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生態監測(何為生態監測,與生態環境監測的內涵相同嗎)
一、何為生態監測與生態環境監測的內涵相同嗎?
生態環境監測是指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為對象,以準確、及時、全面反映生態環境狀況及其變化趨勢為目的而開展的監測活動,包括環境質量、污染源和生態狀況監測。
其中,環境質量監測以掌握環境質量狀況及其變化趨勢為目的,涵蓋大氣(含溫室氣體)、地表水、地下室、海洋、土壤、輻射、噪聲等全部環境要素;
污染源監測以掌握污染源排放狀況及其變化趨勢為目的,涵蓋固定源、移動源、面源等全部排放方式;
生態狀況監測以掌握生態系統數量、質量、結構和服務功能的時空格局及其變化趨勢為目的,涵蓋森林、草原、濕地、荒漠、水體、農田、城市、海洋等全部典型生態系統。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測和生態狀況監測三者之間互相關聯、互相影響、互相作用。
二、何為監測單元?
監測單元是在線監測系統組成部分之一。
在線監測系統各單元部分的主要用途:
1.采水單元:
包括潛水泵、給排水管路和流通池。作用是把樣本水體定時采集到流通池供水質分析單元監測水質參數;
2.監測單元:
以多參數水質監測儀為核心,同時監測水質常規五參數、葉綠素、藍綠藻、fDOM等參數;
3.數據采集、傳輸和控制單元:
由國際頂級品牌數采器、DTU無線傳輸模塊、遠程控制與數據傳輸軟件、數據處理軟件組成。該數據處理和傳輸單元可同時控制多參數水質監測儀、聲學多普勒流量計、水位計等監測儀表。
并根據需要,選用包括GPRS無線通訊、GSM 數據、以太網 、Wi-Fi、RS232或光纖等多種數據傳輸方式將同步數據實時傳輸到客戶終端。
4.供電單元:
外部220V?交流電供電(含電源中斷器和瞬壓保護器)或采用太陽能電池板、蓄電池組供電。
5.溫控單元:
箱體(隔熱材料及不銹鋼制)加戶外工業空調,整體運輸和吊裝,并具有防盜裝置。
三、何為領譜監測?
應是頻譜監測。頻譜監測是指通過無線電偵查以及無線電監測及時識別違規行為,有效幫助強化對國際無線電通信規范的合規性。
四、生態遙感監測是什么?
生態遙感監測是利用遙感技術進行監測的技術方法,主要有地面覆蓋、大氣、海洋和近地表狀況等。
生態遙感監測技術是通過航空或衛星等收集環境的電磁波信息對遠離的環境目標進行監測識別環境質量狀況的技術,它是一種先進的環境信息獲取技術,在獲取大面積同步和動態環境信息方面“快”而“全”,是其他檢測手段無法比擬和完成的。
五、農村環境生態監測內容?
1.基本情況:包括收集監測縣、監測點的人口學資料、環境衛生情況、環境衛生管理、村容村貌等基礎信息。
2.垃圾:包括垃圾來源、種類、數量、處理方式等情況。
3.污水:包括污水來源、種類、數量、排放方式、處理方式等情況。
4.廁所與糞便無害化狀況:包括農村戶廁類型、使用管理、糞便無害化處理情況。
5.病媒生物:選擇監測戶的廚房內進行鼠類密度、蠅類密度和蟑螂密度監測,選擇監測戶住宅周圍環境進行蚊蟲密度監測。
六、什么是生態監測的優點?
生態監測的優點是,可以有效促進合理利用和使用資源,對保護生態環境和提高人們健康生活水平大有好處。
七、生態環境監測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
為了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管理,促進監測事業健康發展,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支撐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定義與適用范圍】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生態環境監測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生態環境監測是指依照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對環境質量、生態狀況和污染物排放及其變化趨勢的采樣觀測、調查普查、遙感解譯、分析測試、評價評估、預測預報等活動。包括對大氣、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土壤、聲、光、熱、生物、振動、輻射、溫室氣體等環境要素質量的監測,對森林、草原、濕地、荒漠、河湖、海洋、農田、城市和鄉村等生態狀況的監測,以及對各類污染物排放活動的監測。
第三條【工作原則和目標】
生態環境監測實行依法監測、科學監測、誠信監測的原則。
從事生態環境監測活動,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生態環境監測技術標準、規范和規程。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保障生態環境監測活動的獨立、公正,維護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公信力和權威性。
第四條【地位與作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組織實施的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是服務于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礎性公共事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生態環境監測事業納入同級人民政府編制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納入同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保障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正常開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支持和鼓勵社會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參與生態環境監測活動,推進生態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制度化、規范化。
第五條【管理體制與部門職責】
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建立健全生態環境監測制度,制定生態環境監測標準規范,對生態環境監測統一監督管理。
國務院自然資源、農業農村、林草、交通運輸、住房城鄉建設、衛生健康、氣象等部門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按照統一的生態環境監測標準規范,組織實施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監測活動。
縣級以上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監測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照法律法規和本級人民政府依法規定的職責分工,實施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監測活動。
第六條【科技進步與表彰】
國家支持生態環境監測高新技術、先進裝備的研究、開發應用和推廣,鼓勵開展新型污染物、應對新興環境問題和履行國際環境公約涉及污染
八、簡述生物監測與生態監測的關系與未來發展?
生物監測是指對某個物體的監測,生態監測是對整個環境的監測。
九、加強什么生態保護監測評估?
因為生態在我國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保護生態環境顯得尤為重要,所以要加強生態保護的監測評估。
十、個人如何為生態城市做貢獻?
1.
從自身文明習慣做起:路邊的野花不要采,哈哈,不要破壞生物、植物。
2.
保護動物: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不捕殺動物,肉食主義者也盡量少吃。
3.
參加公益活動:植樹、保護動植物協會組織的活動。
4.
防止資源浪費從自身做起,再去感染身邊的人: 不要用方便筷子,對食物不要浪費,生活盡量節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