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梨適合在什么環境生長?
一、黃花梨適合在什么環境生長?
降香(黃花梨0一般分布在海拔670m以下的山區、丘陵、臺地以至林木稀疏早生平原,低山次生林中也常見。
生長條件:
1、溫度及降水條件
分布區常年氣溫較高,年平均溫23--25℃,極端最低溫6.6℃,雨量分配極不均勻,雨季(11月至翌年4月)降水量為1500毫米左右,且多暴雨。
2、土壤要求
土壤為褐色磚紅壤和赤紅壤。
3、地形地勢條件
本種對立地條件要求不嚴,在陡坡、山脊、巖石裸露、干旱瘦瘠地均能適生。為陽性樹種,在過分蔭蔽的密林中,幼樹生勢衰弱;在郁閉度較小的林分中能長成直干大樹。結實雖然豐富,但天然下種時正值旱季,故林下幼樹不多。
4、人工栽培萌芽力強
萌芽力較強,現存林木多為萌生小徑木。天然林木生長較慢,人工栽培的林木生長較快,長勢良好。
5、換葉及花果期
一般每年換葉一次,特別干旱時則葉全落,初雨至時,花葉同時抽出,10--12月果實陸續成熟。
擴展資料:
二、四川黃花梨的生長環境要求?
四川黃花梨的生長環境,四川氣候不能種黃花梨,亞熱帶氣候環境種都生長慢,成才要很多年。
三、“黃花梨”生長自然環境及生長周期分別是什么?
1、生長環境:黃花梨為豆科植物,學名降香黃檀木。它是一種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樹種,這些地區常年氣溫較高,年平均溫23--25℃,干濕季明顯,土壤為褐色磚紅壤和赤紅壤。黃花梨為陽性樹種,在過分蔭蔽的密林中,幼樹生勢衰弱;在郁閉度較小的林分中能長成直干大樹。
2、生長周期:黃花梨生長周期較長,其成活容易,但極難成材。種后一般10年開花,一棵碗口粗的樹可用的心材僅搟面杖大小,要想得到能用于家居器具制作使用的心材,至少要生長60年乃至上百年。
3、常見種類:目前市場上用來制作家具或工藝品的黃花梨主要是海南黃花梨和越南黃花梨。由于越南與海南地理位置相近,又基本是在同一個緯度上,所以越南黃花梨與海南黃花梨非常相近,但從手感、紋理、顏色、氣味上看,越南黃花梨比海南黃花梨要遜色不少。
四、姜黃生長環境姜黃生長環境?
回答如下:姜黃(學名:Curcuma longa)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以下是姜黃的生長環境要求:
1. 氣候條件:姜黃適宜在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下生長,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30攝氏度。溫度過低或過高都會對姜黃的生長產生不利影響。
2. 光照:姜黃需要充足的陽光照射,但也需要遮陰,不能暴露在直接的強光下。一般來說,半陰或半蔭的生長環境對姜黃比較適宜。
3. 濕度:姜黃對濕度要求較高,適宜在濕潤的環境中生長。相對濕度在70%以上可以促進姜黃的生長。但過高的濕度可能會導致病蟲害的滋生,因此需要注意通風和排水。
4. 土壤條件:姜黃喜歡生長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土壤pH值在6.0-7.8之間為宜,土壤質地應以疏松、富含有機質的土壤為佳。
5. 防風避寒:姜黃比較脆弱,容易受到風害和低溫冷害。因此,在種植姜黃時需要選擇相對較低的風速和溫度較高的地區,或者采取遮風、保溫等措施。
總之,姜黃適宜在溫暖濕潤、陽光充足、肥沃排水良好的環境中生長,需要適宜的溫度、濕度和光照條件。
五、黃花梨適合生長溫度?
黃花梨的生長發育喜溫暖,但不喜高溫,最適生的溫度為25℃~33℃,低于15℃高于35℃都會影響生長。
六、黃花梨的生長周期?
黃花梨生長周期較長,其成活容易,但極難成材。種后一般10年開花,一棵碗口粗的樹可用的心材僅搟面杖大小,要想得到能用于家居器具制作使用的心材,至少要生長60年乃至上百年。
七、海南黃花梨生長周期?
