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園區環境監測(化工園區環境監測預警辦法)
一、蒼溪化工園區?
? ? ? ?蒼溪化工園區指位于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城南的廣元市天然氣工業園,本地俗稱蒼溪化工園區,包括蒼溪縣城以南3公里處的的胡家梁村、百利壩和鼓梁村,規劃總面積10.9平方公里,一區規劃面積3.8平方公里,二區規劃面積7.1平方公里。
? ? ? ?廣元市境內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全市境內目前已發現三大天然氣富集氣田,分別是廣元九龍山氣田、廣元元壩氣田和廣元龍崗西氣田。隨著廣元地區天然氣探明儲量增長迅速,為天然氣的利用創造了良好的資源條件。
二、安徽化工園區排名?
序號
所在市
園區名稱
規劃面積
(單位:平方公里)
1
合肥市
合肥新站化工園區
5.59
2
合肥經開化工園區
1.9
3
合肥巢湖化工園區
0.69
4
合肥肥東化工園區
6.94
5
合肥廬江化工園區
4
6
淮北市
淮北臨渙化工園區
8.48
7
淮北濉溪化工園區
3.2
8
亳州市
亳州渦陽化工園區
2.8
9
宿州市
宿州經開化工園區
6.99
10
宿州蕭縣化工園區
3.65
11
蚌埠市
蚌埠淮上化工園區
7.7
12
蚌埠固鎮化工園區
4
13
阜陽市
阜陽太和化工園區
2.96
14
阜陽潁東化工園區
7.74
15
阜陽潁上化工園區
3.53
16
淮南市
淮南經開化工園區
1.59
17
淮南潘集化工園區
7.24
18
滁州市
滁州定遠化工園區
17.53
19
滁州來安化工園區
2.27
20
滁州全椒化工園區
2.92
21
滁州天長化工園區
2.35
22
滁州明光化工園區
3.75
23
六安市
六安葉集化工園區
2.14
24
馬鞍山市
馬鞍山慈湖化工園區
4.46
25
馬鞍山當涂化工園區
2.54
26
馬鞍山雨山化工園區
1.02
27
馬鞍山和縣化工園區
4.19
28
蕪湖市
蕪湖經開化工園區
4.59
29
宣城市
宣城高新化工園區
3.87
30
宣城寧國化工園區
1.3
31
宣城廣德化工園區
1.54
32
銅陵市
銅陵經開化工園區
12.92
33
銅陵橫港化工園區
4.47
34
池州市
池州東至化工園區
13.62
35
安慶市
安慶高新化工園區
24.46
36
安慶石化化工園區
3.89
37
黃山市
黃山歙縣化工園區
1.39
38
黃山徽州化工園區
2.03
三、化工園區等級劃分?
各化工園依據檢查表進行評估后,按照得分結果將化工園區劃分為A、B、C、D四類安全風險等級,其中A類為高風險,B類為較高風險,C類為一般風險,D類為較低風險,對不同風險等級的化工園區采取差異化管理措施,以實現分級分類精準監管。
四、全國化工園區排名?
上海化學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并列第一。去年,這兩家園區也共同位列榜首。排名第二至第十位的化工園區,分別是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寧波大榭開發區、江蘇省泰興經濟開發區、淄博齊魯化學工業區、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和揚州化學工業園區。
五、河南化工園區排名?
1:洛陽市石化產業集聚區
2:開封黃龍產業集聚區
3:汝州市產業集聚區
4:安陽新型化工產業園區
5:平頂山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
6:義馬市煤化工產業集聚區
7:沁陽市產業集聚區
8:孟州市產業集聚區
9:范縣產業集聚區
10:陜州區產業集聚區
六、化工園區入園標準?
項目入園條件:
1.化工類項目總投資原則上不低于5億元。
2.化工類項目投資強度不低于300萬元/畝,達產后畝均稅收不低于30萬元/年。
3.化工類項目容積率不低于0.6。其它項目容積率符合現行國家、行業和省市相關規定。
4.符合國家、省、市規定的安全生產、環保要求,鼓勵高技術、高附加值、高效益、環境友好型的項目入駐園區
七、企業能否設置化工園區?
