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管理規定和技術規范的區別 環境監測管理規定和技術規范的區別是什么
一、燃氣安全管理規定和技術規范?
第一條 為了加強城市燃氣的安全管理,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城市燃氣,是指供給城市中生活、生產等使用的天然氣、液化石油氣、人工煤氣(煤制氣、重油制氣)等氣體燃料。
第三條 城市燃氣的生產、儲存、輸配、經營、使用以及燃氣工程的設計、施工和燃氣用具的生產,均應遵守本規定。
第四條 根據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建設部負責管理全國城市燃氣安全工作,勞動部負責全國城市燃氣的安全監察,公安部負責全國城市燃氣的消防監督。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建、勞動(安全監察)、公安(消防監督)部門按照同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共同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城市燃氣安會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 城市燃氣的生產、儲存、輸配、經營和使用,必須貫徹“安全
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高度重視燃氣安全工作。
第六條 城市燃氣生產、儲存、輸配、經營單位應當指定一名企業負責人主管燃氣安全工作,并設立相應的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車間班組應當設立群眾性安全組織和安全員,形成三級安全管理網絡。單位用戶應當確立相應的安全管理機構,明確專人負責。
第七條 城市燃氣生產、儲存、輸配、經營單位應當嚴格遵守有關安全規定及技術操作規程,建立健全相應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
第二章 城市燃氣工程的建設
第八條 城市燃氣廠(站)、輸配設施等的選址,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消防安全等要求。在選址審查時,應當征求城建、勞動、公安消防部門的意見。
第九條 城市燃氣工程的設計、施工,必須由持有相應資質證書的單位承擔。
第十條 城市燃氣工程的設計、施工,必須按照國家或主管部門有關安全的標準、規范、規定進行。審查燃氣工程設計時,應當有城建、公安消防、勞動部門參加,并對燃氣安全設施嚴格把關。
第十一條 城市燃氣工程的施工必須保證質量,確保安全可靠。竣工驗收時,應當組織城建、公安消防、勞動等有關部門及燃氣安全方面的專家參加。凡驗收不合格的,不準交付使用。
第十二條 城市燃氣工程的通氣作業,必須有嚴格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在燃氣生產、儲存、輸配、經營單位和公安消防部門的監督配合下進行
二、室內空氣環境監測管理規定?
室內環境檢測規范:
1、嚴格按《國家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GB/T18883-2002 )要求預先封閉居室 12小時,封閉時不得使用空調等換 氣設備以及空氣凈化設備等。
2.室內環境檢測人員現場檢測時,室內人數最好不要超過三人。
3.室內環境現場檢測時,所有在場人員嚴禁吸煙。
4.現場不要遺留殘余裝飾雜物,如板材、油漆、涂料,稀釋劑等。
5.布設檢測點客戶應予以配合。
6.國家資質CMA認證號:(2004)量認(京)字(U0453)號 國家標準中關于布點的要求
6.0.11民用建筑工程驗收時,應抽檢有代表性的房間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檢測數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間。房間總數少于3間時,應全數檢測。
6.0.12民用建筑工程驗收時,凡進行了樣板間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測試結果合格的,抽檢數量減半,并不得少于3間。
6.0.13民用建筑工程驗收時,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檢測點應按房間面積設置: 1.房間面積100m2時,設3-5個檢測點。
6.0.15當房間內有2個及以上檢測點時,應取各點檢測結果的平均值作為該房間的檢測值。
6.0.16民用建筑工程驗收時,環境污染物濃度現場檢測點應距內墻面不小于0.5m、距樓地面高度0.8-1.5m。檢測點應均勻分布,避開通風道和通風口。
6.0.17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中游離甲醛、苯、氨、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濃度檢測時,對采用集中空調的民用建筑工程,應在空調正常運轉的條件下進行;對采用自然通風的民用建筑工程,檢測應在對外門窗關閉1h后進行。
6.0.18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中氡濃度檢測時,對采用集中空調的民用建筑工程,應在空調正常運轉的條件下進行;對采用自然通風的民用建筑工程,檢測應在對外門窗關24h后進行。
國家規定室內裝修空氣質量檢測的標準是什么?
