯米沖洗干凈,倒在蒸籠上,同樣要保證蒸鍋和紗布,沒有一星點的油污,戳幾個洞幫助空氣流通,受熱均勻。
3.蓋上鍋蓋,用中大火,上氣后先蒸30分鐘。
如果鋪得比較厚,30分鐘后打開鍋蓋翻翻,再蒸10分鐘,使得受熱均勻沒有夾生,像這樣蒸熟透又粒粒分明。
4.將蒸鍋里的水倒掉,將蒸好的糯米飯倒在鍋里(盡可能少用一些器皿,減少接觸油污的機遇)。
晾到溫熱的時候,倒些溫開水,拌至米粒松散,將酒曲均勻地撒在糯米飯上,如果感覺到拌不開,再倒少許溫開水,溫度在30-35度之間。溫開水總用量,在500-600毫升之間。
劃重點:在拌酒曲之前測一下糯米飯的溫度,30度左右就可以了,一定不能超過35度。因為發酵最佳溫度是30度。
5.將拌均勻的糯米飯裝入容器中,表面輕輕地按緊實, 然后在中間用無油干凈的筷子戳一個洞,這個洞就是酒窩。
在酒窩中間可再撒少許酒曲,倒點溫開水漫過。
6.蓋上蓋子,但是不要過于密封,放在30度溫度下發酵,發酵30-60小時。
劃重點:
a.前面說了酒釀的原理是根霉菌和酵母菌的共同作用,根霉菌需要氧氣的參與,而酵母菌是厭氧的,因此蓋子要蓋,但不能完全密封。否則不甜,或者沒有酒味。
b.保溫的方法多種多樣,我是將烤箱預熱1分鐘,關火,將米酒放在烤箱里,然后每過6-8小時將米酒取出,再加熱一次。溫度低一點沒關系,只是時間會略長。但是溫度一高,就會長毛變酸。
7.這是發酵了32個小時的米酒狀態:糯米飯懸浮在液體的上面,還冒著小氣泡。
打開蓋子酒香味撲面而來,嘗一嘗清甜沒有酸味,酒味正正好,這就是成功的米酒。做好的米酒轉移到冰箱保存可吃3周。
做米酒,真的很簡單兩個關鍵點要記牢。
第一,只要你有耐心細心,認認真真地把做米酒用到的那些鍋碗瓢盆都洗干凈,還有你自己的雙手,就成功了80%。
第二,就是溫度,從拌酒曲開始不要超過35度,酒曲最理想的發酵溫度30度。
十、ct的成像過程及原理?
CT成像需要利用到物理學,高等數學和計算機學的眾多知識。
我們將,通過人體的x線束,把人體從頭到腳,切成一個個的細小的薄片,這種橫行的薄片斷面,我們把它叫做橫斷面,又叫做軸面。
CT掃描時,x線以一定的厚度,通過人體的斷面,在穿透人體的過程中,x線的強度會發生衰減。
CT機會有一個探測器去接收衰減后的x線,經過一系列復雜的數學運算和計算機處理,將衰減的x線信號,轉化為這個人體斷面的圖像,不同的灰度,代表不同的組織器官,從而形成我們最終看到的CT橫斷位圖像。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