化工園區原則上由地市級及以上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由省級人民政府或其授權機構負責認定。化工園區設立應手續完備,有明確的面積和四至范圍,并依法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整體性安全風險評估,具備安全生產,環境保護,應急救援等方面有效管理能力。
八、重慶有幾個化工園區?
一、重慶城口工業園
城口礦產資源十分富集,享有“西部礦都”之美譽,擁有錳、鋇、煤、大理石、古生物化石等20余種礦產資源,其中錳礦藏量達2500萬噸,屬全國五大礦區之一;鋇礦藏量達6500萬噸,居亞洲之首。2008年12月,城口正式啟動工業園區建設,其規劃面積為450公頃。根據城口地理條件、資源儲備和工業發展基礎,采取“一區多園”模式分組團分批次予以建設。首批園區建設面積為112公頃,分為“高燕組團”和“廟壩組團”,主要分別發展錳礦高端產品和農林特色產品精深加工骨干產業。
二、重慶彭水工業園
彭水工業園區于2006年1月獲市特色工業園區規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批準設立(渝園區領導小組[2006]1號)。園區總規劃面積6.4平方公里,首期啟動面積1.98平方公里。規劃地域從保家三江口水電站至保家鎮西南部,東靠319國道,西臨郁江,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公路貫穿園區,園區至縣城18公里,至重慶300公里。
三、重慶雙橋工業園
重慶雙橋工業園區是重慶市政府2003年3月批準的市(省)級特色工業園區之一,規劃建設面積5平方公里,是雙橋區新城區的重要組團,是渝西工業經濟走廊的發展高地。目前,雙橋工業園區正著力打造全國重型汽車生產基地,中國西部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區。
四、重慶酉陽工業園
酉陽工業園區是由重工業園區與輕工業園區組成的復合型園區,總占地面積11.7平方公里,其中,重工業園占地6.46平方公里,輕工業園占地5.25平方公里。
酉陽工業園區的前身是酉陽工業規劃區。即現在的龍江重工業園范圍。
以龍江組團的重工業園于2003年開始籌建,2004年開始吸納企業入駐,以礦產品加工、冶煉、化工為主,以建材、機械制造為輔,現有企業24戶,規模以上企業18戶,已投產企業21戶。 2007年,園區工業總產值8.4億元,實現增加值2.4億元。
以板溪組團的輕工業園已開始基礎設施和3萬平方米標準廠房等建設,擬以食品、藥品、服裝加工、電子產品生產為主。
五、重慶巫山工業園
2007年縣委、縣府在認真分析縣情、立足資源優勢的基礎上,決定大力實施“工業富縣、工業強縣”戰略,著眼于解決城鄉移民就業,結合打造勞務經濟,以職教中心人才、技術優勢為依托,組建巫山職教工業園。著力發展以電子信息、輕紡服裝、小型機械加工、農副產品加工、旅游產品加工等為重點的勞動密集型加工業和制造業。
六、重慶奉節工業園
奉節縣工業園區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分安坪、蘋堂和朱衣3個片區。其中:安坪組團規劃占地面積8平方公里,先期啟動4平方公里:草堂組團規劃占地面積6平方公里;朱衣組團規劃占地面積2平方公里。
七、重慶巫溪工業園
巫溪縣按照“一園三組團”格局,積極推進移民生態工業園建設,2008年被列入全市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近年來工業園區按照“規劃高起點,建設高標準,發展高速度,產業高積聚”的要求,不斷開拓創新,園區各項工作得到較快發展。
八、重慶秀山工業園
重慶秀山工業園區是重慶市特色工業園區領導小組2006年批準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位于我縣中和鎮轄區內,交通方便,區位優越。該園區緊鄰國道319線,距渝懷鐵路秀山火車站約3公里,渝湘高速公路約5公里,國道326線穿園區而過。工業園區總面積10平方公里,其中啟動區面積1.6平方公里,拓展區8.4公里。
九、重慶石柱工業園
重慶石柱工業園區是2006年1月經市政府批準設立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主要包括“一區三園”,即南賓工業園區,臨港工業園、有色金屬園、非金屬礦業園。核心區——南賓工業園區總體規劃12平方公里;三大延伸區包括:5平方公里的臨港工業園、1平方公里的有色金屬園和2平方公里的非金屬礦業園。
十、重慶空港工業園
重慶市空港工業園區是重慶市政府首批批準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之一,于2002年1月正式動工建設。園區位于重慶市渝北區雙鳳橋,總體規劃建設面積達54平方公里。包括空港工業園和空港工業園B區(原重慶市兩路工業園)。
十一、重慶龍橋工業園
