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餾實驗裝置? 紅磷實驗裝置?
一、蒸餾實驗裝置?
蒸餾實驗用水冷凝管時,先由冷凝管下口緩緩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后開始加熱。
加熱時可以看見蒸餾瓶中的液體逐漸沸騰,蒸氣逐漸上升,溫度計的讀數也略有上升.當蒸氣的頂端到達溫度計水銀球部位時,溫度計讀數就急劇上升。
這時應適當調小煤氣燈的火焰或降低加熱電爐或電熱套的電壓,使加熱速度略為減慢,蒸氣頂端停留在原處,使瓶頸上部和溫度計受熱,讓水銀球上液滴和蒸氣溫度達到平衡。
二、紅磷實驗裝置?
裝置:集氣瓶,導管(有軟管的),雙控橡皮塞,燃燒匙,彈簧夾
藥品:紅磷(水)
三、如何調節實驗裝置?
1) 實驗裝置的調整
① 先用眼睛粗調 將牛頓環裝置放在讀數顯微鏡的工作臺上,先不從顯微鏡里觀察而用眼睛沿鏡筒方向觀察牛頓環裝置,移動牛頓環裝置,使牛頓環在顯微鏡筒的正下方。
② 再用顯微鏡觀察 a.調節目鏡,使看到的分劃板上十字叉絲清晰。 b.轉動套在物鏡頭上的45o透光反射鏡,使透光反射鏡正對光源,顯微鏡視場達到最亮。 c.旋轉物鏡調節手輪,使鏡筒由最低位置,注意不要碰到牛頓環裝置,緩緩上升,邊升邊觀察,直至目鏡中看到聚焦清晰的牛頓環。并適當移動牛頓環裝置,使牛頓環圓心處在視場正中央。
四、苯的實驗裝置?
儀器:鐵架臺(帶鐵夾、鐵圈),圓底燒瓶2個(必須干燥),抽濾瓶1個,尖咀彎管一根,玻璃導管、橡皮導管若干,長滴管1支,雙孔橡皮塞1個,單孔橡皮塞2個(其中一個帶一折狀鐵絲,絲上涂有凡士林,使氣密性、潤滑性良好,頂端繞有一團光亮細鐵絲),氣球1個。
五、乙醇消去反應實驗裝置?
1)水銀球在支管口出
(2)濃硫酸還有強氧化性,可能氧化乙醇成為C,甚至繼續與C反應生成CO2和SO2
(3)變黑是因為濃硫酸具有脫水性,使乙醇脫水炭化,從而會有C生成.使乙醇和濃硫酸的混合溶液顏色變黑.
(4)乙醚微溶于水,乙醇能溶于水,可以除去
(5)溴乙烷是鹵代烴,NaOH醇溶液中加熱消去,得到NaBr和H2O
六、制氧氣的實驗裝置?
(1)檢查過氣密性之后在試管中裝入少量高錳酸鉀,并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用帶有導管的塞子塞緊管口。把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固定在鐵架臺上。
(2)將兩個集氣瓶分別盛滿水,并用玻璃片蓋住瓶口。然后把盛滿水的瓶子連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內。
(3)給試管加熱。先使酒精燈火焰在試管下方來回移動,讓試管均勻受熱,然后對高錳酸鉀所在的部位加熱。
(4)導管口開始有氣泡放出時,不宜立即收集,當氣泡連續地并比較均勻地放出時,再把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里。等瓶子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小心地把瓶子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用同樣的方法再收集一瓶氧氣(瓶中留有少量水)。
(5)停止加熱時,先要把導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滅酒精。
七、制取氯氣的實驗裝置?
實驗室制取氯氣的裝置有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發生裝置同分解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可選擇排水法收集氣體的裝置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裝置。
氯氣常溫常壓下為黃綠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劇毒氣體,具有窒息性 ,密度比空氣大,可溶于水和堿溶液,易溶于有機溶劑(如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易壓縮,可液化為黃綠色的油狀液氯,是氯堿工業的主要產品之一,可用作為強氧化劑。
八、化學實驗裝置的選取?
單孔雙孔應該指的是膠塞吧?
發生裝置基本都是單孔的,用作氣體出口(例如試管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或者液體加入口(配合長頸漏斗或者分液漏斗,例如鹽酸與碳酸鈣反應制二氧化碳)
收集裝置一般不需要使用膠塞,但是中間如果有洗氣、干燥步驟或者有安全瓶的話必須使用雙孔膠塞
初中實驗涉及反應雖然不多,不過變化可以很多,主要根據反應物選發生裝置,比如固體加熱使用試管或分支試管、固-液反應用錐形瓶等等;留意反應是否生成氣體。也要注意像長頸漏斗與分液漏斗使用的差別這樣的細節問題
收集裝置,基本上屬于氣體收集,凡是不溶少溶于水的都用排水法,易溶的再考慮向上或向下排空氣法和配套的用具
九、高錳酸鉀的實驗裝置?
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固定在鐵架臺上,用酒精燈加熱.
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十、酯化反應的實驗裝置?
實驗裝置一般包括:
1. 反應釜:通常為圓底燒瓶或圓底燒瓶配合加熱器或加熱板使用。
2. 冷卻器:用于冷卻反應體系,防止反應溫度過高。
3. 加料漏斗:用于逐步加入反應物,控制反應速率。
4. 攪拌器:用于攪拌反應物,促進反應的進行。
5. 精密計量器:用于準確測量反應物的質量或體積,保證反應物的配比準確。
6. 水分分離器:用于分離反應中產生的水,保證反應的正常進行。
7. 溫度控制器:用于控制反應釜的溫度,保證反應溫度的穩定和準確。
8. 收集裝置:用于收集反應產物,方便后續的分離和純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