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塵環境監測(揚塵環境監測儀)
一、揚塵的揚塵治理技術?
生物納膜抑塵技術,生物納膜是層間距達到納米級的雙電離層膜,能最大限度增加水分子的延展性,并具有強電荷吸附性;將生物納膜噴附在物料表面, 能吸引和團聚小顆粒粉塵,使其聚合成大顆粒狀塵粒,自重增加而沉降;該技術的除塵率最高可達99%以上,平均運行成本為0.05~0.5元/噸。
云霧抑塵技術是通過高壓離子霧化和超聲波霧化,可產生1μm~100μm的超細干霧;超細干霧顆粒細密,充分增加與粉塵顆粒的接觸面積,水霧顆粒與粉塵顆粒碰撞并凝聚,形成團聚物,團聚物不斷變大變重,直至最后自然沉降,達到消除粉塵的目的;所產生的干霧顆粒,30%~40%粒徑在2.5μm以下,對大氣細微顆粒污染的防治效果明顯。
濕式收塵技術通過壓降來吸收附著粉塵的空氣,在離心力以及水與粉塵氣體混合的雙重作用下除塵;獨特的葉輪等關鍵設計可提供更高的除塵效率。
適用于散料生產、加工、運輸、裝卸等環節,如礦山、建筑、采石場、堆場、港口、火電廠、鋼鐵廠、垃圾回收處理等場所。
二、揚塵措施?
揚塵防治主要針對建筑領悟各類工程措施。包括以下幾點:
1.所有工地一律采取圍擋措施。圍擋設施必須達到規定標準,嚴防建設施工過程中建筑材料、建筑垃圾、泥漿外溢。
2.所有建筑工地道路和操作場地一律采取硬化措施。要做到物料堆放整齊有序,零星裸土和堆放物料要采取覆蓋和灑水措施降塵。
3.所有工地必須配備專門的保潔人員。
三、揚塵標語?
1、重拳整治污染 實現藍天夢想
2、同呼吸 共擔當 齊奮斗
3、環境治理 人人有責
4、文明施工 杜絕揚塵
5、武威是我家 環保靠大家
6、企業要發展 環保須先行
7、防治大氣污染 保障公眾健康
8、治理環境污染 共享碧水藍天
9、推進生態文明 建設美麗家園
10、倡導綠色出行 享受低碳生活
11、美化人居環境 共建綠色家園
12、治理大氣污染 改善空氣質量
13、美化人居環境 共建綠色家園
14、美化人居環境 共建綠色家園
15、企業要發展,環保須先行。
四、揚塵監控指標?
楊塵監標指標:顆粒物P2.5值的大小來監控。
五、揚塵監測資料?
揚塵監測系統
揚塵監測系統是基于物聯網及人工智能技術,將傳感器監測的數據(PM2.5、PM10、噪聲、風速dao、風向、風力、大氣壓力、空氣溫濕度、TSP等)實時采集傳輸,將數據實時展示在現場LED屏、平臺PC端及移動端,便于遠程實時監管現場環境數據并能及時做出決策,能實現對揚塵的準確監測,防治揚塵污染。
揚塵監測單元:
由PM2.5傳感器、PM10傳感器組成。通過傳感器對揚塵進行連續自動監測,揚塵每分鐘采集一次數據,并實時上傳至服務器供后臺程序統計和分析。
噪聲監測單元:
由噪聲傳感器組成全天候戶外噪聲采集傳感單元,對傳感器的戶外監測安全和數據準確性提供可靠保障;
氣象監測單元:
風速傳感器、風向傳感器、氣象多要素百葉盒組成為揚塵和噪聲監測數據的后期分析提供氣象參數保障;特別是通過風向對揚塵的運動趨勢做科學預測和報警;在不同的氣象條件下,對揚塵、噪聲監測數據做科學的修正;
數據采集處理單元:
由揚塵監測主控核心組成該單元是整套系統的中樞,對所收取的監測數據進行判別、檢查和存儲;對采集的監測數據按照統計要求進行統計分析處理,將處理后的數據上報至云平臺,并控制參數的本地化顯示,實現環境參數與視頻監控畫面的融合;
LED屏顯示單元:
由LED外顯屏組成實時監測數據現場顯示,給施工單位、城市居民以警示作用;予施工單位和城市居民自查、自控提供數據支撐;達到噪聲揚塵超標及時控制降低功能;
數據展示平臺:
由揚塵在線監測云平臺組成。
六、揚塵管理標準?
1、未納入施工工地動態管理臺賬的工地一經發現,一律停工;
2、納入施工工地動態管理臺賬的工地,工地周邊圍擋未達到100%、未安裝噴淋沖洗設備、未按要求安裝在線監控設施并與市級主管部門聯網或其他硬件設施未達到環保要求的,一律停工;
3、建筑工地未在信用評價平臺上登記法人等企業信息或登記信息不實的,一律停工;
4、建筑工地違反“兩個禁止”(即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禁止露天拌制砂漿)的,一律停工;
5、違反規定使用“黑渣土車”進行清運的建筑工地,一律停工;
6、現場管理不到位,發現揚塵污染問題的,第一次進行警告,連續兩次被發現的,一律停工,并上限處罰;
7、違反渣土清運要求,違規出土的建筑工地,一律停工;
8、違反重污染天氣臨時管控要求,擅自進行土石方施工和拆遷的工地,延長停工時間;
9、拒絕配合各級揚塵監管人員進入檢查的工地,一律停工。
七、揚塵治理措施?
