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環境監測系統的設計原則 氣象環境監測系統的設計原則有哪些
一、系統設計的原則?
(1)系統性原則。在系統設計中要從整個系統的角度進行考慮,注意保證系統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靈活性及可變性原則。靈活性是指系統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3)可靠性原則。可靠性指系統抵御外界干擾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擾時的恢復能力。
(4)經濟性原則。經濟性是指在滿足系統要求的前提下,不僅追求給用戶帶來一定的效益,還應盡可能減少系統不必要的開銷。
二、環境監測的原則?
環境監測實質上是一項政府行為,因此環境監測具備了政府機關及其直屬行政事業和科研事業單位的主體要素、行使職權的只能要素和依法實施并產生法律效果行為的法律要素。
環境監測的原則:
1、依法強制性:
環境監測部門對污染源的監測、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監測、污染事故監測、污染糾紛仲裁監測等都具有法定強制執行的特點。
2、行為公正性:
環境監測為政府環境決策和社會服務提供準確可靠的監測數據。
3、社會服務性:
環境保護是社會公益事業,環境監測具有為改善環境質量服務的職能,是環境保護中的基礎性工作。
4、任務服務性:
環境監測具有為環境管理服務的職能,其任務主要是由各級環保局下達。?
三、儀表通訊系統的設計原則?
1.信號報警、聯鎖點的設置,動作設定值及調整范圍必須符合生產工藝的要求。
2.在滿足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應當盡量選擇線路簡單、元器件數量少的方案。
3.信號報警、安全聯鎖設備應當安裝在震動小、灰塵少、無腐蝕氣體、無電磁干擾的場所。
4.信號報警、安全聯鎖系統可采用有觸點的繼電器線路,也可采用無觸點式晶體管電路、DCS、PLC來構造信號報警、安全聯鎖系統。
5.信號報警、安全聯鎖系統中安裝在現場的檢出裝置和執行器應當符合所在場所的防爆、防火要求。
6.信號報警系統供電要求與一般儀表供電等級相同。
四、LC子系統設計原則?
LC原則LC振蕩基本電路,就是通常所說的三端式(又稱三點式)的振蕩器,即LC回路的三個端點與晶體管的三個電極分別連接而成的電路。
根據諧振回路的性質, 諧振時回路應呈純電阻性,因此三個電抗元件不能是同性質元件。
五、信息系統設計原則?
信息系統設計也稱為信息系統的物理設計,是在系統分析的基礎上,將系統分析階段反映用戶需求的邏輯模型轉換為可以具體實施的信息系統的物理模型,解決信息系統“怎么做”的問題。這一階段要根據經濟、技術和運行環境等方面的條件,詳細地確定出新系統的結構,為信息系統的實施提供必要的技術方案。
經過系統分析,得到了新系統的邏輯模型,解決了系統要“做什么”的問題。而系統設計則是從系統的邏輯功能要求出發,根據實際條件,進行各種具體的設計,確定系統的實施方案,解決系統”怎么做”的問題。因此,系統設計是開發企業信息系統的重要環節。
六、異丙醇蒸汽系統的設計原則?
index化工廠蒸汽系統設計規范 [附條文說明] GB/T50655-2011 建標庫more
?
