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自然環境? 福建的當地自然環境?
一、福建的自然環境?
福建靠近北回歸線,受季風環流和地形的影響,形成暖熱濕潤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熱量豐富,全省70%的區域≥10℃的積溫在5000-7600℃之間,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7-21℃,平均降雨量1400-2000毫米,是中國雨量最豐富的省份之一,氣候條件優越,適宜人類聚居以及多種作物生長。氣候區域差異較大,閩東南沿海地區屬南亞熱帶氣候,閩東北、閩北和閩西屬中亞熱帶氣候,各氣候帶內水熱條件的垂直分異也較明顯。
二、福建的當地自然環境?
福建自然環境特征:
福建靠近北回歸線,受季風環流和地形的影響,形成暖熱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豐富,全省70%的區域≥10℃的積溫在5000-7600℃之間,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7-21℃,平均降雨量1400-2000毫米,是中國雨量最豐富的省份之一,氣候條件優越,適宜人類聚居以及多種作物生長。
氣候區域差異較大,閩東南沿海地區屬南亞熱帶氣候,閩東北、閩北和閩西屬中亞熱帶氣候,各氣候帶內水熱條件的垂直分異也較明顯。
三、福建土樓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
福建客家土樓坐落在依山傍水的山間谷地,青山懷抱,綠水環繞,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充分表現了樓與山水、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土樓大都是坐北朝南,一方面利于通風,另一方面能產生冬暖夏涼的效果,像天然的空調機一樣。
福建多山,客家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平地,依托自然環境,建造了適合群居的大型民居,這也是一種生活智慧。土樓以木構梁柱為框架,就地取材,用當地的夯土材料圍合而成,造型多樣,以圓形、方形居多。說起來,中國人講究內斂之勢,向來喜歡圍合之物,這種思想竟然也在這些建筑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從高處俯瞰,它就像一口巨大的灰鍋,氣勢恢宏,內部結構井然有序。
四、自然環境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這個影響的東西很多,例如,沙漠環境會影響到沙漠邊緣的綠洲的自然環境。而綠洲周圍如果有大面積的植樹造林,也會影響沙漠的自然環境,使其氣候更加濕潤。
五、亞洲自然環境?
亞洲多半島和島嶼,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加里曼丹島為世界第三大島。亞洲地形總的特點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嶺匯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全洲面積的四分之三。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地勢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脈,最高大的是喜馬拉雅山脈。在各高大山脈之間還有很多面積廣大的高原和盆地,另外還有廣泛的平原,平均分面在山地、高原的外側。
亞洲氣候的類型比較復雜,它地跨寒、溫、熱三帶,其基本特征為大陸性氣候比較強烈,季風性氣候較典型。在北部沿海地區屬寒帶苔原氣候;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東部靠太平洋的中緯度地區屬亞洲地形圖季風氣候,向南過渡到亞熱帶森林氣候。東南亞和南亞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赤道附近多屬熱帶雨林氣候。中亞和西亞大部分地區屬沙漠和草原氣候。西亞地中海沿岸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西伯利亞東部的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極端最低氣溫曾達攝氏-71度,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方。總之亞洲的氣候類型很復雜而且是多種多樣的。
六、伊拉克自然環境?
伊拉克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最高氣溫高達50攝氏度以上,冬季最低氣溫為0攝氏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由南至北為100至500毫米,北部山區達700毫米。伊拉克常年刮西北風,冬季涼爽、多雨,空氣潮濕,夏季炎熱干燥。首都巴格達市夏季七、八月溫度45攝氏度左右,冬季一月溫度為4攝氏度。每年六至九月為最干燥的季節,月平均降雨量為1毫米。最濕潤的`季節在三月,平均降雨量為28毫米。
伊拉克的地理環境
地形
伊拉克東北部有庫爾德山地,西部是沙漠地帶,高原與山地間有占國土大部分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絕大部分海拔不足百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全境,兩河在庫爾納匯合為夏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平原南部地勢低洼,多湖泊與沼澤。平原以東為扎格羅斯山系的西部邊緣。西南部為阿拉伯高原的一部分,分布有敘利亞沙漠。
位置境域
伊拉克位于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國土面積約43.7萬平方公里(包括924平方公里水域和伊拉克、沙特中立區伊拉克部分3522平方公里)。北接土耳其,東鄰伊朗,西毗敘利亞、約旦,南連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東南瀕波斯灣。
伊拉克出海口僅在東南端位于波斯灣頭的一小段海岸。海岸線長60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西南為阿拉伯高原的部分,向東部平原傾斜;東北部有庫爾德山地,西部是沙漠地帶。
七、自然環境分為?
1、地理環境分兩大類: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礦產資源等;社會環境包括:市場、交通、政策、政治因素、人口、技術、等。
2、地理環境包括哪些方面及其特性:環境最基本的特征,環境具有三個最基本的特征:整體性、區域性、變動性。整體性――指環境的各個組成部分和要素之間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環境的區域性――在于各個不同層次或不同空間的地域,其結構方式、組成程序、能量物質流動規模和途徑、穩定程度等都具有相對的特殊性,從而顯示出區域的特征。環境的變動性――是指在自然和人類社會行為的共同作用下,環境的內部結構和外在狀態始終處于不斷變化的過程中
3、自然地理環境的特性:氣候多變,季風影響顯著。地勢西高東低,地貌復雜,以山地為主。自然地理環境:自然地理環境由地球表層中無機、有機的、靜態和動態的自然界各種物質和能量所組成,具有地理結構特征并受自然規律控制的環境整體(系統)。由大氣、水、巖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組成,這些要素通過水循環、生物循環、巖石圈物質循環等過程,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形成了一個互相滲透、互相制約和互相聯系的整體。
八、文萊自然環境?
文萊位于東南亞,又靠近赤道,屬于典型的熱帶海洋氣候。這種氣候的特點是白天天氣熱,晚上天氣涼。這里全年沒有季風氣候中所謂的旱季,沒有很干燥的天氣,一般空氣濕度都比較大,是溫暖潮濕的天氣。一般來說,這里最潮濕的季節在每年的十月份到來年的三月份這段時間。其中十二月份和一月份這兩個月份是降雨最集中的時候,降水量很大,非常充沛。但是這里全年的氣溫變化不大,總體比較平穩,由于有涼爽的海風,所以即使地處熱帶年平均氣溫也不超過30攝氏度,非常溫暖宜人,既不很冷也不很熱,真是難得的舒適氣候。
九、剛果自然環境?
剛果盆地位于幾內亞高原、南非高原、東非高原及低小的阿贊德高原之間,處于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加蓬和剛果共和國。
這是個構造盆地,底部是基本上未受擾動的厚層沉積巖,形成平坦單調的地形,只有斷層作用造成的一些零星分布的不高的陡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這種單調的景觀。
十、廊坊的自然環境?
北部地區地勢較高,北高南低,地貌類型較多,三河縣東北隅有小面積低山丘陵,為燕山南側余脈,面積76平方公里,一般山高海拔200-300米,大嶺后山海拔高度521米,為全市最高山峰;其次是龍門山,海拔459米;在山地丘陵西部和南部,沿燕山南麓,呈東西帶狀分布著山麓平原,面積773平方公里,地勢由北向南傾斜,高程在海拔10至30米之間,平均海拔18米左右;再往南沿香河縣中部和南部為沖積平原區,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坡度1/3000,海拔5-16米,平均海拔11米。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