1、工地出入口按要求設置沖洗設備、排水溝和泥漿沉淀池,進出車輛必須沖洗干凈方能放行,并保持出入口通道及道路兩側50米范圍內的整潔。
2、施工中產生的物料堆采取遮蓋、灑水等防塵措施,防止塵土飛揚。
3、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施工垃圾、渣土及時清運,不能及時清運的,在施工場地內設置臨時性密閉堆放設施進行存放或采取其它有效防塵措施。
4、工程高處的物料、施工垃圾、渣土等采用袋裝垂直清運,禁止凌空拋擲,施工收尾階段清掃出的建筑垃圾、渣土應當裝袋扎口清運或用密閉容器清運。
5、施工場地內及周邊隨時灑水進行濕發作業。
6、禁止在施工現場從事消化石灰、攪拌石灰土和其它有嚴重粉塵污染的施工作業。
八、揚塵監測標準?
我國的pm2.5標準值為24小時平均濃度小于75微克/立方米為達標。空氣質量等級24小時PM2.5平均值標準值。PM2.5數值在0-35微克為優,35-75微克為良,75-115微克為輕度污染,115-150微克為中度污染,150-250微克為重度污染,250微克以上為嚴重污染。
另外,對于PM2.5警戒信號國家也有明確規定,一般分為三級,以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分別對應預報等級用語的中度霾、重度霾和嚴重霾。黃色預警信號:(1)能見度小于3000米且相對濕度小于80%的霾。(2)能見度小于3000米且相對濕度大于等于80%,PM2.5濃度大于115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150微克/立方米。橙色預警信號:(1)能見度小于2000米且相對濕度小于80%的霾。(2)能見度小于2000米且相對濕度大于等于80%,PM2.5濃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250微克/立方米。紅色預警信號:(1)能見度小于1000米且相對濕度小于80%的霾。(2)能見度小于1000米且相對濕度大于等于80%,PM2.5濃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500微克/立方米。
九、揚塵防治措施?
? ?一、施工現場必須設置硬質圍擋,嚴禁圍擋不嚴或敞開式施工。城區主干道兩側的圍擋高度不低于2.5米,一般路段高度不低于1.8米。
? ? ?二、施工現場出入口和場內主要道路、加工區、辦公區、生活區必須混凝土硬化,硬化后的地面應清掃整潔無浮土、積土,嚴禁使用其他軟質材料鋪設。
? ? ?三、施工現場出入口必須配備車輛沖洗設施,建立沖洗制度并設專人管理,嚴禁車輛帶泥上路。
? ?四、施工現場集中堆放的土方和裸露場地必須采取覆蓋、固化或綠化等降塵措施,嚴禁裸露。
? ? ?五、施工現場運送土方、渣土的車輛必須封閉或遮蓋嚴密,嚴禁使用未辦理相關手續的渣土等運輸車輛,嚴禁沿路遺撒和隨意傾倒。
? ? ?六、施工現場的建筑垃圾必須設置垃圾存放點,集中堆放并嚴密覆蓋,及時清運。生活垃圾應用封閉式容器存放,日產日清,嚴禁隨意丟棄。
? 七、施工現場易飛揚的細顆粒建筑材料必須密閉存放或嚴密覆蓋,嚴禁露天放置;搬運時應有降塵措施,余料及時回收。
? ? ?八、拆除建筑物、構筑物時,必須采用圍擋隔離、噴淋、灑水、噴霧等降塵措施,及時清運拆除的建筑垃圾。嚴禁敞開式拆除和長時間堆放建筑垃圾。
? ? ? 九、建筑物內清掃垃圾時要灑水抑塵,施工層建筑垃圾必須采用封閉式管道或裝袋用垂直升降機械清運,嚴禁凌空拋擲和焚燒垃圾。
? ?十、遇有4級以上大風或重度污染天氣時,必須采取揚塵應急措施,嚴禁土方開挖、土方回填、房屋拆除等作業。
? ? ? 十一、施工企業必須在施工現場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對施工揚塵實時監控。
? ? ? 十二、施工現場必須建立灑水清掃抑塵制度,配備灑水設備。每天灑水不少于2次,并有專人負責。重污染天氣時相應增加灑水頻次。
? ? ?十三、建筑工程臨邊防護應用密目式安全立網全封閉,并保持整潔、牢固、無破損。
? 十四、施工現場必須使用商品混凝土、預拌砂漿,嚴禁現場攪拌。
? ?十五、施工現場應安裝空氣質量檢測儀,現場的空氣質量指數應不高于本地域空氣質量指數。
十、施工中揚塵防治,揚塵高度用什么測量?
安裝揚塵監測儀和噴霧機, 當監測到揚塵超標后自動聯動噴霧機等降塵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