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污染源現場監察記錄表怎么填寫
環境監察記錄要寫明日期、地點、監察人員、監察內容、監察結果等項目,具體格式可參照如下: XXX環境保護局 現場檢查(勘察)筆錄 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至 時 分 檢查(勘察)人及執法證號: 記錄人: 工作單位: 被檢查單位(人)名稱: 法人。
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中W的原子半徑最小,X的一種核素在考古時常用來鑒定一些文物
C
試題分析:X的一種核素在考古時常用來鑒定一些文物的年代,用的是 14 C,采用的是斷代法;工業上采用液態空氣分餾方法來生產Y的單質,因此Y可能是氧氣或氮氣。又因為Y和Z可以形成化合物ZY 2 和ZY 3 ,且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所以Y是氧元素,Z是硫元素。W的原子半徑最小,所以W是H。A、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所以四種元素的原子半徑大小為W<Y<X<Z,故A錯誤;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層電子數的總和為1+4+8+8=21,故B錯誤;C、W與Y可形成H 2 O 2 的化合物,既含極性共價鍵又含非極性共價鍵,故C正確;D、碳元素與氫元素可以形成多種烴類化合物,當相對分子質量較大時,形成的烴在常溫下為液體或固體,沸點較高,可以高于氧元素與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沸點,D不正確,答案選C。
土壤里的動物及其特征
什 么是 土 壤動物?有2種解釋。一種是:“生活史
全部都在土壤中度過的動物”,這是狹義的土壤動物;
另一種是:“凡是能在土壤中或地表找到的,并能給土
壤各種影響的動物叫土壤動物”。目前廣泛采用后一
定義。土壤動物主要包括蛆閣、線蟲、線繃、甲殼類、多
足類、軟體動物、昆蟲及其幼蟲、蠟類、蜘蛛當中的某
些類群。它們身體微小,然而數量驚人,在土壤的形成
與發展及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
用。由于土壤動物的遷移能力弱,活動范圍小,它們與
環境之間具有相對穩定的關系,土壤動物的組成、數
量、生物量及其分布基本反映了其生存環境的狀況,
因此,土壤動物能作為一種相對穩定的綜合的指示因
子,較好地反映環境狀況。
土壤 動 物 既影響有機質的分解,又影響其穩定的
重新組合。張雪萍研究了東北羊草草原土壤動物,發
現在同一類型的草場中土壤動物的密度可以反映草
場的優劣程度。土壤動物的密度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
作為土壤肥力的指標。所以,在一般耕作土壤和自然
土壤中,通常把土壤動物的密度作為肥田沃土的重要
標志。
土壤 動 物 的密度在不同植被條件下也有明顯差
異,地帶性常綠闊葉林和灌木叢土壤中的動物密度較
低。從森林土壤主要理化指標測定結果來看,針葉林
的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于其他土壤,同時土壤緊實,容
量增重,pH偏低,不利于土壤動物的活動,并且某些
針葉中含有大量腐生生物難以消化的植物混合物,而
常綠闊葉林和灌木叢土壤中有機質含量高,同時土壤
疏松多孔,為土壤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所以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土壤動物的密度作為土壤肥力
的重要指標。
然而 ,農 田環境則完全不同,特別是農化指標,除
全K偏低以外,水解氮、全氮、全P205等均相對較高,
可見土壤動物的減少.,并非由于土壤貧痔造成的,而
主要由于農藥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水進入農田,致使
土壤板結、酸化,破壞了土壤動物賴以生存的土壤環
境,導致土壤動物減少。
2.2 土壤動物與土壤質地、結構
張雪 萍 報 道了吉林省中小型土壤動物與土壤質
地關系,土壤粒度0.01 mm,物理性粘粒在30%以上
的重壤土、中壤土中,土壤動物的種類、數量多。反之,
在輕壤土、沙壤土中,土壤動物的種類及數量少。土壤
質地與結構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土壤動物的分布與密
度。通常較輕而有小孔隙的輕壤土、沙壤土,有利于體
型細長,具有角質表皮或身體具有較大靈活性的動物
直接穿行,如叩頭蟲幼蟲;在松軟的中壤土中,有以各
個環節粗細的改變并借助體腔液來完成運動的動物,
如蛆躬}、大蚊幼蟲等;在質地較硬的勃土中,有以營掘
鑿或鉆挖為運動方式的土壤動物,如步甲等。
