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聯網的環境監測系統重點研究問題有哪些(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環境監測系統研究)
一、物聯網系統指令類型有哪些?
物聯網系統指令類型:執行命令、查詢命令、測試命令。
二、典型物聯網應用系統有哪些?
物聯網在工業、農業、環保、交通、電力、公共安全、物流、安全生產、醫療衛生等領域都有成功的應用
特別是物流行業 和食品 藥品 白酒防偽溯源
三、利用物聯網實現環境監測,關鍵技術有哪些?
實現物聯網環境監測,會用到以下技術:
1 傳感器技術。環境監測會用到大量的傳感器,用來檢測大氣、水質、土壤、污染等等,傳感器是必不可少的。
2 通信技術。分有線與無線兩種,目前更多的采用的是無線技術,比如ZigBeeloroNB-IOT、Wi-Fi、GPRS等,用無線的好處是突破距離的限制,不需要布線,方便,尤其是在一些復雜場合。
3 應用服務。目前環境監測更多的是納入云平臺,通過大數據來分析與監測,利于決策。
但是做環境監測之前,肯定要確認一些事情,不然你傳感器不知道用什么。
然后你再做下比較,跟傳統監測來做比較,看是否投入產出短期或長期有回報。
四、基于rhel的系統有哪些?
CentOS Linux發行版
雖然缺少RHEL提供的商業支持,但CentOS因其穩定的穩定性、企業級的安全性以及與RHEL的二進制兼容性而聞名。因此,它是web服務器的最佳選擇。事實上,CentOS是一個首選的選擇在網絡托管行業,特別是由于它的穩定性和提供突出的WHM/cPanel控制面板,允許用戶管理他們的域。
2、Fedora
Fedora是RedHat Linux的上游社區發行版。它是一個通用的發行版,由Red Hat贊助的Fedora項目開發和維護。它有一個龐大的社區,在將軟件包提供給RHEL或CentOS之前,它主要被開發人員用作開發和測試軟件包的中心。
3、Oracle Linux
Oracle Linux是一個企業級操作系統,與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100%二進制兼容。它結合了RHEL的穩定性和企業級安全性,以及Oracle開發團隊提供的靈活性和附加安全性,為低成本企業提供了一個強大而強大的選擇。
Oracle Linux是免費下載的,完全沒有訂閱費,并且免費提供了所有安全更新和補丁??赡苌婕暗奈ㄒ怀杀臼侵С殖杀?,該成本大大低于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成本。此外,與RHEL相比,Oracle Linux提供了更多的支持選項。值得注意的是Ksplice零宕機時間修補服務,該服務可幫助您使用重要更新來更新系統,而無需重新啟動服務器。
4、ClearOS
ClearOS被描述為一個基于CentOS和RHEL(紅帽企業Linux)的簡單、安全、廉價的操作系統。它提供了一個直觀的基于web的界面和一個有超過100個應用程序可供選擇的應用程序商店。
ClearOS有3個主要版本:家庭版、商業版和社區版。家庭版是小型辦公室的理想選擇。商業版是為喜歡付費支持的中小型企業量身定制的,而社區版是絕對免費的。
五、物聯網溫度監測系統研究意義
有利于提高監測系統研究水平,提高認識能力。
六、物聯網專業哪些大學有研究生?
推薦四所大學
1、北京交通大學
2、江南大學
3、深圳大學
4、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七、物聯網目前的安全問題有哪些?
1)安全隱私
如射頻識別技術被用于物聯網系統時,RFID標簽被嵌入任何物品中,比如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中,而用品的擁有者不一定能覺察,從而導致用品的擁有者不受控制地被掃描、定位和追蹤,這不僅涉及到技術問題,而且還將涉及到法律問題。
2)智能感知節點的自身安全問題
即物聯網機器/感知節點的本地安全問題。由于物聯網的應用可以取代人來完成一些復雜、危險和機械的工作,所以物聯網機器/感知節點多數部署在無人監控的場景中。那么攻擊者就可以輕易地接觸到這些設備,從而對它們造成破壞,甚至通過本地操作更換機器的軟硬件。
3)假冒攻擊
由于智能傳感終端、RFID電子標簽相對于傳統TCP/IP網絡而言是“裸露”在攻擊者的眼皮底下的,再加上傳輸平臺是在一定范圍內“暴露”在空中的,“竄擾”在傳感網絡領域顯得非常頻繁、并且容易。所以,傳感器網絡中的假冒攻擊是一種主動攻擊形式,它極大地威脅著傳感器節點間的協同工作。
4)數據驅動攻擊
數據驅動攻擊是通過向某個程序或應用發送數據,以產生非預期結果的攻擊,通常為攻擊者提供訪問目標系統的權限。數據驅動攻擊分為緩沖區溢出攻擊、格式化字符串攻擊、輸入驗證攻擊、同步漏洞攻擊、信任漏洞攻擊等。通常向傳感網絡中的匯聚節點實施緩沖區溢出攻擊是非常容易的。
5)惡意代碼攻擊
惡意程序在無線網絡環境和傳感網絡環境中有無窮多的入口。一旦入侵成功,之后通過網絡傳播就變得非常容易。它的傳播性、隱蔽性、破壞性等相比TCP/IP網絡而言更加難以防范,如類似于蠕蟲這樣的惡意代碼,本身又不需要寄生文件,在這樣的環境中檢測和清除這樣的惡意代碼將很困難。
6)拒絕服務
這種攻擊方式多數會發生在感知層安全與核心網絡的銜接之處。由于物聯網中節點數量龐大,且以集群方式存在,因此在數據傳播時,大量節點的數據傳輸需求會導致網絡擁塞,產生拒絕服務攻擊。
7)物聯網的業務安全
由于物聯網節點無人值守,并且有可能是動態的,所以如何對物聯網設備進行遠程簽約信息和業務信息配置就成了難題。另外,現有通信網絡的安全架構都是從人與人之間的通信需求出發的,不一定適合以機器與機器之間的通信為需求的物聯網絡。使用現有的網絡安全機制會割裂物聯網機器間的邏輯關系。
8)傳輸層和應用層的安全隱患
在物聯網絡的傳輸層和應用層將面臨現有TCP/IP網絡的所有安全問題,同時還因為物聯網在感知層所采集的數據格式多樣,來自各種各樣感知節點的數據是海量的、并且是多源異構數據,帶來的網絡安全問題將更加復雜
八、簡述基于物聯網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統中的功能架構?
