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對農作物的危害
污染,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當污染超過一定限度時,作物的生育就會受到危害。如銅等重金屬.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被作物吸收,但大部分積累在根部,幾乎不向地上部分轉移。用作食物和飼料的可食部分,在重金屬的積累尚未增高到對人畜有害以前,作物就枯死了,或者生長受到顯著的危害。另一類是作物的生長不易受到其危害的元素。在它們的濃度增高到對作物生長產生危害以前,就已經使作物受到潛在有害污染·怍者茍介:田麗梅.1980年畢業于河北保定農專,農學專業.現在天津市農業管理監測站監鍘科任科長.農藝師。·.37,·t土壤重盒屬污染對農作櫥的髟響了,如鎘、汞等。一般可以將上述情況整理歸類如下:A.以危害作物生長為主的元素。a引起其它元素缺乏,如銅、錳、砷。b直接危害植物細胞,如鉻、鎳、鋅、鉬、鉛。B.產生有害食物和飼料的元素,如鎬、汞、砷。重金屬對農作物是否有害和危害的程度不僅與土壤中重金屬的含量有關,而且與土壤條件也有很大關系。以下就兩種不同類型的典型元素分述如下:3.1土壤銅污染與農作物銅是植物生長的必需元素.它與植物體內葉綠素的形成和蛋白質的代謝利用有重要關系銅是一部分氧化還原酶的組成部分。在缺銅的植物中,氨基酸的積累減少;但是,如果土壤中銅積累過多,超過土壤臨界值,被植物嗖收后,大部分停留在根部.阻礙根系對其它成分特別是對鐵的吸收,導致植物生長不良。首先表現在根部,主根的伸長受阻,即使有分支根也是短促的;地上部分同時也表現新葉褪綠、老葉壞死、葉柄和葉片的背面變成紫色。3.2土壤鎘污染與農作袖環境中過量鎘在對植物生長發育發生影響前,就可由于植物對鎬的吸收量增加使植物體內含鎘達到人畜有害的程度。鎘在土壤中過量時,植物會出現缺綠癥,生長發育受到抑制.水稻表現為葉鞘黑褐色,產量下降。鎘對植物的毒害作用,主要是鎘干擾磷代謝的結果,而更重要的是鎘污染能產生出有害的食物和飼料,如被污染水稻的稻米和作為飼料的稻草,會對人畜健康帶來很大危害。土壤中的鎘分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兩種。水溶性可被植物吸收,難溶態不易被作物吸收,但兩者可相互轉化。影響轉化的因素很多,如PH值環境可使鎘的溶瓣度增高.所以酸性土壤中鎘污染易被植物產生毒害。土壤的氧化還原狀況與鎘的活性關系更為密切,在旱地氧化條件下,土壤含鎘量與作物含鎘量常表現正相關,因而在水稻生育后期排水造成糙米中鎘含量就明顯增加。我們根據隔在土壤中的性質,通過提高PH值促進土壤向還原方面轉化,使鎘變為難溶性鎘,使其以硫化鎘方式沉淀,可減輕鎘的污染。4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防治對策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的防治,首先應以防止污染為主.必須采取避免廢棄物中有重金屬流通的對策,防止工業中有害重金屬向環境排放的技術措施,開發回收重金屬并進行利用技術研究。其次是防治措施。一是化學改良法。鎘在一定的體系中其溶解和沉淀規律與土壤PH值密切相關.在Cd—H2O體系中,PH值<7時鎘的溶解度急速增加,PH值>7時,易形成氫氧化物難溶物,鎘在水相中的濃度急劇降低。根據這一特點采取化學改良法,用石灰、煤矸石、石灰石等提高PH值使鎘變成難溶物不被植物吸收;使用磷酸鹽對抑制鍤、鉛、砷等均有效。二是調節土壤氧化還原條件。土壤氧化還原條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重金屬在土壤中的行為,例如水稻抽穗后田面水落干將促使硫化鎘轉化為易溶性硫酸鎘,而使米中鎘急劇增加;因此.在水稻抽穗后保持稻田淹水條件可明顯減輕鎘害。與鎘相反,砷在厭氣還原條件下形成的亞砷酸鹽有更大的生物毒性,因此,砷污染的水田要采用排水落干.使促成其氧化條件以減輕砷害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