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譜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高效液相色譜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論文)
一、高效液相色譜在測定樣品中如何選擇流動相的比例?
首先,知道要測樣品的性質,參考選擇比例。
其次,找到參考文獻,參考著調整比例。
如果已經確定了移動相是什么,建議每個比例都測試。
比如5:95,10:90,20:80~~~
這樣會在不同的RT出現不同樣子的峰,整理好數據,有利于將來寫論文。
二、高效液相色中,為什么要對流動相脫氣?
流動相脫氣的目的:
使色譜泵的輸液準確:輸液量均勻準確,并且脈動減小;保留時間及色譜峰面積的重現性提高。提高檢測的性能:防止氣泡引起的尖峰;基線穩定,信噪比增加;溶劑的紫外吸收本底降低。
保護色譜柱:減少死體積;防止填料的氧化。
三、高效液相和超高效液相的區別在那?
區別如下;
1、超高效液相系統耐壓更高,可以以更高的流速進行分析,并且在高流速下仍能保持很好的理論塔板數。
2、高效指的就是效率更高,即在同樣的時間內可以分析更多的樣品。高效液相色譜是相對經典液相色譜來說的,高效液相色譜具有更細的流動相傳輸管路,內徑更細的色譜柱,從而使死體積變小,理論塔板數更高,分析時間更短。超高效就是通過提高流速來減小出峰時間,縮短樣品流出速度,從而提高單針的分析時間來實現比高效液相更加“高效”的。
3、超高效液相需要整個液相色譜系統,包括色譜柱都具有很高的耐壓能力,故其所用的配件和色譜柱一般均為專用,不可用高效液相色譜柱代替。
四、超高液相和高效液相的區別?
APSH-6000高效液相色譜儀與超高效液相色譜儀的區別
超高效液相色譜儀的原理與APSH-6000高效液相色譜儀基本相同,所改變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小顆粒、高性能微粒固定相的出現。APSH-6000高效液相色譜的色譜柱,例如常見的十八烷基硅膠鍵合柱,它的粒徑是5um,而超高效液相色譜的色譜柱,會達到3.5um,甚至1.7um。這樣的孔徑更加利于物質分離
(2)超高壓輸液泵的使用。
由于使用的色譜柱粒徑減小,使用時所產生的壓力也自然成倍增大。故液相色譜的輸液泵也相應改變成超高壓的輸液泵。
(3)高速采樣速度的靈敏檢測器。
(4)使用低擴散、低交叉污染自動進樣器。配備了針內進樣探頭和壓力輔助進樣技術;
(5)儀器整體系統優化設計。色譜工作站配備了多種軟件平臺,實現超高效液相分析方法與高效液相分析方法的自動轉換。
與傳統的HPLC相比,UPLC的速度、靈敏度及分離度分別是HPLC的9倍、3倍及1.7倍,它縮短了分析時間,同時減少了溶劑用量降低了分析成本。
不過由于實驗過程中儀器內部壓力過大,也會產生相對應的問題。例如泵的使用壽命會相對降低,儀器的連接部位老化速度加快,包括單向閥等部位零件容易出現問題等。
五、高效液相色中為什么要用“娃哈哈”純凈水?
這個實驗所用的水是純凈水,康師傅是礦物質水里面的礦物質肯定會對實驗造成干擾,另一方面在中國來說瓶裝水生產的標準都是自己的企業標準,娃哈哈純凈水的標準更加接近超純水無任何的雜質。
目前娃哈哈純凈水標準已經開始申請為國家標準。
純凈水是指其水質清純,不含任何有害物質和細菌,如有機污染物、無機鹽、任何添加劑和各類雜質,有效的避免了各類病菌入侵人體,其優點是能有效安全地給人體補充水份,具有很強的溶解度,因此與人體細胞親合力很強,有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六、高效液相色譜中苯甲醚的保留時間?
高效液相色譜中保留時間和流動相組成有關,也和色譜柱型號有關。不限定條件,問保留時間沒有意義!
七、高效液相色譜圖的保存?
最簡單的辦法教你怎么把高效液相色譜圖保存在WORD中.
你可以先打開高效液相色譜圖,然后按住鍵盤上的alt+print screen鍵,把這張圖截取下來,然后新建一個圖畫板,把它粘貼在里面,保存或稍做修改后保存即可。
最后在word中,點插入圖片命令,瀏覽到這個圖片就可以插入了,簡單吧? 祝你好運!
八、高效液相色譜的收集方法?
是做二維分離用么?如果儀器允許,最好是弄個在線二維分離的泵和柱子,如果沒有,那就根據需求每30秒或1分鐘在排液口用小管兒接就行,可能有點兒狼狽,但效果還行
九、高效液相的原理是什么?
高效液相色譜法的原理是以液體為流動相,采用高壓輸液系統,將具有不同極性的單一溶劑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劑、緩沖液等流動相泵入裝有固定相的色譜柱,在柱內各成分被分離后,進入檢測器進行檢測。
十、高效液相色譜的相關術語?
色譜圖(chromatogram)——樣品流經色譜柱和檢測器,所得到的信號-時間曲線,又稱色譜流出曲線(elution profile)。
基線(base line)——經流動相沖洗,柱與流動相達到平衡后,檢測器測出一段時間的流出曲線。一般應平行于時間軸。
噪音(noise)——基線信號的波動。通常因電源接觸不良或瞬時過載、檢測器不穩定、流動相含有氣泡或色譜柱被污染所致。
漂移(drift)——基線隨時間的緩緩變化。主要由于操作條件如電壓、溫度、流動相及流量的不穩定所引起,柱內的污染物或固定相不斷被洗脫下來也會產生漂移。
色譜峰(peak)——組分流經檢測器時響應的連續信號產生的曲線。流出曲線上的突起部分。正常色譜峰近似于對稱形正態分布曲線(高斯Gauss曲線)。不對稱色譜峰有兩種:
前延峰(leading peak)和拖尾峰(tailing peak)。前者少見。
峰底—基線上峰的起點至終點的距離。
峰高(peak height,h)—峰的最高點至峰底的距離。
峰寬(peak width,W)—峰兩側拐點處所作兩條切線與基線的兩個交點間的距離。W=4σ
半峰寬(peak width at half-height,Wh/2)—峰高一半處的峰寬。Wh/2=2.355σ
峰面積(peak area,A)—峰與峰底所包圍的面積。
保留時間(retention time,tR)——從進樣開始到某個組分在柱后出現濃度極大值的時間。
理論塔板數(theoretical plate number,N)——用于定量表示色譜柱的分離效率(簡稱柱效)。
分離度(resolution,R)——相鄰兩峰的保留時間之差與平均峰寬的比值。也叫分辨率,表示相鄰兩峰的分離程度。R≥1.5稱為完全分離。
《中國藥典》規定R應大于1.5。
拖尾因子(tailing factor,T)——T=,用以衡量色譜峰的對稱性。也稱為對稱因子(symmetry factor)或不對稱因子(asymmetry factor)。
《中國藥典》規定T應為0.95~1.05。
T1.05為拖尾峰。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