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譜儀操作及原理(氣相色譜儀操作及原理)
一、hplc原理及操作?
高效液相色譜法的工作原理:
流動相通過高壓泵進入系統,樣品溶液通過注射器進入流動相,流動相加載到色譜柱(固定相)中。由于樣品溶液中各組分在兩相中的分配系數不同,經過兩相反復吸附-解吸分配后,各組分的運動速度有很大的不同。它被分離成一個單獨的組件,然后依次從列中流出。當樣品濃度通過檢測器時,樣品濃度被轉換成電信號并傳送給記錄器,數據以地圖的形式打印出來。
高效液相色譜儀操作步驟:
1).過濾流動相,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濾膜。
2).對抽濾后的流動相進行超聲脫氣10-20分鐘。
3).打開HPLC工作站(包括計算機軟件和色譜儀),連接好流動相管道,連接檢測系統。
4).進入HPLC控制界面主菜單,點擊manual,進入手動菜單。
5).有一段時間沒用,或者換了新的流動相,需要先沖洗泵和進樣閥。沖洗泵,直接在泵的出水口,用針頭抽取。沖洗進樣閥,需要在manual菜單下,先點擊purge,再點擊start,沖洗時速度不要超過10ml/min。
6).調節流量,初次使用新的流動相,可以先試一下壓力,流速越大,壓力越大,一般不要超過2000。點擊injure,選用合適的流速,點擊on,走基線,觀察基線的情況。
7).設計走樣方法。點擊file,選取selectusersandmethods,可以選取現有的各種走樣方法。若需建立一個新的方法,點擊newmethod。選取需要的配件,包括進樣閥,泵,檢測器等,根據需要而不同。選完后,點擊protocol。一個完整的走樣方法需要包括:a.進樣前的穩流,一般2-5分鐘;b.基線歸零;c.進樣閥的loading-inject轉換;d.走樣時間,隨不同的樣品而不同。
8).進樣和進樣后操作。選定走樣方法,點擊start。進樣,所有的樣品均需過濾。方法走完后,點擊postrun,可記錄數據和做標記等。全部樣品走完后,再用上面的方法走一段基線,洗掉剩余物。
9).關機時,先關計算機,再關液相色譜。
10).填寫登記本,由負責人簽字。
二、uplc原理及操作?
最小的延遲體積,最小的流通池,最小的管路體積,最小的unswept dead volumn,最精準的泵,最高的檢測器靈敏度,在最短的時間里,使樣品得到最有效的分離。由于使用2um以下粒徑的柱子,所以要求系統耐受足夠高的壓力。可以理解為uplc在2-3分鐘之內實現普通HPLC 10-20分鐘的分離效果。
三、飛機飛行原理及操作?
飛機飛行原理是:飛機是靠機翼的上下氣壓差bai來提供升力的,因為只要飛機向前運動(無論是在跑道上滑行還是在空中飛行),機翼下方的氣壓機會大于機翼上方的氣壓。
如果你學過流體力學就會明白,伯努利方程就是飛機飛行的原理,而機翼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設計的發動機的作用是給飛機提供向前的動力,也就是前面說的使飛機向前運動,但不是向上的動力,阻力帶來升力 是從空氣存在的角度而言。
有空氣存在就有阻力,正因為空氣的存在,飛機飛行中克服阻力才導致機翼的上下氣壓差,機翼的上下氣壓差帶來了升力。但實質上阻力帶來升力不能充分說明飛機的飛行原理。飛機的飛行原理實際上跟飛機的即時速度有關,只要達到一定的速度,即使不存在阻力,飛機一樣會飛行。
飛機操縱系統,是指傳遞駕駛員或自動駕駛儀的操縱指令,驅動舵面和其他機構以控制飛機飛行姿態的系統。根據操縱指令來源,可分為人工操縱(又可分為主操縱系統和輔助操縱系統)和自動控制系統。主操縱系統是通過駕駛桿(或駕駛盤)和腳蹬,即中央操縱機構來控制飛機的升降舵(或全動平尾)、副翼和方向舵的操縱機構來控制飛機飛行軌跡和姿態。輔助操縱系統包括調整片、襟翼、減速板、可調安定面和機翼變后掠角操縱機構等,用于控制飛機的運動狀態。它們的操縱僅是靠駕駛員選擇相應開關、手柄位置,通過電信號接通電動機或液壓作動筒來完成。自動控制的指令來自系統的傳感器,能對外界的擾動作出反應,以保持規定的飛行狀態。常用的自動控制系統有自動駕駛儀、各種增穩系統和主控操縱系統。自動控制系統的工作與駕駛員人工操縱相互獨立、互不妨礙。飛機操縱系統隨著飛機的發展經歷了由簡單初級到復雜完善的發展過程,先后出現了人工機械系統、助力器操縱系統和電傳操縱系統。20世紀70年代初出現了多余度設計的電傳操縱系統,使用電信號和相應開關或手柄,以及導線電纜和電動執行機構來操縱舵面。已在許多民用飛機上使用。
四、gps測量原理及操作?