2.3 土壤動物與土壤水分
大多 數 土 壤動物對缺水的敏感性比土壤外面棲
息的種類高。它們在行為上大多表現為正趨濕性。張
雪萍在對帽兒山人工落葉松林內土壤動物的研究中,
發現土壤動物密度在一定濕度范圍內與土壤濕度呈
正相關。
2.4 土壤動物與土壤重金屬含量
土壤 動 物 生活在土壤環境中,因此它在一定程度
上能夠反映土壤的污染情況。以1991年調查的哈爾
濱馬家溝污灌區土壤及土壤動物中重金屬的含量為
例,土壤動物(以蛆蝴為主)體內的重金屬含量能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其生活環境的重金屬濃度水平,因此它
可以作為標志環境重金屬濃度的指示生物。土壤動物
對同一元素的吸收率有一定的差異,從總體上講其重
金屬含量仍隨環境濃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由于土壤動
物種類不同而產生的元素含量平均值的差異要大于
環境化學組成差異對它的影響,如蛆All對砷的富集能
力較強,而腹足類對鈣的選擇性吸收能力強。
又 以 19 91年對湖南省清水塘工業區的調查為
例,重金屬污染區土壤動物的優勢類群(占全捕量的
10%以上)為彈尾類和蟀蜻類,常見種類(占全捕量的
M-10%)為線蟲類、后孔寡毛類、線闖類、唇足類、結
合類、鞘翅類和雙翅類,并且污染區土壤動物優勢類
群的優勢度隨污染程度減輕而有規律地增加。但優勢
類群中的種類則隨著污染影響程度的增加而明顯減
少,如蟀蠟目中的甲蠟類計有17個屬,其中重污染區
和中污染區發現11個屬,而輕污染區和未污染區有
16個屬,說明甲蠟類能敏感地反映土壤污染程度和
生態環境的變化。在水平分布上,重金屬對土壤動物
表現為環狀影響趨勢,即以污染源為中心向周圍擴展
影響減弱,所以土壤動物密度具有隨著污染程度的減
小而增加的趨勢,而且土壤動物種類組成亦有類似變
化。在垂直分布上,在一般自然土壤和非污染區土壤
中動物種類和數量有明顯的垂直遞減規律,即由表層
向下逐漸減少至消失。土壤動物種類的垂直變化亦有
同樣趨勢。
重金 屬 污 染對土壤動物生理代謝影響的研究,已
引起國內外學者廣泛的關注。研究報道,ifi闖組織中
的重金屬含量可以作為監測土壤污染的重要生物指
標。重金屬對土壤污染可引起蛆0胃腸道貓道上皮細
胞超微結構受損,氧化物酶以醋酶同工酶活性減弱。
研究表明:白頸環毛蟻體表接觸銅污染物使其吸收
代謝減弱,并隨銅離子濃度的增加和污染時間的延
長,呼吸強度逐漸減小直至其死亡。白頸環毛闖吞食
銅污染的土壤后,短時間內其呼吸代謝隨銅污染濃
度的增大而增加,銅污染使C閣的呼吸異常,與對照
組比較,呼吸強度增大。但白頸環毛繃對銅污染有一
定的忍耐性,低濃度銅污染土壤(100 m留L銅離子處
理土壤)的條件下,蛆蝴成蟲大部分都能生活I個月
以上。
大型 土 壤 動物對重金屬元素有很強的富集能力。
CSI體內Cd,Pb,As,Zn含量與土壤Cd,Pb,As,Zn含
量呈明顯正相關。蜘蛛的分析結果亦表現同樣的趨
勢。而娛蛤對重金屬元素的富集明顯減弱,這可能由
于娛蛤對重金屬有毒元素有較強的降解能力。這一工
作有待繼續研究。
2.5 土壤動物與農藥污染
農藥 是 目前主要的化學性環境污染物,這里的農
藥污染源,主要是指來自農藥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
水、廢氣,盡管有機磷農藥具有殘留低、降解快等特
點,但由于生物內吸率高,毒性效應十分明顯。從農藥
污染區的調查結果不難發現,土壤動物的耐藥性有明
顯種間差異,其中耐藥性最強的是蟬蠟類,它不僅是
一種廣適性類群,而且有較強的抗藥性,特別是甲蠟
類中的一些種類。但盡管甲蜻類有較強的抗藥性,在
高濃度農藥影響下,數量還是會減少,某些種類消失,
故可用甲蠟指數(甲蜻數/蠟類數·100%)監測土壤污
染。
隨著 土 壤 中甲胺磷溶液處理濃度的增加,土壤動
物種類顯著減少。對大型土壤動物蛆闖的染毒實驗結
果表明,蛆叫的半致死濃度LC50,在24 h,48 h,72 h,
分別為13.7 mUL,5.6 mL/L,3.9 mUL,安全濃度為
0.2517 mUL,這說明蛆閣對甲胺磷農藥極其敏感,可
作為土壤污染的重要指示生物,并且有更為廣泛的應
用前景。
樂果 農 藥 污染對大型土壤動物白頸環毛躬I、金龜
子幼蟲和鼠婦蟲的呼吸度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高濃
度和長時間染毒均導致動物呼吸強度減弱,甚至死
亡。土壤動物在接觸樂果農藥最初10 min內,呼吸代
謝強度隨農藥濃度的升高而加大,農藥的觸殺作用使
實驗動物呼吸異常,與對照組相比,呼吸強度增大。白
頸環毛閣對樂果農藥毒性具有較強的耐污染能力,但
其呼吸強度亦隨農藥濃度的增加或染毒歷時的延長
而減弱,金龜子幼蟲和鼠婦蟲對農藥毒性特別敏感,
金龜子幼蟲在染毒60 min后出現死亡,鼠婦蟲在染毒
50 min后即有死亡記錄;歷時60 min后,1.8 mUL以
上濃度處理組的動物死亡100%.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