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房環境衛生監測方法?
一、產房環境衛生監測方法?
一、產房嚴格劃分無菌區、清潔區、污染區,區域間標識明確。
二、凡進入產房的工作人員必須換產房的工作衣、帽、口罩、鞋;手術中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并作好職業防護。除參加接產的有關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入內。
三、產房應有定期清潔衛生制度,室內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操作臺面三次,地面濕式清掃三次;用循環風紫外線空氣消毒機消毒室內空氣每日三次,每次30分鐘以上;自然通風每日兩次,每次30分鐘,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每月定期做空氣、物表等環境衛生學監測,監測結果作好登記。
四、產婦進入分娩室必須更-衣、帽、鞋,作到橡膠墊、臀墊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立即用消毒液浸泡,刷洗晾干后再到供應室滅菌后再用。無菌產包一經打開超過1小時未用者必須重新更換。
五、產床每次使用后,應用消毒液擦拭,然后才能重復使用。
六、器械清洗室應具有洗滌池。
七、助產器械包內備斷臍專用剪及無菌紗布、棉簽、無菌手套等,禁止斷臍器械與其他助產器械混用;新生兒吸痰管一嬰一管一用一滅菌;可重復使用的新生兒復蘇設備,每次使用后要進行消毒或滅菌;吸引器、吸引瓶及吸引管等以及手術后的手術器械應及時清洗干凈后,送消毒供應室統一清洗、消毒或滅菌處理。
八、各類物品如體溫表、毛刷、洗手桶等,均按常規進行浸泡消毒處理。持物筒、持物鑷、敷料缸、器械盤等沖洗用品,每周進行二次壓力蒸汽滅菌;消毒液按規定時間進行更換。
九、接生后所產生的醫療垃圾,必須按照《醫院醫療廢物管理辦法》規定收集、轉運和最終處置,禁止與生活垃圾混放,避免回流社會。
二、環境衛生學監測項目包括?
環境衛生學監測報告包括:空氣、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監測。
1.每月對重點科室(手術室、重癥監護室、產房、嬰兒沐浴室、母嬰室、新生兒病房、供應室無菌區、治療室、換藥室)環境衛生學監測一次。
2.對普通科室的治療室、換藥室,科室每月監測一次,院感科每季度抽查監。
三、農村環境衛生監測是哪個部門?
負責環境監測管理和環境質量、生態狀況等環境信息發布。擬訂環境監測的政策、規劃、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制度、標準并組織實施。建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組織擬訂環境監測分析方法和技術規范。參與建設并組織管理國家環境監測網。組織實施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環境應急和預警監測。組織對環境質量狀況進行調查評估、預測預警。協調指導其他部門開展環境監測工作。負責建立和實行環境質量公告制度。組織編報國家環境質量報告書,組織編制和發布中國環境狀況公報。指導全國環境監測隊伍建設和業務工作。
根據上述職責,設4個內設機構。
1、綜合處
承擔司內文電、會務、機要、保密、安全、印章、檔案、財務預算、固定資產管理、政務信息與公開、工作計劃與總結等綜合性事務和綜合協調工作;擬訂環境監測的法規、規章、制度、環境監測發展規劃和工作計劃;組織編制和發布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參與建設國家環境監測網;協調指導其他部門開展環境監測工作。
2、環境質量監測處
組織管理國家環境監測網;組織實施全國環境質量監測和環保專項調查監測;建立和實行環境質量公告制度;發布環境質量、生態狀況等環境信息;編報國家環境質量報告書。
3、污染源監測處
建立污染源監測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組織實施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環境應急和預警監測;承擔有關污染物總量減排的監測管理。
4、監測質量管理處
建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組織擬訂環境監測分析方法和技術規范;指導全國環境監測隊伍建設和業務工作。
四、為什么要做環境衛生學監測?
人類的活動影響了自然環境,自然環境最終也反作用于人類。為了追求更健康的生存環境,人類開始從現象著手開展環境監測,通過積累長期的數據達到分析及追溯污染源頭的目的。
通過掌握污染的趨勢與變化規律,建立防范模式及預警、預報模式。
通過采集的標志性數值來評定環境質量,并提出控制環境污染的相關對策。
一邊作為制定國家及地方級環保政策提供標準,另一邊為依法監測及懲治提供依據。
五、農村環境衛生監測點確定原則?