6.4??熱電(功)聯產系統擬定
6.4.1??系統設計應根據系統內各用戶蒸汽負荷及參數的要求和最大容量機泵的單機功率,結合汽源設備的蒸汽參數以及工藝余熱條件,合理地確定系統的蒸汽參數。
?6.4.2??在確定新蒸汽參數時,宜采用較高參數的新蒸汽。
?6.4.3??系統的各壓力等級,應按工藝要求并根據汽輪機抽、排汽壓力調整范圍和至蒸汽用戶的管路損失確定。應減少系統的壓力等級數,新蒸汽壓力為中壓的系統不宜超過三級,新蒸汽壓力為高壓的系統不宜超過四級。
?6.4.4??除最高壓力等級母管外,系統其余各級蒸汽母管平衡所需的汽量應充分利用工藝裝置余熱所產生的副產蒸汽,不足部分應由汽輪機的抽、排汽供給或補充。
?6.4.5??系統正常能力與最大能力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1??確定系統的正常能力時,汽輪機的進汽量可按被驅動機泵設計軸功率的100%~105%計算,工藝蒸汽負荷應按工藝提出的正常用量計算;
??????2??確定系統的最大能力時,汽輪機的進汽量可按被驅動的汽輪機額定進汽量的110%計算,工藝蒸汽負荷應按工藝提出的最大用量計算。
?6.4.6??汽輪機驅動的選用應符合下列要求:
??????1??對于有防火、防爆、調速或高速直聯等特殊要求的機泵宜采用汽輪機驅動,其他機泵的驅動應以蒸汽平衡為依據確定是否采用汽輪機驅動;
??????2??低壓蒸汽用戶全年有穩定且連續4000h以上熱負荷時,可采用背壓式汽輪機供汽;
??????3??在有備用機泵的情況下,宜以汽動為主,電動備用;
??????4??在蒸汽平衡中可根據特殊需要適當采用純凝汽式汽輪機驅動機泵。
?6.4.7??為保證系統運行的靈活性和合理性,機型的選擇應根據蒸汽平衡確定。系統中宜設置有抽汽凝汽式、注汽凝汽式或抽/注凝汽式汽輪機。
?6.4.8??系統中凝汽器能力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要求:
??????1??系統的正常運行總凝汽量應由工藝用汽特性和被驅動機泵的總功率確定;
??????2??用于驅動機泵的抽汽凝汽式汽輪機的凝汽器單獨設置時,其能力設計宜為其正常凝汽量的1.3倍~1.8倍;集中設置時,其能力設計宜為正常凝汽量的1.2倍~1.5倍;單臺汽輪機的最小凝汽量,不應小于額定功率時最小進汽量的8%;
??????3??用于驅動發電的抽汽凝式汽輪機的凝汽能力可為其純凝汽工況運行時的凝汽量。
?6.4.9??凝汽壓力應根據工廠冷卻水的溫度、可供量及電價等確定,對驅動機泵汽輪機宜為0.012MPa~0.017MPa,排汽濕度不宜大于12%。
?6.4.10??系統給水加熱級數應根據余熱載體介質類別、溫度及汽輪機抽、排汽溫度等具體情況確定,宜設二級~三級。
?6.4.11??鍋爐與驅動機泵的汽輪機布置鄰近,以及鍋爐與汽輪發電機為聯合廠房時,過熱器出口至汽輪機進口,主蒸汽總溫降不宜超過5℃~15℃,壓降不宜超過始點壓力的6%~12%,宜選擇下限值。
目錄
上一章
下一章
分享
首頁及更多
七、交通供配電系統的設計原則?
交通工程系統中的供配電系統設計既不同于工礦企業的供配電設計,也與電力系統內部供配電設計有所區別,有其自身的一些特點。本文對在交通工程供配電方面應該重視的一些問題作一下探討。
設計規范
交通工程供配電設計規范為建設部和交通部出臺的有關設計規范和標準。其中建設部頒布的規范為強制性國家標準,為設計的基本原則。交通部的有關文件是行業指導意見,主要是具體針對交通工程設計內容,包括各階段設計的目的、要求、說明、圖紙、表格和內容。
目前由建設部出臺的供配電設計有關的主要標準和規范是: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3-94);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95)。
目前由交通部出臺的與交通工程供配電設計有關文件是: 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辦法(1998. 修訂意見) ;交通工程供電技術要求。
其中第(2)項為根據全國交通工程設施(公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公布的標準項目情況匯總,已納入近期計劃出臺的相關標準。
負荷分級
根據對供電可靠性要求及中斷供電在政治、經濟上所照成的影響,用電負荷共分為三級,但有關交通工程設備的負荷分級、分類在一般電力設計手冊中未見敘述。因此可根據對交通工程設備實際使用情況和相關設備在交通工程系統中的作用,通常將有關設備的負荷分級如下:
一級負荷:收費島和收費車道設備、收費亭照明、應屬于一級負荷;對于管理樓中的部分重要房間,如值班室、財務室、收銀室應屬于一級負荷;各級通信系統、收費系統、監控系統設備,機房電源應屬于一級負荷。
二級負荷:管理區內建筑物的照明用電、收費廣場照明、收費大棚屬于二級負荷;