地處長江、烏江交匯處的涪陵,以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人文景觀矗立于長江之濱,區內有小田溪巴國遺址、點易園、“水下碑林”白鶴梁等名勝古跡,以盛產“涪陵榨菜”而享譽中外,歷史上作為烏江流域最大的物資集散地,曾享有“川東第一重鎮”的美譽。改革開放以來,涪陵經濟得到快速發展,近六年國民經濟平均保持16.5%的增速,工業生產平均保持21.7%的增速,已逐步成為一個工業門類齊全、基礎設施完善、第三產業較發達的涪經濟強區。
十二、重慶南川工業園
重慶市南川工業園區是經重慶市特色工業園區規劃建設領導小組審批的重慶市級特色工業園區。
園區所在地交通便捷,渝湘高速公路,南涪鐵路貫穿南川全境。園區距離重慶主城45分鐘車程,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和重慶寸灘深水港碼頭一小時車程,融入“重慶一小時經濟圈”,成為渝南黔北通往重慶主城及我國中,東部的重要接點。園區水、電、氣、道路、光線,通訊等“七通一平”基礎設施完善。入園企業除可享受《南川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外,對重大項目還可按照《一企一策、特事特辦》的方式,對其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以最大的優惠支持入園企業發展。
十三、重慶綦江工業園
重慶綦江工業園區是重慶市政府特色園區規劃建設領導小組2006年批準設立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總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
十四、重慶璧山工業園
璧城工業園區是重慶市人民政府首批設立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位于璧山縣璧城街道、青杠街道、大路鎮內。
十五、重慶云陽工業園
重慶云陽工業園原名重慶市人和工業園,是重慶市人民政府 2003 年 7 月批準設立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規劃面積 8.3 平方公里,首期啟動 1.2 平方公里。位于三峽庫區腹心地帶云陽縣境內,與云陽新縣城相連。園區按照高起點、高標準、生態型、花園式的現代工業城進行規劃建設,已實現水、電、路、氣、訊、電視六通。
十六、重慶白濤化工園
地處長江、烏江交匯處的涪陵,以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人文景觀矗立于長江之濱,區內有小田溪巴國遺址、點易園、“水下碑林”白鶴梁等名勝古跡,以盛產“涪陵榨菜”而享譽中外,歷史上作為烏江流域最大的物資集散地,曾享有“川東第一重鎮”的美譽。改革開放以來,涪陵經濟得到快速發展,近六年國民經濟平均保持16.5%的增速,工業生產平均保持21.7%的增速,已逐步成為一個工業門類齊全、基礎設施完善、第三產業較發達的涪經濟強區。
十七、重慶涪陵工業園
涪陵工業園區屬重慶市級工業園區,處在重慶 “ 一小時經濟圈 ” 內。從涪陵經渝涪高速公路,四十分鐘左右便到達重慶主城區。
十八、重慶江津工業園
重慶江津工業園區是重慶市人民政府2002年(渝府[2002]210號文件)首批批準的16個特色工業園區之一,并通過審核,公布于國家發改委2006年第8號《公告》。2005年園區位居重慶市特色工業園區第七位。
十九、重慶合川工業園
合川工業園區成立于 2002年12月,是重慶市政府批準的30個特色工業園區之一;位于合川南城新區,是合川市建設大城市的重要組團,規劃面積22.3平方公里,轄4個村、2個居委會,約2.8萬人。2003年,合川工業園區在重慶30個特色工業園區中,招商引資數量排名第三位,土地平整排名第四位,綜合評比名列第七位。
二十、重慶巴南經濟園區
重慶市巴南區經濟園區是由花溪工業園區、鹿角工業園區、金竹工業園區等工業園區整合而成的新型工業園區。處于重慶市“1小時經濟圈”的核心層,是重慶南部新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布在內環高速公路巴南段兩側,屬巴南區主城核心區范圍。
二十一、重慶萬盛工業園
萬盛資源型特色產業園區,地處渝南,距重慶市主城區73公里,是地區資源型經濟結構轉型和城市轉軌的核心載體,是重慶渝南、黔北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的轉化基地,是重慶市重點支持的市級園區。
二十二、重慶同興工業園
重慶市同興工業園區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2002]210號文)首期批準成立的16個市級特色工業園區之一。園區規劃面積5.27平方公里, 其中啟動區面積1.55平方公里。園區規劃結合地形條件及產業布局特點,共分為A、B、C三區,其中A區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主要以布局機械制造、生物制藥企業為主;B、C區規劃面積3.77平方公里,主要以布局儀器儀表、機械制造、包裝等產業為主
二十三、重慶潼南工業園
