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污水排放口規范化設置要求?
排污口規范化要求
排污口規范化要求 一、 污水排放口 1、 實行雨污分流, 合理確定污水排放口位置。
2、 按照《污染源監測技術規范》 設置采樣點。
如:
工廠總排放口、排放一類污染物的車間排放口, 污水處理設施的進水和出水口等。
3、 應設置規范的、 便于測量流量、 流速的測流段。
4、 列入重點整治的污水排放口應安裝流量計。
環保驗收廢水監測注意事項?
(一)在廢水設施的環保驗收監測過程中,有些極個別企業為了使廢水濃度和總量最終能夠達標,往往會存在暗管偷排、漏排的現象;有些行業的廢水濃度較高,在進行預處理前,允許存在一定的稀釋比,但是某些企業為求排放達標,減少廢水處理的成本,任意加大稀釋比來降低原水的濃度,或者將自來水暗管裝在廢水處理設施的最后幾個處理單元、廢水流量計下游,來降低廢水的排放濃度,減少廢水的排放流量。那么這就要求我們在監測過程中不僅要監測廢水的排放流量,還要仔細核對廢水設施的進水量,將設施的進、出水量進行比較,以便于檢查和了解廢水設施能否按時按質的處理企業產生的廢水。
(二)有的企業廢水污染治理設施設計有缺陷,存在這樣一種情況,按正常處理/停留時間處理出來的廢水根本達不到排放標準的要求,企業便在監測時提前將污水在某個處理工段,比如生化處理階段、耗氧或者曝氣階段等增加停留時間(有時候為了驗收能夠順利通過,甚至停留幾天時間),以使廢水在監測期間能達標排放,這樣的廢水即使監測結果是達標的,也不能證明其設施是合格的,是有能力處理好廢水的,更是不能通過驗收。這種情況下,就更需要我們監測人員在監測過程中進行仔細的現場勘查,了解廢水處理工藝的每一個階段的功能,掌握廢水設施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各個處理階段的停留時間,是否符合廢水排放量和排放周期的實際情況。
BSCI檢測生活廢水的標準是什么?
生活用水的衛生檢測:
生活飲用水標準GB5749-2006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法GB/T5750-1985
生活廢水檢測:
GB 8978-1998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