GNSS的基本原理是測量出已知位置的衛星到用戶接收機之間的距離,然后綜合多顆衛星的數據就可知道接收機的具體位置。
要達到這一目的,衛星的位置可以根據星載時鐘所記錄的時間在衛星星歷中查出。而用戶到衛星的距離則通過記錄衛星信號傳播到用戶所經歷的時間,再將其乘以光速得到(由于大氣層電離層的干擾,這一距離并不是用戶與衛星之間的真實距離,而是偽距(PR):當GPS衛星正常工作時,會不斷地用1和0二進制碼元組成的偽隨機碼(簡稱偽碼)發射導航電文。
PS:實際GNSS測量工作原理參照華測導航的GNSS大地測量產品的相關應用。
五、wayeal高效液相色譜儀操作?
1).首先對流動相進行過濾,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濾膜,一般為有機系和水系,常用的孔徑為0.20um和0.45um。
02
2).對抽濾后的流動相進行超聲脫氣10-20分鐘。
03
3).正常情況下,儀器首先用甲醇沖洗10-20分鐘,然后再進入測試用流動相(如流動相為緩沖試劑,則要二次重蒸水沖洗10-20分鐘,直至色譜柱中有機相沖凈為止)。
04
4).一般情況下,流動相沖洗20-30分鐘后,儀器方可穩定,最重要的是儀器基線走后,方可進樣測試。
05
5).同時進兩針標樣,將其結果相比較,其結果的比值在0.98-1.02之間后,就可以正式進行樣品的測試了。
06
6).樣品測試結束后,就要進行色譜儀及色譜柱的清洗和維護。如流動相為緩沖試劑,同樣也要用重蒸水清洗10-20分鐘,方可用有機相進行保護,否則,有損色譜柱。
07
7).關機時,先關計算機,再關液相色譜。
08
8).填寫登記本,由負責人簽字
六、如何操作高效液相色譜儀?
高效液相色譜儀操作步驟如下:
1、 過濾流動相,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濾膜.
2 、對抽濾后的流動相進行超聲脫氣10-20分鐘。
3 、打開hplc工作站(包括計算機軟件和色譜儀),連接好流動相管道,連接檢測系統。
4 、進入hplc控制界面主菜單,點擊manual,進入手動菜單。
5、有一段時間沒用,或者換了新的流動相,需要先沖洗泵和進樣閥。
6、調節流量,初次使用新的流動相,可以先試一下壓力,流速越大,壓力越大,一般不要超過2000。
7、設計走樣方法。
8 、進樣和進樣后操作。
9 、關機時,先關計算機,再關液相色譜。
10 、填寫登記本,由負責人簽字。
11、流動相均需色譜純度,水用20m的去離子水。
12 、柱子是非常脆弱的,第一次做的方法,先不要讓液體過柱子。
13、所有過柱子的液體均需嚴格的過濾。
14、 壓力不能太大,最好不要超過2000 psi。
高效液相色譜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又稱“高壓液相色譜”、“高速液相色譜”、“高分離度液相色譜”、“近代柱色譜”等。它是在生化和分析化學中常用的柱層析儀。 高效液相色譜是色譜法的一個重要分支,以液體為流動相,采用高壓輸液系統,將具有不同極性的單一溶劑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劑、緩沖液等流動相泵入裝有固定相的色譜柱,在柱內各成分被分離后,進入檢測器進行檢測,從而實現對試樣的分析。 該方法有效方便快捷地解決化學、醫學、工業、農學、商檢和法檢等學科領域中得出想要的數據,成為重要的分離分析技術。
七、細胞轉染的原理及操作?
