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檢測主要是檢測什么呢
水質檢測的目的 飲用水主要考慮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其水質標準除有物理指標、化學指標外,還有微生物指標;對工業用水則考慮是否影響產品質量或易于損害容器及管道。 [編輯本段]水質檢測指標
1、色度:飲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時多數人即可察覺,大于30度時人感到厭惡。標準中規定飲用水的色度不應超過15度。 2、渾濁度:為水樣光學性質的一種表達語,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渾濁的程度,是衡量水質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標之一,也是考核水處理設備凈化效率和評價水處理技術狀態的重要依據。渾濁度的降低就意味著水體中的有機物、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減少,這不僅可提高消毒殺菌效果,又利于降低鹵化有機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產生主要是有機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現或工業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變可能是原水水質改變或水處理不充分的信號。 4、余氯:余氯是指水經加氯消毒,接觸一定時間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續的殺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證供水水質。 5、化學需氧量:是指化學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污染物時所需氧量。化和世頌學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機污染物主要來源于生活污水或工業廢水的排放、動植物腐爛分解后流入水體產生的。 6、細菌總數:水中含有的細菌,來源于空氣、土壤、污水、垃圾和動植物的尸體,水中細菌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其包括病原菌。 7、總大腸菌群:是一個糞便污染的指標菌,從中檢出的情況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糞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凈化過程中,通過消毒處理后,總大腸菌群指數如能達到飲用水標準的要求,說明其他病原體原菌也基本被殺滅。標準是在檢測中不超過3個/L。 8、耐熱大腸菌群:它比大腸菌群更貼切地反應食品受人和動物糞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體糞便污染的指示菌。 9、大腸埃希氏菌:大腸細菌(E. coli)為埃希氏菌屬(Escherichia)代表菌。一般多不致病,為人和動物腸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條件下可引起腸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強,引起腹瀉,統稱病致病大腸桿菌。腸道桿菌是一群生物學性狀相似的G-桿菌,多寄居于人和動物的腸道中。埃希菌屬(Escherichia)是其中一類, 包括多種細菌,臨床上以大腸埃希菌最為常見。大腸埃希菌(E.coli)通稱大腸桿菌,是所有哺乳動物大腸中的正常寄生菌,一方面能合成維生素B及K供機體吸收利用。另一方面能抑制腐敗菌及病原菌和真菌的過度增殖。但當它們離開腸道的寄生部位,進入返歲到機體其他部位時,能引起感染發病。有些菌型有致病性,引起腸道或尿路感染性疾患。簡而言之,大腸埃希菌=大腸桿菌 [編輯本段]水質檢測的標準指數和方法
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 色度不超過15度,并不得呈現其他異色 渾濁度度 不超過3度,特殊情況不超過5度 嗅和味 不得有異臭、異味 肉眼可見物 不得含有 PH 6.5-8.5 總硬度以CzCO3,計mg/L 450 鐵Femg/L 0.3 錳Mnmg/L 0.1 銅Cumg/L 1.0 鋅Znmg/L 1.0 揮發性酚類以苯酚計mg/L 0.002 硫酸鹽mg/L 250 氯化物mg/L 250 溶解性總固體mg/L 1000 毒理學指標 氟化物mg/L 1.0 氰化物mg/L 0.05 砷Asmg/L 0.05 硒Semg/L 0.01 汞Hgmg/L 0.001 鎘Cdmg/L 0.01 鉻六價Cr6+mg/L 0.05 鉛Pbmg/L 0.05 銀0.05 硝酸鹽以N計mg/L 20 氯仿μg/L 60 四氯化碳μg/L 3 苯并(a)芘μg/L 0.01 滴滴滴μg/L >1.0 六六六μg/L >5.0 細菌學指標 菌落喚鄭總數cfu/mL 100 總大腸菌群(MPN/100mL) 3 游離余氯 在與水接觸30min后應不低于0.3mg/L。集中式給水除出廠水應符合上述要求外,管網末梢水不應低于0.05mg/L 放射性指標 總σ放射性Bq/L 0.1 總β放射性Bq/L 1.0 檢驗項目在一般情況下,細菌學指標和感官性狀指標列為必檢項目,其他指標可根據當地水質情況和需要選定。對水源水、出廠水和部分有代表性的管網末梢水,每月進行一次全分析
水質檢測的目的主要是檢測水中是否含有危害段櫻春人體健康的指標。包括物握耐理指標、生物指標、以頌備及化學指標。
主要檢測的指標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化學指標:
1、COD(化學需氧量)
2、BOD(生化需氧量)
3、余氯
4、總磷
5、總氮
6、PH值
二、理物指標:
1、色度
2、渾濁度
3、臭和味
三、微生物指標:
1、細菌總數
2、耐熱大腸菌群
3、總大腸菌群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