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過濾器怎么選?
第一步:看過濾膜技術,決定能喝到什么樣的水
首先我們得知道什么樣的水是真正安全和健康的好水。研究認為:潔凈無污染且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天然礦物質,就是安全健康的好水;而純凈水、人工添加的礦化水都不是健康的好水。
因此,選凈水器,我們首先就是選過濾膜,核心過濾膜技術的種類決定了你能喝到什么樣的水。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過濾膜及其對應的凈水機有以下五種:
其中,微濾過濾精度較低,僅解決基本凈化問題;超濾過濾精度適中,但不能過濾重金屬,因此不夠安全;反滲透能將重金屬和有益礦物質都濾除,安全但不夠健康,教育部還專門發文,限制生產純水的反滲透設備在中小學使用。
反滲透及之前的技術,基本是一條過濾精度不斷提高的發展路徑,隨著人們對飲水礦物質的健康關注不斷提高,日常家庭凈水設備不需要達到反滲透那么極端的過濾精度,于是出現了介于反滲透和超濾之間的納濾技術,但納濾只是一種過渡技術,只能濾除70%~90%的重金屬,保留一部分礦物質,不能完美實現“去害存益”。
直至2019年,出現了比較完美的NSP選擇性過濾技術,能濾除99%以上的重金屬,同時保留99%以上的礦物質,將飲水品質提高到了全新的水平。
第二步:看過濾層級組合,決定最終出水品質
選購凈水器時經常看到三級過濾、五級過濾、七級過濾等概念。一般來說,過濾層級越多,過濾水質越好。一般凈水器是在超濾、反滲透、選擇性過濾等核心過濾膜的基礎上,再配合前置處理、后置處理等多道過濾工藝,共同組成過濾系統。
從廠家的制造成本來看,超濾和反滲透膜成本非常低,為了提高價格大多配置了一些比較花哨的功能,因此價格超過3000元的超濾機、超過6000元的反滲透機都是沒有必要購買的。
選擇性過濾凈水器雖然制造成本較高,但出水水質與超濾、反滲透完全不同,對水質要求高的家庭可以考慮。
另外,凈水器在安裝后的使用過程中,機器內部也會有大量細菌滋生,國標對凈水器的水質標準要求菌落總數≤100個/升即可,但細菌在水中大概20分鐘就可繁殖一代,按此速度計算只要6個小時每升水的菌落總數就能達到驚人的2600萬個。因此,僅僅滿足出廠檢測合格的凈水機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仍然會有大量細菌滋生。而UV紫外線可以達到99.999%以上的殺菌率,只有配置末端UV殺菌,出水才能直飲。
第三步:看水龍頭配置,最后一米的問題不要忽視
選購凈水器時水龍頭是一個容易被忽.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