潼南位于重慶西北部,地處巴蜀腹心,東鄰合川,南接大足,西連安岳,北靠遂寧,是川渝兩地的經濟結合部,是重慶對外開放的渝西北窗口,全縣幅員面積 1594平方公里,總人口92萬,境內地面貌屬盆地淺丘,沖積平壩較多,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7.9℃。
二十四、重慶武隆工業園
又名重慶市白馬工業園區,位于重慶市十佳旅游區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西部地質之鄉的武隆縣,全縣鋁礦儲量大,白馬工業園區地理位置優越,開發條件好,投資政策優惠,交通十分便利。園區以鋁業為主,主要從事氧化鋁、金屬鋁及其深度產品和配套產品的生產。氧化鋁規模為30萬噸/年,金屬鋁規模為10萬噸/年。
二十五、重慶榮昌工業園
重慶市榮昌工業園區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首批特色工業園區,規劃面積15.5平方公里,已建成3.5平方公里,已入駐企業100余家,是榮昌工業經濟的核心增長極。 “十一五”期間,園區 按照“合理布局產業,聚集產業集群”的原則,重點完善“一區三園”工業體系。預計到2010年,園區將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12億元,建成面積8平方公里,其中板橋工業6平方公里,杜家壩工業園1平方公里,廣順工業園1平方公里,工業增加值 30億元以上,提供就業崗位2萬個以上。板橋工業園位于重慶市西大門-----榮昌城區內,規劃面積11平方公里,已建成3平方公里,“十一五”期間將規劃拓展3平方公里,主要發展機械加工,生物醫藥(獸藥)、飼料、食品加工、照明燈飾等產業。
二十六、重慶開縣工業園
重慶開縣工業園區是重慶市人民政府2003年批準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按照“一區多園”布局,園區分為:白鶴能源建材產業園、趙家食品輕工產業園、平橋高新技術產業園(平橋移民生態工業園)、開州港精品陶瓷物流園。
二十七、重慶市萬州工業園
萬州工業園區是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市級特色園區,是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重點聯系和扶持的光彩事業園區,是萬州區委區政府為破解產業空虛而全力打造的招商引資發展大工業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園區按“一區三園”布局,規劃面積30平方,已實施開發建設面積10平方公里,包括天子園、鹽氣化工園、五橋園三個分園。重點發展鹽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機械電子、紡織服裝、食品藥業等五大產業。
二十八、重慶市井口工業園區
重慶市進口工業園區是重慶市政府批準的特色工業園區之一,位于重慶市主城區入口處,距沙坪壩區主城區12公里,距江北國際機場約需40分鐘,至火車站約需20分鐘,建設中的渝懷、渝遂鐵路貫穿園區中部,并設有客貨站,渝合、渝遂高速公路、嘉陵江二塘碼頭緊鄰園區,區位優勢明顯,水陸交通方便,產業化條件十分理想。
二十九、 重慶西彭工業園區
2003年7月由重慶市政府批準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之一,由重慶市九龍坡區政府負責開發建設。園區規劃面積65平方公里。首期啟動區為4.9平方公里,主要依托坐落于西彭境內處于亞洲鋁業加工前列的中國西南鋁業集團公司的信息、科技、人才和產品等優勢,大力發展以鋁業深精度加工為特色的現代化新型工業園區。
三十、重慶茶園工業園
茶園新區位于重慶市南大門,是重慶市規劃的離主城區最近的外圍中心組團之一,是重慶市新世紀重點發展的綜合新城區。茶園新區處于重慶市都市發達經濟圈、渝西經濟走廊和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及渝湛高速公路輻射范圍經濟圈等多層經濟圈疊交的中央。在迎接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性機遇中,茶園新區在重慶市經濟發展戰略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開發建設前景對新重慶的發展有著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三十一、重慶永川工業園
重慶永川工業園區是2002年經重慶市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特色工業園區,原名重慶市大安工業園區, 2005年12月,經重慶市政府批準更名為重慶永川工業園區,規劃建設面積20平方公里。
三十二、重慶豐都工業園
重慶豐都工業園區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渝府〔2003〕169號),位于豐都縣新縣城龍河東。園區遠景規劃10平方公里,控制性詳細規劃5.26平方公里,其中啟動區面積2平方公里。