室內空氣檢測標準有兩種即:GB/T1 3-2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是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內裝修工程的室內環境質量驗收的檢測依據,具體在第6章驗收里做了明確規定。現在環境問題越來越是值得關注的問題了。有了空氣質量檢測儀,實時監測空氣質量,使有害物質早發現,早預防,避免對身體產生傷害。 現在國產空氣質量檢測儀器武漢天虹環保的還不錯。有些客戶都是經朋友介紹的,進入公司網站,主要有區域綜合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內置先進的大氣環境自動監測設備,可精確監測空氣中的PM2.5/PM10等可吸入顆粒物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氫、氧氣、二氧化氮、二氧化硫、VOC等各類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的指數指標,并通過采集和分析設備進行數據分析和存儲。本系統可真實反映室內外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并實現環境空氣質量信息發
三、管理規定和管理辦法的區別?
1、管理辦法是一種管理規定,通常用來約束和規范市場行為、特殊活動的一種規章制度。它具有法律的效力,是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是從屬于法律的規范性文件,人人必須遵守。
2、管理規定一般指針對某一項目、團體制定的規則,使其有條不紊的進行的一種方法。與條例的定義類同,管理條例是由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一般為國務院)制定而發布的用于管理和規范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行業領域的法規文件。
四、管理辦法和管理規定區別?
辦法指一種應用寫作的法規性公文文件。特點(1)辦法的法規約束性側重于行政約束力。(2)辦法的條款都具體、完整,不能抽象籠統。
規定是強調預先(即在行為發生之前)和法律效力,用于法律條文中的決定。規定是用于特定規范內工作和事務制定具有約束力的行為規范。
五、管理規定與細則的區別?
1、內容針對的不同。
管理條例,一般針對企業基本行為規范,而且內容比較簡單,工作內容及表現行為容易界定。如勞動紀律、安全管理、日常行為規范、黨、政、工團的組織要求行為約束、廉潔自律等。
管理辦法,一般針對比較復雜的工作和業務活動,制定具體運行規范和規范處理流程。細則是專門對某一管理制度具體如何落實和操作進行更一步明確,是針對具體工作實踐的落實辦法和步驟。
2具體內容性質不同。
條例一般針對較多的工作內容或一種業務的多種情形,制定具體的規范,多為允許和禁止的規定。
辦法一般是為組織某一工作或業務問題提供一種規范的操作流程和具體的解決方案,一般包括、適用范圍、原則、目標、標準、措施、責任人、考核及獎懲等一個完整的管理系統。
細則重點在落實執行,針對性強,是廣泛的制度和原則性規范的本地化、部門化實操步驟。
前兩種形式,重點是建立一種規范和標準,細則是對現有制度的落實提供具體可操作的解決辦法和步驟,是對已有管理制度和辦法的補充。
六、管理規定和管理制度有什么區別?
區別:管理制度一般情況下表現為量化,可操作性,它解決的是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等等。比如工業企業的操作手冊、規程等。
管理規定一般情況下表現為明確劃定原則要求,規定被管理對象必須做什么,禁止做什么。比如中石油、中石化關于加強內控管理規定等。
七、環境監測管理的內容有哪些?
環境監測管理是對環境監測整個過程進行的全面管理,內容包括:監測樣品管理、監測方法管理、監測數據管理和監測網絡管理。
其目的是進一步確保環境監測為環境管理提供及時、準確、可靠的決策依據。環境監測是間斷或連續地測定環境中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濃度,觀察、分析其變化和對環境影響的過程。
八、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的區別?
二者的區別在于:技術標準主要是針對產品、方法、符號、概念的規定,一般表現為量化。如95號車用汽油質量標準等。
技術規范主要是針對技術事項實施過程的一系列程序、路徑等所做的規定。一般表現為對相關操作行為、工藝路線的規定。如上例95號車用汽油調和工作規范。在企業管理上,一般把技術標準與技術規范統稱為企業標準管理工作。
九、環境工程和環境監測區別?
