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經營績效審計包括?
業務經營審計,是指以審核、分析、評價被審計單位業務經營活動及利用生產力各要素的有效性、充分性,以進一步合理開發生產力,挖掘提高經濟效益途徑的經濟監督、評價活動。
(一)對生產過程的審查
業務和經營審計的重點是對企業生產過程的審查。生產過程是價對生產過程的審查,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1.審查被審計單位的生產經營觀念是否端正。
2.審查被審計單位的生產發展規劃是否恰當。主要內容有:
(1)審查被審計單位是否制定了有關產量、品種、花色、質量等方面的近期、中期和遠期計劃。
(2)審查被審計單位的各種發展規劃是否相互協調。
(3)審查被審計單位有無推廣先進技術、引進先進設備和進行職工培訓的具體計劃。
(4)審查被審計單位是否對各種主要經濟指標有著較明確的趕超指標和具體措施等等。
3.審查被審單位的生產計劃是否全面。其主要內容有:
(1)審查被審計計劃是否與銷售計劃相銜接。
(2)審查生產計劃是否與技術組織措施、原材料供應、財務成本計劃相適應。
(3)審查生產計劃是否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和有利于新產品、新品種的開發。
(4)審查生產計劃中制定的主要設備的產量定額是否先進、合理。
(5)審查生產計劃中制定的勞動定額是否先進合理,閑散的勞動力是否有合理的安排。
(6)審查生產計劃中制定的主要原材料的供應定額、消耗定額是否先進合理。
(7)審查被審計單位各車間、各工序之間的生產能力是否相平衡,生產周期、生產批量是否合理可行。
(8)審查實現生產計劃的各種途徑與方法是否落實等等。
4.審查被審計單位的生產業績是否真實。其主要內容有:
(1)審查其產量、總產值、凈產值等指標是否如期完成。
(2)審查其生產進度是否正常。
(3)審查其產品質量是否滿足了用戶的需求。
(4)審查其主要設備是否處于良好狀態,其使用效率是否達到了預定的指標。
(5)審查其新產品試制和生產是否如期進行等等。
(二)對供應過程的審查
對供應過程的審查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
1.審查采購供應自身的效益。包括審查采購費用、倉儲費用、采購資金占用等等。
2.審查供應過程對生產過程的影響。包括審查企業生產所需的物資是否按時、足量地提供、用量如何等方面的內容。
(三)對銷售過程的審查
對銷售過程的審查包括如下內容:
1.審查被審計單位是否及時掌握市場動態,做好銷售預測工作。
2.審查被審計單位所銷產品是否適銷對路。
3.審計被審計單位的定價策略是否科學合理。
4.審查被審計單位的銷售費用等是否符合提高經濟效益的要求。
5.審查被審計單位是否擁有較高的信譽。
6.審查被審計單位產品的售后信息反饋與售后服務工作是否及時。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