三十三、重慶市晏家工業園區
位于重慶市長壽區,離重慶市主城50公里,是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于2003年3月啟動建設,2008年在全市47個特色工業園區中綜合排名第四名,連續5年成為重慶市“五個示范工業園區”之一。
三十四、重慶忠縣工業園
忠縣工業園區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市級特色工業園區,是我縣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的重要載體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是全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和增長極。經過三年多的建設,園區規模基本形成,工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正在向“工業園區化,園區城鎮化”的建設目標逐步邁進。截至目前,忠縣工業園區建成面積達5平方公里,建成標準廠房8萬平方米,入駐了年產1000萬噸干法水泥的安徽海螺集團、浙江一勝特工模具、浙江金龍船業、長江軸承鍛造、川江汽車、乾皓汽車零部件、華亞農業機械、巨琪諾美制藥、星博化工、天地藥業等二十多戶企業。2008年度被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評為渝東北優秀工業園區。
三十五、重慶正陽工業園
2004年,重慶市正陽工業園區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渝府發[2003]169號)、國家發改委確認成立了渝東南首家市級特色工業園區,園區規劃面積A區(正陽)4.15平方公里, B區(青杠拓展區)6平方公里,(物流園區)1.32平方公里。
三十六、重慶大足工業園
重慶市大足工業園區,是經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7月批準設立的省(市)級特色工業園區,由大足(龍水)工業園區和大足(郵亭)工業園區兩部分組成。園區自成立以來,嚴格按照“規劃高起點、設計高標準、建設高質量、運作高效能”的原則,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改善投資環境,不斷提升園區承載力和吸引力。截止目前,園區累計引進企業210戶,1-9月實現工業總產值811600萬元,同比增長73.7%;工業增加值227200萬元,同比增長21.6%;主營業務收入795430萬元,同比增長73.1%;利潤39770萬元,同比下降3.9%;稅金19025萬元,同比增長19%;出口交貨值22658萬元,同比增長5.0%。
三十七、重慶梁平工業園區
梁平工業園是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市級工業園區之一。園區位于重慶市東北部的梁平縣梁山鎮。園區規劃面積5.06平方公里,啟動區面積1.38平方公里。園區依托縣內豐富的資源優勢和便捷的交通網絡,重點發展以食品和醫藥業為主的產業。
三十八、重慶港城工業園
重慶市港城工業園區是重慶市市級特色工業園區,位于重慶市主城區的江北區境內,南鄰長江黃金水道,北臨重慶出口加工區,東接鐵山坪森林公園,西至大佛寺長江大橋;分別距重慶空港、重慶中央商務區、重慶市委市政府所在地15公里、3公里、8公里。園區總體規劃建設面積11平方公里,分為A、B、C、D四個片區,其中:A片區6.18平方公里、B片區2.15平方公里、C片區1平方公里、D片區1.67平方公里。A、C、D片區用于工業生產,B片區依托重慶寸灘深水港、重慶鐵路貨運編組站等大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定位于提供倉儲物流服務。
三十九、重慶建橋工業園
建橋工業園區是2003年重慶市政府批準設立的市級工業園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由A、B、C三個分區組成,同年6月18日破土動工。園區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新材料產業、醫藥食品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和現代物流業。突出大項目,突出產業鏈,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四十、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