兩者的區別主要有:
1.研究對象
環境工程研究對象是各個環境要素的建設工程、污染治理工程的技術學科;環境監測的研究對象是做環境質量的污染物的定量計算和方法的學科;
2、涉及的專業知識不同
環境工程涉及面知識廣泛;涉及到大氣、水、固體廢物、放射性、環境噪聲等污染控制工程;
環境監測主要是物理監測儀器的使用、方法試驗研究考核、監測質量控制技術管理等。
3.出發點不同
環境工程是為保護環境所做的工程項目,主要是減少環境破壞、污染的治理等;
環境監測主要是以分析的手段,了解環境污染的各種指標和污染程度等。
十、群管理的規定和規則?
社群規則一般有5種類型:加人規則、入群規則、言行規則、分享規則、懲罰規則。
1、加人規則:我們上篇文章里說到了,拉人前也是要進行一個明確定位的,不能什么人都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設門檻”,避免占用群資源以及后期花費精力對其進行篩除。常用到的方式有這么幾種:邀請式(管理員及以上級別邀請才能入群)、推薦式(需要群內成員推薦方可加入)、活動式(需要參加某種活動才能入群)、審核式(加群時需要回答問題,通過后方可加入)、付費式(需要付給一定的費用才可加入)。
2、入群規則:一般來說,入群規則將直接影響新人對該群第一印象。入群規則一般有這么3點:
(1)群稱格式,大部分社群都會有這種規則,一個原因是讓新入群的人能直觀感受到她是群內的一份子,建立歸屬感,第二個原因是方便群員間的相互辨認,最后一個原因是方便管理。
(2)群歡迎語、群公告。一個好的歡迎語可以給社群加分不少,讓新人感受到群的熱情與親切,充分體會人性化,更容易打動人心。
(3)自我介紹模板。相當于一個簡化的破冰儀式,讓新加入的成員按照模板進行自我介紹,可以幫助新人快速降低陌生感,迅速建立社交關系。
3、言行規則:設置言行規則的目的很簡單,為了規范群成員言行,防止一些不利于群發展的事情發生,給群造成損害。主要可以圍繞這么幾點來建立言行規則:
(1)群內爭吵,語言暴力
(2)違法亂紀,擾亂秩序
(3)連續或大量刷屏行為
(4)頻繁討論與本群無關話題(這里需要注意,不能完全禁止群內聊無關話題,易招致反感,可以適當進行善意的提醒。)
(5)群內打廣告
4、分享規則:群內可定期開展分享活動,分享有價值、有意義的內容,不僅可以積極調動群員參與度,還有利于打造高質量社群。每個人都有擅長的領域,通過分享自己的經歷、經驗、思路、方法、見解,每人都有機會充當老師的角色,為部分領域知識薄弱或者剛入門的新人指點迷津,當建議被認可、被采納,可以極大程度提高群員成就感與自豪感,感受到自我價值。分享規則大部分采用以下三種模式:管理分享型、大咖分享型、群員分享型。
管理分享型:社群群主或管理定期在群內進行干貨的分享,這要求組建社群的群主以及相關管理人員有極為豐富的知識儲備與極高的專業水平,可以為群員就專業領域方面的問題答疑解惑。
大咖分享型:邀請該領域的各位大咖進行定期分享,不同的業界大咖有不一樣的運營想法及手段,得大神指點,或許能助你打開新思路。
群員分享型:提前收集一些有價值的話題,定期在群內邀請群員參與討論,相比前兩種方法可能對專業水平的要求更低一些,更多的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討論,但這種方法更能讓群員感覺到切身參與其中。
5、懲罰規則:對于違反群規的群員,根據其情況嚴重來決定懲罰的輕重,如果性質不嚴重,可以只作口頭警告,或罰一個幾塊錢的小紅包提醒下次不要再犯;如果性質嚴重,像多次故意刷屏、多次群內打廣告、發布違規言論等,應當毫不留情直接踢出群。
一定要及時、公正作出相應懲罰,避免給人留下“不作為、故意偏袒、管理不力”的印象,群主及管理員要做好帶頭作用,以身作則,群員才會跟著遵守。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