一、監測目的
通過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監測,掌握農村環境衛生健康危害因素水平及動態變化,客觀評價農村環境衛生狀況,為制訂政策措施提供依據和技術支持。
二、監測范圍與對象
監測覆蓋全國所有省份700個縣。每個縣選擇5個鄉鎮(不含城關鎮),每個鄉鎮選擇4個行政村作為監測點,共14000個村。每個村選擇5戶家庭作為監測戶。監測縣、鄉鎮、村、農戶的選擇嚴格遵循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保證樣本的代表性。
三、監測內容與方法
各地統一于7—8月開展監測工作。通過查閱資料、現場調查、實驗室檢測等方式方法獲得相關數據信息。
(一)基本情況。包括收集監測縣、鄉鎮、村的自然與經濟狀況、人口學資料、居民健康等基礎信息,相關規劃、項目實施情況以及衛生基礎設施運行情況。
(二)農村環境衛生狀況。包括村容村貌、農村衛生公廁和糞便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污水收集與處理等情況,農村病媒生物密度與防制及環境衛生管理狀況等。
(三)農戶家庭衛生狀況。包括農戶健康情況、生產生活方式等基本情況,飲用水及飲水習慣、家庭廁所及糞便處理方式,家庭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方式,農藥使用及病媒生物孳生環境情況等。
(四)農村校園環境衛生情況。每個鄉鎮選擇初中、小學各1所學校開展校園環境衛生狀況監測。包括校內供水方式和學生飲水衛生習慣,校內廁所等衛生設施的配備與管理情況等。
(五)農田土壤衛生檢測。每個村采集農田土壤1份,開展土壤寄生蟲卵和鉛、鎘、鉻指標含量檢測。各地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增加土壤中汞、砷等環境健康風險較高的指標測定。
六、求助:環境衛生學監測包括哪些項目?
【】按照國家發布的公共場所衛生標準的規定,進行檢測。【】主要包括:溫度、相對濕度、風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PM10/PM2.5、細菌總數。
七、農村環境衛生監測范圍與對象怎么確定?
(一)監測范圍與對象。項目監測范圍為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700個縣14000個行政村。每個項目監測縣按照分層隨機的方法,選擇5個鄉鎮(不含城關鎮),每個鄉鎮選擇4個行政村作為監測點,每個監測點選擇不少于5戶家庭作為監測戶。監測縣、鄉鎮、監測點(行政村)、監測戶的選擇按照經濟水平、地理環境、人口等因素隨機進行選擇,以保證樣本的代表性。
(二)監測時間。統一在7-8月開展監測工作。
(三)監測內容與方法。通過查閱資料、訪談、現場觀察、實驗室檢測等方法獲得監測數據,并填寫統一調查表格。
1.基本情況:包括收集監測縣、監測點的人口學資料、環境衛生情況、環境衛生管理、村容村貌等基礎信息。
2.垃圾:包括垃圾來源、種類、數量、處理方式等情況。
3.污水:包括污水來源、種類、數量、排放方式、處理方式等情況。
4.廁所與糞便無害化狀況:包括農村戶廁類型、使用管理、糞便無害化處理情況。
5.病媒生物:選擇監測戶的廚房內進行鼠類密度、蠅類密度和蟑螂密度監測,選擇監測戶住宅周圍環境進行蚊蟲密度監測。
八、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重點按照公共場所衛生標準進行檢測。【1】物品的衛生學指標監測:包括細菌總數、致病病菌等;
【2】室內空氣衛生檢測:主要包括甲醛、一氧化碳、二氧化碳、PM10、PM2.5、細菌總數、噪聲、新風量、溫度、相對濕度、空氣流速、照度。
【3】專業檢測項目:電磁輻射污染放射性污染(X -射線)等。
九、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醫院感染環境衛生學主要監測醫院空氣、物體表面、醫護人員的手、水源、廢棄物及污染物等無害化質量。
1.每月對重點科室(手術室、重癥監護室、產房、嬰兒沐浴室、母嬰室、新生兒病房、供應室無菌區、治療室、換藥室)環境衛生學監測一次。?
2.對普通科室的治療室、換藥室,科室每月監測一次,院感科每季度抽查監
3.當有醫院感染流行懷疑與醫院環境衛生學因素有關時,及時進行監測。
4.監測方法見《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15980-1995)。
4.1 I類環境衛生學標準(層流潔凈手術室、層流潔凈病房)空氣≤10cfu/m3,物體表面≤5cfu/cm2,醫護人員的手≤5cfu/cm2。
4.2 Ⅱ類環境:(普通手術室、產房、早產兒室、新生兒室、普通保護性隔離室、供應室無菌區、燒傷病房、重癥監護室、血液透析室)空氣≤200cfu/m3,物體表面≤5cfu/cm2,醫護人員手≤5cfu/cm2。
4.3 Ⅲ類環境(兒科病房、婦產科檢查室、治療室、注射室、換藥室、供應室清潔區、急診搶救室、化驗室、各類普通病房)空氣≤500cfu/m3,物體表面≤10cfu/cm2,醫護人員手≤10cfu/cm2。
4.4 Ⅳ類環境:(傳染科及病房)物體表面≤15cfu/cm22,醫護人員≤15cfucm22。
以上不得檢出致病性微生物。
十、寧波車輛年檢監測站地址匯總有哪些呢?
北侖檢測站,鄞州區檢站,錢湖檢測站,莊橋檢測站,福慶路檢測站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