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是重慶市政府為優化和提升全市產業結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而規劃建設的電子信息產業專業化園區,是重慶市“十一五”期間實施電子信息產業的主要基地。園區于2005年8月成立,是西部地區首家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核的微電子產業園區。
園區位于重慶市六大城市副中心之一的西永組團,毗鄰重慶大學城東側。園區以重慶大學城、重慶現代物流園、生態旅游區及城市中心區為依托,著力打造教育、產業和物流三大高地,共同構筑科教領先、產業發達、物流暢通、功能完善、生態優美、最具核心競爭力和人居環境價值的國際化研發新城。
四十一、重慶長壽化工園區
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市級工業園區。規劃控制面積約31.3平方公里。園區規劃為建成區、發展區和拓展區,主要發展天然氣化工、氯堿化工、石油化工等產業。園區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網絡、豐富的資源、雄厚的產業基礎、完善的配套設施,規劃合理,布局科學。至2020年,園區將建設成為長江上游最大的綜合性化工基地、中國新能源產品基地和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園區。
四十二、重慶九龍工業園
九龍園區是國家科技部和重慶市政府批準設立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重慶市特色工業園區,由九龍坡區人民政府負責開發建設。園區分為 A、B、C區,開發面積36.08平方公里。目前,A區形象日新月異,入駐企業蓬勃發展;B區建設路暢燈明,簽約項目紛紛啟動;C區規劃拉開帷幕,設計水準國際一流。2003年,九龍園區綜合經濟指標位居重慶市市級工業園區第一名,被評為2003年度全市特色工業園區先進單位。
四十三、重慶銅梁工業園
重慶銅梁工業園區又名重慶市金龍工業園區,它位于重慶近郊的全國人居環境城市銅梁縣,地處國家西部開發的重慶產業發展帶。距重慶市 區80公里,國道319公路、銅合公路、渝遂高速公路橫貫園區,交通極其方便。園區總規劃面積18平方公里,其中商貿區7平 方公里,工業發展區11平方公里。
四十四、重慶墊江工業園
墊江工業園是國家發改委公告確認的重慶市級特色工業園,是市政府授牌的全市16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基地之一。園區已引進19家入駐企業,8家投產,2008年實現產值近30億元,工業增加值6.9億元,出口創匯3500萬美元,解決近8000人就業。
九、鹽城有哪些化工園區?
鹽城市響水縣陳家港化工園區濱海縣化工集中園區阜寧縣城西郊的阜寧化工園區
十、化工園區等級劃分原則?
一、已正式發布3項國標、4項團標
1.國標《化工園區公共管廊管理規程》(GB/T 36762-2018),2019年4月1日起實施;
2、國標《化工園區綜合評價導則》(GB/T 39217-2020),2020年7月21日正式發布,將于2021年2月1日開始實施;
3、國標《智慧化工園區建設指南》(GB/T 39218-2020),2020年10月11日發布,2021年5月1日實施;
4、團標《綠色化工園區評價通則》(T/CPCIF0051-2020),2020年7月7日起實施;
5、團標《化工園區危險品運輸車輛停車場建設標準》(T/CPCIF0050-2020),2020年7月7日起實施;
6、團標《化工園區應急事故設施(池)建設標準》(T/CPCIF0049-2020),2020年7月7日起實施;
7、團標《化工園區開發建設導則—總綱》(TCPCIF0054.1-2020)2020年6月30日正式發布。該標準下設8個分冊,目前正在征集編制單位。
二、一項標準發布在即
行標《綠色化工園區評價導則》
三、多項標準正在編制
1、團標《化工園區開發建設導則—總綱》的8個分冊,目前正在征集編制單位,分別是:《化工園區開發建設導則—術語與定義分冊》《化工園區開發建設導則—規劃分冊》《化工園區開發建設導則—安全應急和職業衛生分冊》《化工園區開發建設導則—消防救援分冊》《化工園區開發建設導則—生態環境分冊》《化工園區開發建設導則—項目準入和評價分冊》《化工園區開發建設導則—基礎設施和公用工程分冊》《化工園區開發建設導則—物流交通分冊》。
2、一批實用性團體標準已經開題:《化工園區中試基地建設導則》、《化工園區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預警體系建設技術規范》、《化工園區封閉管理設施設計規范》、《化工園區公共實操實訓基地建設導則》、《化工園區安全風險評估導則》
3、智慧化工園區標準體系持續完善:《智慧化工園區安全管理系統建設指南》、《智慧化工園區環境管理系統建設指南》、《智慧化工園區應急管理系統建設指南》、《智慧化工園區能源管理系統建設指南》、《智慧化工園區物流管理系統建設指南》、《智慧化工園區空間數據庫建設指南》已立項完畢,部分已開題。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