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環境監測現狀如何
一、我國香蕉生產現狀如何?
1.數量不多,地位不高。香蕉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果品之一,也是我國重要的熱帶、亞熱帶水果。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世界上盛產香蕉的主要國家之一。但是,目前我國每年生產的香蕉數量并不多,在世界香蕉生產中占有的地位很低。據統計,近年來我國香蕉年產為402.4萬擔,僅占世界總產量1.11%,相當于巴西的6.77%、印度的十分之一。在亞洲各香蕉生產國中,我國香蕉產量也只占亞洲總產量的3.15%,與亞洲各主產國相比,差距也很大,急待努力趕上(見表3-2)。
表3-2我國與亞洲主要國家香蕉生產比較〔注〕注:資料引自:《國外果樹生產與科學研究》,系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數,年產量在200萬擔以下的國家未列入。
另外,從我國的整個水果產量構成來看,香蕉占有的比重也是相當低的(表3-3)。
表3-3歷年我國香蕉生產情況
從表3-3可清楚看出,建國以來,香蕉產量僅占全國水果總產量的2-3%,最高年份為1952年,達4.5%。但是,隨著其它果樹生產的迅速發展,產量大幅度增長,比重隨之增加,使之香蕉在整個水果結構中占有的地位相應趨于下降之勢。
2.增長速度緩慢。解放以來,我國的香蕉生產與其它水果一樣得到蓬勃發展。據1982年統計,全國蕉園面積為13.7萬畝,比1980年7.9萬畝增長73.4%。就產量而言,1982年全國香蕉產量為402.4萬擔,與1952年的219.97萬擔相比,31年間約增長82.93%,平均每年增長2.76%。同期,我國水果總產量約增長2.15倍。其中,蘋果增長19.58倍,柑桔增長3.5倍,葡萄增長3.3倍。從而可見,我國香蕉生產的增長速度遠遠低于蘋果、梨、柑桔、葡萄,而且也落后于全國水果總產量的平均增長速度。若與世界香蕉的主要生產國相比,差距更大。如菲律賓的香蕉生產,1979年與1969年相比,10年間增長1.72倍。
為什么在我國的水果生產中,香蕉生產停滯不前呢?其原因與香蕉對生態環境的要求有密切關系。香蕉不僅對光熱、水分條件要求較嚴格,而且對地勢、土壤條件也有特定的要求。一般要求栽培于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腐殖質含量較高的沖積砂質壤土上,而不宜栽種在砂土地上。因此,在生產布局上,客觀上存在著與糧食作物爭地的矛盾。特別是在過去片面強調“以糧為綱”的方針指導下,矛盾更為突出。往往容易忽視開展多種經營,不重視發展香蕉生產,毀蕉種糧的倒退現象也常有發生。從而影響到我國香蕉種植面積的擴大和產量的迅速增長。
3.生產水平低,潛力尚大。據1980年統計,我國香蕉平均畝產約3934斤,與世界上的主要香蕉生產國相比,單位產量較低。如中美洲國家的Valery品種,宿根蕉畝產高達8933-10000斤,新植蕉畝產為5333-6000斤,一般平均畝產為6667斤。造成我國香蕉生產水平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主要的是種植零星,布局分散,經營落后,管理粗放,品種混雜等因素影響了香蕉單產的提高。因此,只要改善經營管理,選育良種,其增產潛力是很大的。
二、我國果樹生產現狀如何?
我國的果樹生長狀況很復雜。
1.果樹的管理技術還是很低
2.農民的專業水平不高,接受的技術培訓沒有
3.農藥解決不了問題所在
4.生產成本高賣價低
三、我國衛浴市場的現狀如何?
我國衛浴市場的現狀很好。我國衛浴行業領先企業持續豐富產品線、穩步擴充產能,并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推動產品技術迭代創新,向智能化方向進一步突破,已逐漸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全國性本土衛浴品牌
四、我國金融誠信現狀?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金融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征信系統,建起了全國統一的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和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等,為金融體系平穩健康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需要看到的是,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對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尤其需要高質量的信用體系予以支撐。
不過,當前金融市場的規模、發展速度和金融市場體系的豐富程度,與信用基礎、信用質量和信用體系健全程度之間,還存在著不平衡、不匹配、不銜接。金融服務要跟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仍需在信用體系建設上發力用力。
五、我國的農業現狀?
