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監測是指哪些方面(生態環境監測是指哪些方面的內容)
一、環境監測包括哪些方面?
1、環境監測的過程一般為接受任務,現場調查和收集資料,監測計劃設計,優化布點,樣品采集,樣品運輸和保存,樣品的預處理,分析測試,數據處理,綜合評價等。
2、環境監測的對象:自然因素,人為因素,污染組分。
3、環境監測包括:化學監測,物理監測,生物監測,生態監測。
二、生態環境監測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
為了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管理,促進監測事業健康發展,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支撐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定義與適用范圍】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生態環境監測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生態環境監測是指依照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對環境質量、生態狀況和污染物排放及其變化趨勢的采樣觀測、調查普查、遙感解譯、分析測試、評價評估、預測預報等活動。包括對大氣、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土壤、聲、光、熱、生物、振動、輻射、溫室氣體等環境要素質量的監測,對森林、草原、濕地、荒漠、河湖、海洋、農田、城市和鄉村等生態狀況的監測,以及對各類污染物排放活動的監測。
第三條【工作原則和目標】
生態環境監測實行依法監測、科學監測、誠信監測的原則。
從事生態環境監測活動,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生態環境監測技術標準、規范和規程。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保障生態環境監測活動的獨立、公正,維護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公信力和權威性。
第四條【地位與作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組織實施的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是服務于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礎性公共事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生態環境監測事業納入同級人民政府編制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納入同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保障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正常開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支持和鼓勵社會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參與生態環境監測活動,推進生態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制度化、規范化。
第五條【管理體制與部門職責】
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建立健全生態環境監測制度,制定生態環境監測標準規范,對生態環境監測統一監督管理。
國務院自然資源、農業農村、林草、交通運輸、住房城鄉建設、衛生健康、氣象等部門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按照統一的生態環境監測標準規范,組織實施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監測活動。
縣級以上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監測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照法律法規和本級人民政府依法規定的職責分工,實施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監測活動。
第六條【科技進步與表彰】
國家支持生態環境監測高新技術、先進裝備的研究、開發應用和推廣,鼓勵開展新型污染物、應對新興環境問題和履行國際環境公約涉及污染
三、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是干什么?
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要是負責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工作和評價工作,承擔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負責轄區內重點排污單位監督性監測,受地方政府委托做好執法監測、生態環境科研、規劃、評估等相關工作,為各級政府生態環境管理提供技術支撐;承擔生態環境監測機構業務技術指導,為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四、生態發電是指什么?
生態電廠就是指用來發電的(如煤、石油、核燃料等),且其開采過程對環境沒有負面影響;在發電過程中不污染環境;發電后產生的廢物會得到妥善處理,使其對環境的威脅降到最低。
全國最大的魯北生態電廠深圳寶安垃圾焚燒發電廠是內地首座生態發電廠。整個電廠形成一條循環經濟生態產業鏈,兩臺機組年發電量達35億千瓦時,可有效緩解魯北地區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
五、生態功能區是指?
生態功能保護區是指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蓄洪水、防風固沙、維系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重要生態功能區內,有選擇地劃定一定面積予以重點保護和限制開發建設的區域。
建立生態功能保護區,保護區域重要生態功能,對于防止和減輕自然災害,協調流域及區域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國家和地方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六、生態公眾是指什么?
生態公眾,是指參與保護生態系統并能夠獲得生態權益的公眾。
生態旅游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識為取向,盡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確保旅游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將生態環境保護與公眾教育同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機結合的旅游活動。
特征:
(1) 生態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護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態系統,參與者能夠獲得與眾不同的經歷,這種經歷具有原始性、獨特性的特點。
(2) 生態旅游強調旅游規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圍之內,這樣有利于游人的觀光質量,又不會對旅游造成大的破壞。
(3) 生態旅游可以讓旅游者親自參與其中,在實際體驗中領會生態旅游的奧秘,從而更加熱愛自然,這也有利于自然與文化資源的保護。
(4) 生態旅游是一種負責任的旅游,這些責任包括對旅游資源的保護責任,對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的責任等。由于生態旅游自身的這些特征能滿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給的需要,從而使生態旅游興起成為可能。 大眾旅游,首先是指旅游活動參加者的范圍已擴展到普通的勞動大眾。大眾旅游的另外一層含意則是現代旅游活動開始形成以有組織的團體包價旅游為代表的大眾型旅游模式,并且形成廣大民眾中占支配地位的旅游形式。所謂大眾型,主要是指旅游者在旅行社的組織和安排下,借助各類旅游企業提供產品和服務,按照規定的時間、線路和活動的內容,有計劃的完成全程旅游活動。
七、生態文明建設是指?
生態文明作為一種獨立的文明形態,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理論體系。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生態文明建設可以分為四方面的內容。
生態意識文明:思想意識是要解決人們的世界觀、方法論與價值觀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價值觀念與思維方式,它指導人們的行動。
生態行為文明:生態文明不僅是一種思想和觀念,同時也是一種體現在社會行為中的過程。
生態制度文明:生態制度,是指以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為中心,調整人與生態環境關系的制度規范的總稱。
生態產業文明:生態產業文明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物質基礎,是指生態產業的建設,包括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業及環保產業。
八、生態包括哪些方面?
生態環境包括: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氣候資源。
1、水資源
水資源是指可資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這個水源應具有足夠的數量和合適的質量,并滿足某一地方在一段時間內具體利用的需求。
2、土地資源
土地資源是指已經被人類所利用和可預見的未來能被人類利用的土地。土地資源既包括自然范疇,即土地的自然屬性,也包括經濟范疇,即土地的社會屬性,是人類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對象。
3、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是自然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對人類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動物、植物、微生物有機體以及由它們所組成的生物群落。
4、氣候資源
氣候資源,通常是指光、熱、水、風、大氣成分等。作為人類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主要自然資源,可被人類直接或間接的利用,或在一定的技術和經濟條件下為人類提供物質及能量。
九、廣西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好嗎?
廣西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注冊資本為7376.5萬,法定代表人為李偉,經營狀態為正常,注冊地址為南寧市興寧區民主路45號。
宗旨和業務范圍:承擔所駐區域大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噪聲、生態狀況等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調查評價,生態環境質量預警預報和較大以上級別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生態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工作;負責所駐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狀況信息的搜集、整理、匯總、分析,編寫生態環境質量報告書、生態環境監測年鑒等;為所駐區域生態環境管理和執法提供支持。
所以說該檢測中心還是非常不錯的。
十、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單位定義?
是指依法成立,依據相關標準和或規范開展生態環境監測,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結果,并能夠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專業技術機構。
生態環境檢測檢測機構的職能是進行生態環境監測。所謂生態環境監測,是指運用化學、物理、生物等技術手段,針對水和廢水、環境空氣和廢氣、海水、土壤、沉積物、固體廢物、生物、噪聲、振動、生態環境監測機構輻射等要素開展環境質量和污染排放的監測活動。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