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環境監測衛星(大氣環境監測衛星成功發射)
一、空間環境監測衛星的參數?
FY-3A衛星發射質量為2400kg,在軌飛行尺寸為4.46m*10m*3.79m,軌道高度836.4km,傾角98.753度,周期101.496min,壽命2年以上。
衛星裝載的探測儀器有:10通道掃描輻射計、20通道紅外分光計、20通道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臭氧垂直探測儀、臭氧總量探測儀、太陽輻照度監測儀、4通道微波溫度探測輻射計、5通道微波濕度計、微波成像儀、地球輻射探測儀和空間環境監測器。
二、衛星進入大氣層速度?
宇宙速度,是指從地面向宇宙發射人造天體必須具備的初始速度。
現在天上有很多人造衛星在運行,它們不會掉下來,這是什么道理呢?
原來人造衛星在運行時,必須給予一定的起始速度,不然就升不上天。我們知道,向前拋一個球,如果用力愈大,或者說速度愈快,球就拋得愈遠。我們拋的球好比人造衛星,如所用力能使人造衛星的速度等于7.9公里/每秒,那拋出去的球,就可以一直繞著地球轉動而不落地。這個球就成為人造衛星。
人們將7.9公里/每秒的速度稱為“第一宇宙速度”。如果我們把速度加大,直到11.2公里/每秒,這個人造衛星就可以不受地球吸引力的影響,而到太陽系內的行星際空間旅行。如果我們還想讓人造衛星飛出太陽系,到其他星球去旅行,那就必須把速度加大到16.7公里/每秒。人們稱11.2公里/每秒的速度為“第二宇宙速度”;而將16.7公里/每秒的速度稱為“第三宇宙速度
三、大氣環境監測工好不好考?
大氣環境監測工比較好看,只要你有大氣環境監測的具體工作經驗,通過率不難
四、為什么衛星能在高層大氣呆住?
因為氣象衛星上的各種遙感儀器也是探測高層大氣的重要設備,利用它通過測量大氣氧分子的微波吸收,可以探測大氣溫度;用測量紅外輻射的遙感方法,可以測定大氣溫度分布、臭氧濃度、水蒸氣含量、地面溫度以及云的復蓋情況等。70年代末,幾種紅外輻射計和微波輻射計已發展為常規探測系統,安裝在氣象衛星上探測50公里以下的大氣。
五、大氣環境監測專業有什么專業課?
大氣科學概論(地球科學概論)、大氣物理學、大氣探測學、天氣學、大氣動力學基礎、近代氣候學基礎等
六、如何利用氣象資料查詢衛星過境大氣狀況?
例如,查詢以下衛星:EOS計劃的TERRA 、NASA的AQUA還有風云系列氣象衛星(一、二、三)。 點擊“人造衛星數據庫” 在名稱里分別錄入衛星的名稱(順便提一下,風云系列衛星搜索,請輸入“fengyun 2*”、“fengyun 3*”),查詢后,點擊“全部過境”…一切了然于胸。科學的力量,驚嘆吧。
七、發射衛星會破壞大氣層嗎?
會破壞大氣層,但是影響不會太大
衛星火箭是人類科技發展發明的重要科學技術,是人類採索宇宙的重要工貝,它的發射,所需動力來擺脫地球的引力,需要大量的燃料助推,其分為固體燃料和液體燃料兩種,如液氧煤油等,其在燃燒時產生大量的二氫化硫,甲烷氣體,二氧化碳等,嚴格說大量的排放是會破壞大氣層的。
八、衛星遙感在大氣污染防治中的作用?
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大氣環境的污染程度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嚴重。大氣污染不僅影響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大氣環境,還在極大程度上危害著我們的身體健康。遙感技術因監測范圍廣、速度快、成本低的特點,被環境監測部門廣泛應用到大氣環境監測中去。
九、衛星上天后是不是影響了大氣層?
會的。人造衛星會對大氣和全球氣候產生影響。
因為衛星的制造原料中鋁應用的很廣泛,退役的衛星再入大氣層時燃燒生成的氧化鋁,會嚴重的消耗臭氧,不僅導致臭氧吸收紫外線的能力變弱,也會改變大氣層的反照率,對全球的氣候產生影響。
據星鏈計劃的衛星壽命計算,平均每天進入地球大氣的衛星將重達2.2噸,留在大氣中的氧化鋁會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增加。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研究者指出,幾十年后巨型衛星星座燃燒所積累的污染物帶來的氣候影響,或許會與目前化石燃料燃燒引起的氣候變化相當,這種可能性無法排除。
3.衛星碎片的碰撞風險。人造衛星在極端紫外線輻射下的自然風化,會產生許多的太空垃圾和殘骸,這些太空殘骸碎片會對在軌的航天器產生威脅。除了自然風化的風險外,人造衛星服役壽命完結時,棄置摧毀的過程也會產生非常多的碎片,成千上萬的人造衛星積累的垃圾問題不容小覷,帶來各種潛在的碰撞風險。
酒泉PM2.5超標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一定是因為衛星發射的,或者說基本跟衛星發射沒有關系。誠然,衛星發射需要燃燒燃料,燃料燃燒就多多少少會產生污染氣體擴散到周邊地區中,但火箭上升的速度很快啊,換言之可能十幾秒鐘,它就已經完全離開平流層的高度了(超過平流層就是云層上方,很難影響空氣質量了),真正能對地區空氣質量產生影響的,也就那幾秒鐘,污染量很少的。而且衛星也不是天天發射啊,隔一段時間才會發射一顆的,所以一般認為這種發射行動對地區空氣質量影響微乎其微。
十、下哪種污染物是大氣環境監測的基本項目?
大氣環境監測是對大氣環境中污染物的濃度,觀察、分析其變化和對環境影響的測定過程。大氣污染監測是測定大氣中污染物的種類及其濃度,觀察其時空分布和變化規律。
(1)大氣環境監測的基本項目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顆粒物(粒徑小于等于10um)、顆粒物(粒徑小于等于2.5um);
(2)其他項目:總懸浮顆粒物(TSP)、氮氧化物(NOx)、鉛(pb)、苯并[a]芘(Bap);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