要看到的現狀是,中國是世界第一農業大國,但同時也是世界第一農產品進口大國。中國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大豆、菜籽等油料作物,占到總需求的55%。
化肥農藥濫用
不僅如此,我國的化肥施用量也是世界第一,約占全球化肥年使用的30%以上,但平均利用率僅40%左右。浪費的氮肥造成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氣的污染。
我國還是世界第一農藥消費大國,單位面積化學農藥的平均用量比世界平均用量高2.5倍—5倍。目前我國農藥的利用率不足30%,其中10%—20%附在植物體上,其余都散落在土壤和水中,對土壤、水源、空氣及農副產品產生了極大危害。農藥殘留超標已成為我國食品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農村勞動力短缺
另外,目前農民老齡化嚴重,農村勞動力流失嚴重也是中國農業發展的又一阻礙。
六、我國生物育種現狀?
目前,我國生物育種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雖然我國在生物技術領域有著很大的發展潛力,但仍需在育種技術、種質資源等方面不斷加強創新和研發。此外,農業領域的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源也需要加強保護和利用,以更好地支持生物育種事業的發展。如果能夠加強生物育種技術的研發并建立健全的種質資源庫,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的同時也能夠保證糧食安全。PS:待機器翻譯問題更加明確后進行修改和適當調整。
七、我國水污染現狀?
世界面臨著水資源短缺、污染嚴重的挑戰。
中國尤其嚴重,是世界13個缺水國家之一,
全國600多個城市中目前大約一半的城市缺水,
水污染的惡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我國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
全國75%的湖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90%
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南方城市總缺水量的60%---70%
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對我國118個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調查顯示,
有115個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約占40%。
八、我國石油儲量現狀?
我國石油儲量為60噸,排名世界第九位。
世界各國已探明石油儲量10強排名依次為:
第一名:沙特阿拉伯,362億噸;
第二名:加拿大,184億噸;
第三名:伊朗,181億噸;
第四名:伊拉克,157億噸;
第五名:科威特,138億噸:
第六名:阿聯酋,126億噸;
第七名:委內瑞拉,109億噸;
第八名:俄羅斯,82億噸;
第九名:中國,60億噸;
第十名:利比亞,54億噸。
九、我國地下金礦現狀?
在世界上,我國的金礦資源儲量是較大的國家之一。
1、金礦資源的分布差異大。山東、江西、遼寧等地區的金礦產量較為豐富,而山東省是我國金礦資源最豐富的省份。
2、金礦資源地分布廣泛而集中。
3、礦床規模小。目前在已經被勘測過的7000個左右的金礦資源地中,只有大約1000個是具有規模的礦床。
4、金礦床產物中伴生金量大。
5、礦石的質量處于中等。
6、金礦資源的勘查技術需要更新、進步。
玲瓏金礦是我國第一個累計產金突破200萬兩大關的單體黃金礦山。
十、我國水資源現狀?
我國是一個干旱缺水嚴重的國家。
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占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于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由于我國是人口大國,我國的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然而,中國卻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國家。中國的淡水年取用量大約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
中國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就開始鬧水荒,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80年代以來,中國的水荒由局部逐漸蔓延至全國,情勢越來越嚴重,對農業和國民經濟已經帶來了嚴重影響。主要存在情況是:北方資源性缺水,南方水質性缺水,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據統計,我國目前缺水總量估計為400億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積200萬~260萬平方千米,影響糧食產量150億~200億公斤,影響工業產值2000多億元,全國還有7000萬人飲水困難。缺水對環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著嚴重的影響。
應對策略:
1、產業結構調整:關停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價高的企業。要開發和推行清潔生產工藝,實現用水閉路循環或提高廢水的處理效果和重復利用率,也要對好水大的農業結構進行調整,特別是干旱半干旱地區,要減少水稻種植面積,走節水農業與可持續發展之路。
2、大中城市和城鎮要借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率和回用率。
3、控制農業面源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包括農村生活源,農業面源,畜禽養殖業,水產養殖業等污染,要解決面源污染比工業污染和大中城市生活污水難度更大,需要通過綜合防治和開展生態農業示范工程等措施進行控制。
4、開發新水源:我國的工業,農業和生活用水的節約潛力不小,需要抓好節水工作,減少浪費,達到降低單位國民生產總值的用水量,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對于緩解山東,華北地區嚴重缺水有重要的作用。
5、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調配利用市場機制和經濟杠桿作用,促進水資源的節約化,促進污水管理及其資源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