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一般包括基坑開挖深度多少倍以內的范圍(環境監測一般包括基坑開挖深度幾倍以內的范圍)
一、基坑懸臂支護排樁的錨固深度一般是開挖深度的多少倍?
基坑懸臂支護排樁的錨固深度一般是開挖深度的1.5倍。
錨固:錨固是指鋼筋被包裹在混凝土中,增強混凝土與鋼筋的連接,使建筑物更牢固,目的是使兩者能共同工作以承擔各種應力(協同工作承受來自各種荷載產生壓力、拉力以及彎矩、扭矩等)。錨固的部位和形式,可以采用彎鉤,彎折等形式,也還可以指鋼筋錨入構件的長度,如果沒有足夠的錨固長度,鋼筋受力就不能有效傳遞給錨固體,為保證鋼筋傳力效果,規范規定錨固長度不小于200mm。
二、基坑開挖深度怎么確定?
看標高,室內外高差,一般建施說明上有說,看看立面圖也知道了。基坑墊層底部標高,這個就看結施圖,基礎那張。例如,室外標高-0.200,基坑底標高-2.1,那么開挖深度就是2.1-0.2=1.9,這時候這邊的定額規定要放坡了,然后就是一個工作面寬度。 機械開挖基坑是使用機械化操作、利用旋轉鉆頭來開挖基坑,相對于上述傳統的人工開挖基坑,機械開挖速度快,規格統一,對路基密實度影響小。機械開挖在土壤中有較大石塊或施工機械不便到達時,使用受限。
三、基坑開挖深度怎么算?
假定樁頂標高為x,那么x=已知高程+后視讀數-前視讀數,移一下項就可以了,樁頂標高是從圖紙來的,基坑開挖時一般要比樁頂標高低一些,具體還是要根據圖紙走,開挖深度是算出來基坑底標高以后減一下原地面,挖機開挖之后進坑里立尺讀標高
四、基坑開挖影響范圍規范?
基坑開挖坑口邊線范圍,與其深度沒有直接函數關系,規范不會列表規定。坑口邊線范圍依場地不同水文地質條件、周邊建筑物環境、地下已設管線及障礙物、深度...等等多種因素而不同,基坑開挖前都必須有經正確計算并批準的施工方案,此方案中的重要部分是基坑支護設計文件。基坑開挖坑口邊線范圍明確確定在此設計文件的平面布置圖上。編制這個設計文件會充分考慮上述各種因素條件,并符合相關規范,其中主要規范是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
如果工程屬于深基坑,即符合建辦質〔2018〕31號文附件2規定的“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則必須經有深基坑設計資質的地勘部門編制深基坑支護設計文件,施工方以此為依據編制深基坑安全專項施工方案,邀請專家組論證通過。
五、一般土方和基坑土方開挖深度區別?
一般土方開挖和基礎開挖深度不好區別。一般土方開挖深度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和土方需求量而定,如果作業面小取土量還大,這就要求挖土深度要深,否則相反。
基礎基坑開挖,根據建筑設計要求,確定設計的持力層而定,不是根據作業面大小決定深度。如果持力層深就要求挖土深度大,持力層位置淺那么施工時開挖深度要淺。所以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六、基坑分層開挖每層深度規范要求?
于土釘墻圍護結構,開挖深度在滿足下層土釘施工的前提下應盡量減少開挖深度,一般不會超過下層土釘50cm。土釘豎向間距定了,每層的開挖深度也就定了,計算工況滿足,這樣開挖就沒問題。
對于內支撐結構體系,一般每層不超過2m,這個與土質情況就很有關系了,淤泥里面一般1.0m至2.0m,看含水量大小。粘土和粉砂土里面可以達到3m至4m。當然如果有多道支撐的話,肯定會有開挖到每道支撐底10cm這個工況,因為需要施工支撐。
對于分段的話一般15m至40m,根據土層情況設計單位會有要求。
以上說的都是理論上,規范里面也沒有固定值。
實際施工過程中的情況我就不說了,除了施工支撐需要,沒幾個施工單位會按照以上施工。
還有一個參數就是土方開挖時候坑內的臨時縱坡坡率,淤泥里面約1比3,土質好一般是1比1.5.
七、基坑開挖深度計算公式?
假定樁頂標高為x,那么x=已知高程+后視讀數-前視讀數,移一下項就可以了,樁頂標高是從圖紙來的,基坑開挖時一般要比樁頂標高低一些,具體還是要根據圖紙走,開挖深度是算出來基坑底標高以后減一下原地面,挖機開挖之后進坑里立尺讀標高
八、根據圖紙怎么確定基坑開挖深度?
首先要明確圖紙上正負零對應的絕對標高為多少(假設為A),然后可以根據地勘查看你場地的地面標高為多少(假設為B,通常A要大于B),然后看結構基礎圖紙,看看基礎的形式及基礎底標高(假設為C,有些需要根據基礎厚度去推算這個基底標高),最后B-C基本上就是你要開挖的深度。
九、結構底標高與基坑開挖深度的區別?
有區別。結構底標高是絕對高程,而基坑開挖深度是相對深度。只有用絕對高程才能判定是否與設計高程有無相符,而且也更能理解,因些,在建設工程項目中以絕對高程標注的較多,應用也很廣泛。
相對高度只限于某處事物的深度、高度,能否達到設計高程就很難理解。
十、開挖深度超過五米的深基坑?
開挖5米以上深基坑,屬于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須進行基坑支護設計,具備巖土工程設計的資質包括:巖土工程綜合甲級,巖土工程專業甲級、專業乙級,分項甲級、乙級。
其中,甲級可承擔復雜程度按有關規范規程劃分為中等或復雜的巖土工程設計;乙級可承擔復雜程度按有關規范規程劃分為簡單的巖土工程設計。復雜程度并不僅僅是跟開挖深度有關,還要看項目具體情況。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