在能源形勢緊張的大趨勢下,高能耗的大型公共建筑能源管理系統的建設逐漸受到重視,以物聯網技術及基礎的建筑能源管理平臺可以提供即時、準確、高效的能源管理策略。
總體思路:
通過結合物聯網技術的建筑能源管理構建方法,對物聯網體系結構與建筑能源管理系統的相關性進行分析,并從能耗數據收集、能源審計、能源管理這三個層級探討這兩者的應用結合方法,為公共建筑能源管理系統的升級與優化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功能架構:
公共建筑能源管理系統包含了設置在建筑中不同位置的物聯網終端、物聯網能源管理平臺以及通信設施,而物聯網獨特的體系結構剛好可以對應滿足建筑能源管理系統的多層需求。
傳感層:
其中,傳感層主要是通過各終端設備實時采集建筑能源消耗數據,它也是物聯網能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礎,通過傳感器完成能耗數據信息的采集。
對于建筑能源管理系統來說,傳感層數據實現高效收集和精細化管理的前提是能耗分項計量,因此,需要在能源管理系統建立之初就完成能耗分項計量的相關設備。 計量對象包括:耗電量、耗水量、耗熱量,耗冷量,耗煤氣量等,其中,電能消耗是公共建筑主要能耗,需進一步根據耗能設備等進行細分,也可以根據實際運行情況進行分時段計量等。
分項計算:
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統設計中一般沒有分項計量功能,難以實現能耗精細化管理,因而實現能耗分項計量是搭建物聯網智能建筑能源管理平臺很重要的需求。
分項計量需要利用物聯網等相關技術首先安裝分項計量裝置,按電、水、油、氣等能源形態分類后,再根據不同的能源用途和用能區域進行分項計量,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能耗情況進 行分時段的計量。
分項數據傳輸到能源管理平臺后,可以 實現對能耗設備運行狀況實時監測 ;根據分項數據不同辦 公區域或者不同時段的能耗比較 ,可以準確詳細地掌握一 個單位或系統的能源消費結構 ,對建筑存在的節能潛力做 出診斷 ;在此基礎上,提出節能改造方案。
能耗分項計量為開展能源審計工作提供了前提,能源管理系統可以實時監測各個耗能設備的狀況。 同時,通過物聯網傳輸網絡層將建筑能耗數據傳輸至物聯網平臺,這一數據傳輸途徑主要是通過匯聚網的短距離通信技術獲取傳感層信息,通過接入網完成數據接入,然后由承載網將能耗數據傳輸至應用網絡層。
應用網絡:
在物聯網應用網絡層,對接收到的分項能耗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獲取建筑用能特點、重點耗能單位,以及建筑能源消耗結構等,并對建筑能源利用效率進行評價,對建筑的節能潛力做出評估。 此外,還可以在完成能耗數據的綜合計量與分析的基礎上,利用應用層完成物聯網平臺能源管理系統應用的開發,包括建筑耗能設備遠程管理、能耗數據管理等。
九、物聯網服務提供主要基于什么模式?
主要基于大數據,這樣才能更加準確。
十、物聯網的分類有哪些?
1. 私有物聯網:一般面向單一機構內部提供服務;
2. 公有物聯網:基于互聯網向公眾或大型用戶群體提供服務;
3. 社區物聯網:向一個關聯的“社區”或機構群體(如一個城市政府下屬的各委辦局:如公安局、交通局、環保局、城管局等)提供服務;
4. 混合物聯網:是上述的兩種或以上的物聯網的組合,但后臺有統一運維實體。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