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風除濕管道安裝步驟?
新風機/除濕機主機安裝在哪個位置?需要注意哪幾個方面?
建議安裝在衛生間、廚房、陽臺等區域,主要考慮:
① 主機安裝區域是否有足夠空間;
② 檢修是否方便,檢修口避開水管、電線管等;
③ 新風機新風口盡量遠離油煙機(或排氣扇等)排風口,避免氣流交叉污染;
④ 新風機進風口與排風口保持一定安全距離,建議不小于管徑尺寸3倍距離;
⑤ 確定主機位置后,整個管道布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部分支路管道太長的不利情況出現。
3、安裝新風機/除濕機后對層高的影響有多大?如何解決?
住宅新風機/除濕機管道一般沿著房間的四周進行布置,因此后期吊頂只用在房間的四周進行一個局部吊頂即可,不影響中間大面積的層高。
舉個例子,普通公寓類的住宅,原有建筑層高在2.7m上下浮動,梁的厚度在250上下浮動。我們以350風量的新風主機為例,PVC主管道優選DN160,假設管道貼頂吊裝,則管底標高為2.54m(2.7-0.16)。
倘若布置時在梁上打孔,即使是PVC分管直徑為110,該開孔直徑也占到了梁厚度的一半,從結構的安全性來說,這是不被允許的。
所以建議選擇梁下走管或者利用過梁器,梁下走管后該段的管底標高為2.34米(2.7-0.25-0.11),后期再算上吊頂的厚度,實際層高在2.3m左右。選擇使用過梁器能夠減小對層高的影響,但會引起局部阻力過大的問題,另外現在的PE管在安裝時的優勢較大,主機出來通過分支箱分成多路75或者63的支管,這個尺寸一般都可以在梁上進行開孔,因而對吊頂的影響要小一些。
4、管道如何有效布置?遇到梁和承重墻時該如何處理?
建議采取每個房間送風、集中回風的方式;此種情況時送風和回風口盡量采用對角線布置,以避免送回風短路。
從結構安全角度上來講,我們要確保開孔直徑小于梁厚度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梁厚250,最多只能開80的孔,并且在打孔時需要使用金屬探測器以避免打到鋼筋件。那么實際遇到管道過梁我們應該怎么操作呢?
①主風管從機器接出時,利用靜壓分支箱進行分路處理,簡單來說,原有160主管道可以通過分支器轉換成多路的75管道,然后由每一路75管送風到每個區域(上述提到的民用建筑梁厚基本為250, 75管能夠保證在梁上進行安全開孔)。
②若不使用分支器,風管的直徑變化基本是160——110——75,160和110的管道在經過梁時,且不能進行安全開孔時,這時候可以選擇過梁器,在犧牲一定風量的前提下保證了系統安全性。
5、安裝時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減小后期使用時噪音?
安裝后的噪音來自于三個方面:機器運行的聲音、風管內的風聲、風口處的風聲,和安裝操作相關的,主要是后兩種。
以350風量為例,主管道選擇160時,主管風速為4.84米/秒;主管道選擇110時,主管風速為10.24米/秒,很明顯這個風速超過了建筑通風設計規范的要求。所以350風量的管道常規最佳選擇是主管160,支管110。倘若層高夠高,主管使用200,對阻力以及噪音的控制會做到得更好。
風口的噪音主要是由末端的連接軟管以及風口選擇形式不恰當造成,末端連接的軟管處使用扎帶固定好,防止送風時帶來震動聲。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