海南黃花梨(Dalbergia odorifera)是一種常見的珍貴木材,也是中國傳統的名貴木材之一。其生長周期主要取決于栽培環境和種植管理的條件。一般情況下,海南黃花梨的生長周期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 幼苗期:從種子發芽到成為幼苗的階段,通常需要3到6個月的時間。這個階段的幼苗需要良好的土壤和適宜的溫濕度條件。
2. 生長期:從幼苗發展為成年樹的過程,持續時間較長,通常需要數年至十年不等。期間,海南黃花梨會逐漸長高,并發展出樹冠和側枝。
3. 成熟期:成熟期是指海南黃花梨木材具備了足夠的硬度、顏色和質地特征,使其適合被采伐和用于制作家具等。這個階段通常需要樹齡約為30年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生長周期是基于一般情況下的估計,實際的生長周期還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如土壤質量、氣候條件、養護管理等。另外,為了保護稀有獨特的海南黃花梨資源,也要嚴格控制采伐和種植的規模,以確保可持續發展。
八、泥鰍生長環境?
您好,泥鰍屬于溫水底棲魚類,生長在河川,湖泊,塘水溝,沼澤水地,稻田等淺水水域,有時也在淤泥較深的里面,泥鰍喜棲息于靜水的底層,除特殊原因外,不會游到上層活動。只有水中氧氣不足時,才游到水面上呼吸空氣。泥鰍吃水中水絲蚓,昆蟲,也吃水中的各種藻類。
九、蟬蛻生長環境?
生長環境:棲于楊、柳、榆、槐、楓楊等樹上。
蟬蛻為蟬科昆蟲黑蚱羽化后的蛻殼。
原形態:黑蚱,體大色黑而有光澤;雄蟲長4.4-4.8cm,翅展約12.5cm,雌蟲稍短。復眼1對,大形,兩復眼間有單眼3只,觸角1對。口順發達,刺吸式,唇基梳狀,上唇寬短,下唇延長成管狀,長達第3對足的基部。胸部發達,后胸腹板上有一顯著的錐狀突起,向后延伸。足3對。翅2對,膜質,黑褐色,半透明,基部染有黃綠色,翅靜止時覆在背部如屋脊狀。腹總值發7節,雄蟬腹部第1節間有特殊的發音器官,雌蟬同一部位有聽器。
生長環境分布:棲于楊、柳、榆、槐、楓楊等樹上。經過一個世代往往要12-13年。 資源分布:分布于我國遼寧以南的大部分地區。
十、毛竹生長環境?
毛竹是一種多年生的高大喬木,它廣泛分布于中亞熱帶。毛竹適宜于氣候溫暖、土壤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環境。在氣溫變幅小,降水分配均勻,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低山地區生長最好。
毛竹林高10-20米,桿徑8-16厘米,竹林覆蓋度可達75-95%。林下分布有少量的低矮灌木,常見的有槭木、柃木、杜莖山、凍綠、山鞏等,林下的草本植物也比較繁茂,但高度較低,一般只有50厘米左右,主要有五節芒、狗脊、卷柏等,竹林內往往也可混生一些闊葉樹如栲、槐、楓、櫪、椎杉、松等。
最好有雨量充沛、水熱搭配良好、干濕季節明顯、四季分明等特征。毛竹一般分布在年平均氣溫13~18℃左右的地區。在年平均氣溫10℃左右,雖然也有毛竹分布,但一般生長不良,經濟效益較差。毛竹一般分布在年平均降雨量800~20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80%左右的地區。 毛竹是喜光的竹種,但也能耐受一定的遮蔭。毛竹適生的土壤條件是:
充足的水分供應:毛竹根系集中稠密,竹竿生長快,生長量大,蒸騰作用強烈,尤其是發筍期需要大量的水分供應。但毛竹又不耐積水淹浸,土壤長期積水和排水不良會導致毛竹枯黃,甚至于死亡。
一般說來,山谷地帶土層深厚肥沃,水濕條件好、避風溫暖,竹林產量高,竹材品質好。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