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氣,富氧的條件?
(1)碳氮比適宜的發酵原料。主要是人畜糞便、農作物秸稈等適宜微生物生長的原料。各種原料需要有合適的碳氮比,氮素是構成沼氣微生物生長作用的重要原料,碳素不僅構成微生物細胞質,而且是提供生命活動的能量。從營養學和代謝作用角度看,沼氣發酵細菌消耗碳的速度比消耗氮的速度要快25~30倍,所以一般發酵原料的碳氮比為25~30∶1。另外一些微量元素也是促進沼氣產生的重要因素,比如鐵、鋅、鈷、銅等。
(2)質優量足的接種物。接種物,也就是參與沼氣發酵每個環節的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微生物菌群。接種物的質量、數量是產沼氣的關鍵,一般選擇陰溝、池塘、泥塘的冒泡黑色污泥;老沼氣池的沼液、牛糞等,接種物的酸堿度一般保證pH值在6.5~8.0之間,用量應保證在總投料量的10%~30%。在換料時沼氣池底部的沼渣是好的接種物,應注意適當保留。
(3)嚴格的厭氧環境。產甲烷菌是一種嚴格的厭氧細菌,對氧特別敏感,它們不能在有氧的環境中生存,即使有微量的氧存在,生命活動也會受到抑制。故原料入池后應該是嚴格的厭氧環境。這就要求沼氣池本身及其外界管路要經過嚴格的試壓、試漏,以保證產甲烷菌生存活動的厭氧環境。
(4)適宜的發酵溫度。根據溫度的不同可將沼氣發酵分為高溫發酵(50~55℃)、中溫發酵(30~35℃)、常溫發酵(20~30℃),低溫發酵(20℃以下)。溫度不同,其產氣量也不同,特別是當溫度一次性下降5℃時,會停止產氣。一般在中溫環境較有利于產氣。一般戶用沼氣池都采用常溫發酵,,也就是在發酵過程中基本上不進行溫度控制,發酵料液的溫度隨自然溫度有規律的進行變化。其優點是設備簡單,無需加溫,缺點是產期率低,尤其是冬季,經常由于溫度過低影響產氣,或停止產氣。高溫和中溫發酵,產氣量大,原料利用率高,但設備比較復雜,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用于加溫和保溫。
冬季溫度低,對產氣影響較大,特別是北方沼氣池,應采取相應的保溫措施以利于產氣??梢栽谡託獬厣细采w一些未處理的干秸稈和搭建簡易塑料棚,為了能連續用氣,現在很多沼氣池也已經建在了豬舍、大棚內。
(5)適宜的酸堿度。在發酵過程中,由于初期產酸菌的活動,池內產生大量有機酸,導致pH值下降,若由于配料管理不當,使pH值不能恢復正常水平,即出現產酸現象。此時應抽出一部分沼液同時補充等量高質量的接種物,也可用草木灰或澄清的石灰水中和,如果沼液出現偏堿現象,一般是由于原料基本耗盡,補充原料即可。
(6)適宜的料液濃度。料液中干物質含量的百分比就是料液濃度。根據料液濃度的大小,可將沼氣發酵分為濕發酵和干發酵:濕發酵的干物質含量4%~10%,干發酵的干物質含量≥20%。沼氣池內發酵料液的濃度隨季節的變化應有所調整,一般在夏季,料液濃度可以低一些,6%左右即可,冬季可稍高一些,8%左右。
(7)適當的攪拌。適當的攪拌可使原料和微生物分布均勻,增強微生物與發酵原料的接觸,使之獲取營養物質的機會增加,活性增強,生長繁殖旺盛。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