脂質體轉染操作步驟
(1)細胞培養:取6cm細胞皿,向每孔中加入2mL含1~2×105個細胞培養液,37℃ CO2培養密度至40%~60%,密度過大,轉染后不利篩選細胞。
(2) 轉染液制備:在EP管中制備以下兩液(為轉染每一個孔細胞所用的量)
A液:用不含血清培養基稀釋1ug 質粒DNA。
B液:用不含血清培養基稀釋2ul脂質體。
分別將A液與B液輕彈混勻,靜置5分鐘。
(3)吸取B液加入至A液中,輕彈混勻。室溫中置10-15分鐘。
(4)轉染準備:用1mL不含血清培養液漂洗兩次,再加入4mL不含血清培養液。
(5)轉染:把A/B復合物緩緩加入培養液中,搖勻,37℃溫箱置6~24小時,吸除無血清轉染液,換入正常培養液繼續培養。
(6)瞬時轉染后,可在48h-72h細胞長滿之后,提取細胞蛋白或者RNA,驗證敲減/過表達效率。
八、中速液相色譜儀的原理?
液相色譜儀利用混合物在液-固或不互溶的兩種液體之間分配比的差異,對混合物進行先分離,而后分析鑒定的儀器。
液相色譜儀
液相色譜儀根據固定相是液體或是固體,又分為液-液色譜(LLC)及液-固色譜(LSC)。現代液相色譜儀由高壓輸液泵、進樣系統、溫度控制系統、色譜柱、檢測器、信號記錄系統等部分組成。與經典液相柱色譜裝置比較,具有、快速、靈敏等特點。
九、1206高效液相色譜儀操作流程?
高效液相色譜儀操作步驟如下:
1、 過濾流動相,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濾膜.
2 、對抽濾后的流動相進行超聲脫氣10-20分鐘。
3 、打開hplc工作站(包括計算機軟件和色譜儀),連接好流動相管道,連接檢測系統。
4 、進入hplc控制界面主菜單,點擊manual,進入手動菜單。
5、有一段時間沒用,或者換了新的流動相,需要先沖洗泵和進樣閥。
6、調節流量,初次使用新的流動相,可以先試一下壓力,流速越大,壓力越大,一般不要超過2000。
7、設計走樣方法。
8 、進樣和進樣后操作。
9 、關機時,先關計算機,再關液相色譜。
10 、填寫登記本,由負責人簽字。
11、流動相均需色譜純度,水用20m的去離子水。
12 、柱子是非常脆弱的,第一次做的方法,先不要讓液體過柱子。
13、所有過柱子的液體均需嚴格的過濾。
14、 壓力不能太大,最好不要超過2000 psi。
十、o-f試驗原理及操作?
O-F試驗指葡萄糖氧化發酵試驗。
中文名
葡萄糖氧化發酵試驗
外文名
O-F試驗
在細菌鑒定中,糖類發酵產酸是1項重要依據。細菌對糖類的利用有2種類型:1種是從糖類發酵產酸,不需要以分子氧作為最終受氫體,稱發酵型產酸;另一種則以分子氧作為最終受氫體,稱氧化型產酸。前者包括的菌種類型為多數。氧化型產酸量較少,所產生的酸常常被培養基中的蛋白胨分解時所產生的胺所中和,而不表現產酸。為此,Hugh和Leifson提出一種含有低有機氮的培養基,用以鑒定細菌從糖類產酸是屬氧化型產酸或發酵型產酸。這一試驗廣泛用于細菌鑒定。一般用葡萄糖作為糖類代表。也可利用這一基礎培養基來測定細菌從其他糖類或醇類產酸的能力。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