三級負荷:其它的各種負荷屬于三級負荷。
主接線形式
目前交通工程設計任務一般可分為以下幾類:高速公路、大型橋梁、隧道。
高速公路
在高速公路交通工程中,其變電站一般設置在管理中心、收費站、服務區或養護工區內,變電站間隔為20——30km。每個變電站內均有3種類型的負荷存在。
為保證高速公路特有的重要一、二級負荷的供電,按規范要求應采用兩路獨立的電源供電,但一般高速公路沿線較難在各點都取得兩路獨立的電源,并且還需投入大量的資金架設雙電源線路,因此目前變電站的典型配置為采用以一路外接10kV電源作主電源,并在低壓側配備自啟動柴油發電機組以滿足一、二級負荷的供電要求。
考慮到自啟動柴油發電機從啟動到以額定功率運行,需60秒以上的時間,所以對通信、監控、收費等系統的重要設備,要求各個分系統在重要設備前設置UPS,以真正保證一類負荷的用電需要。
大型橋梁
目前大型橋梁的主橋跨度一般在1000米左右,用電設備較多。除通常3大系統的設備外,還有航空燈、航標燈、主塔電梯、結構內部照明、塔和纜的景觀照明等設備。在鋼結構大橋中,還可能有內部除濕機系統。這些設備的功率、使用時間、同時系數各不相同,總負荷較大。
大橋變電站一般在兩岸各設1座或2座,采用兩路10kV進線的雙電源外線方式,10kV側采用單母線分段,0.4kV側采用單母線分段方式運行,將負荷按不同的負荷等級安排相應的低壓柜內,以滿足一、二級負荷的供電要求。在高低壓側均設置聯絡柜,正常時高、低壓母線分段運行。并在低壓側配備自啟動柴油發電機組。
隧道
隧道一般不獨立出現,當其作為高速公路中的一段或大型橋梁的接線時,可參考以上內容進行考慮。 (未完待續)
八、新風系統設計有什么原則?
(1)要盡量減少局部阻力,即減少彎管、三通、變徑的數量。
(2)彎管的中心曲率半徑不要小于其風管直徑或邊長,可用1.25倍直徑或邊。
(3)為便于風管系統的調節,在干管分支點前后,應預留測壓孔。測壓孔距前面的局部管件的距離應大于5d(d為矩形風管的長邊或圓形風管的直徑),距后面的局部管件的距離應不小于2d。
通風機出口處氣流較穩定的管段上宜應預留測壓孔。
九、咖啡銷售系統的設計目標與原則?
~~調查培訓需求 ~~計劃培訓課題 ~~預算費用 ~~實施計劃 ~~效果評估 確定培訓對象,考勤及相關規定;培訓師確定,通知和溝通 培訓相關表單:培訓通知,簽到表,培訓師評估表,總結 培訓檔案的建立
十、cis系統設計的基本原則?
CIS設計關系到企業經營的各個方面,必須與企業總體的戰略相一致。在CIS的設計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戰略性原則
CIS的導入和實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在設計CIS時,不應只把它當做簡單的視覺設計問題或行為規范制定的問題。CIS設計一旦完成,就成為企業運作的依據,對企業未來的經營起方向性的指導作用。因此,CIS設計應立足于長遠的規劃,從戰略性角度來完成。
2.民族化原則
從CIS戰略的發展可以看出,各國在進行CIS設計時,都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企業形象民族化,能使企業在國際化經營中樹立自己的民族特色。
3.個性化原則
企業識別,系統的特征就是個性化,不論企業理念、企業標識,都要具有自己的鮮明個性。只有個性化,才能使公眾對企業容易識別,形成牢固的記憶。個性化首先是行業的個性化,即CIS設計必須體現行業特點;其次是個體個性化,即體現出個體的特點。不同企業有不同的個性,這樣才能把自己從其他同類企業區分出來。
4.社會化原則
企業作為社會系統中的一員,其根本利益與公眾利益應該是一致的,因而企業形象策劃應遵循社會化原則,使企業形象能得到社會的認同,把企業利益和社會利益結合起來,從而得到公眾的支持,使企業取得更大的發展。
5.系統性原則
CIS是一個系統的工程,CIS必須從企業的經營理念、宗旨、行為規范和視覺識別等方面進行多方面的系統設計,疏忽任何一方面,都將損害CIS設計的整體感覺。
6.同一性原則
CIS戰略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同一性,也就是企業向外界傳達的任何信息都必須突出同一形象。同一性首先表現為企業名稱、商標、品牌名稱的同一性,其次表現為企業理念,視覺識別和行為識別三個系統的同一性。只有同一性,才能更加突出企業的個性,強化企業在公眾中的形象。
7.規范性原則
CIS的設計必須規范,不論理念設計、行為設計,還是視覺識別系統的設計,都必須規范化,在確定之后不能隨意更改。
8.操作性原則
CIS的設計只有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在實際中得以應用。如果CIS設計手冊的內容多是華麗的詞句,而沒有實際的操作價值,則CIS的導人就無法取得應有的作用。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