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倫理與東方倫理的區別?
區別:
1、東方思想更切實更健全,西方思想更抽象,更理智。
2、西方倫理根據個性,東方倫理根據家庭。
3、西方倫理尊重個人權利,東方倫理蔑視個人權利。
中國倫理思想傳統的主要特征。
一、家國同構基礎上的忠孝倫理。中國古代宗法社會保留著氏族社會重視家族血緣關系傳統和認同,家國同構是其顯著特征。家是國的縮小,國是家的放大,家庭的基本結構與成員間的親情關系被推而廣知得用作國家的政治結構原則和社會人際倫理范型。
二、公忠愛國的整體主義精神。中國倫理思想以家族和群體為本位,認為人之所以優于和高于動物,在于人成能群,彼不能群。是個人為家族和國家的一份子,強調整體利益和群體價值,主張天下為公,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三、仁愛和諧的倫理情懷。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主張仁愛,推崇和諧,向往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友愛,國與國之間的睦鄰友好,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
四、以義制利的道德價值追求。中國倫理思想重視義利之辯。勵志片曾被看作是人生之大防。我為學之根本,治亂之總綱。其他諸如人禽之辯,王霸之辯、志功之辨、理欲之辨、才性之辯、仁富之辯等莫不是義利之辯的展開和深化。
五、修身為本的尊道貴德傳統。在中國倫理思想中,立德、比立功、立言更為重要,德被認為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無論是個人身處何種社會階層。
六、包容會通的倫理文化胸懷。中國倫理思想傳統,崇尚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念,既相互辯難,又相互吸收。
西方倫理思想傳統的主要特征。
一、價值兩分的張力結構。西方倫理學思想傳統從形成伊始具有兩分張力的特征。具體地說,首先,它本身的源頭是二元性的,有古希臘美德倫理和希伯來宗教倫理所構成的兩希傳統本身具有異質的特征。
二、神人二元的倫理互競。兩希傳統的源頭實際預訂了西方倫理思想不僅始終無法真正逾越雙軌并行的思維軌道,而且也不得不時常面對兩種傳統之間的競爭局面。
三、個人和權利優先。個人中心、權利優先決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只是近代西方資產階級倫理思想的本質特征。實際上從苦希臘羅馬開始,個人及身份特性便凸顯于公共視野之中:人從一開始就被置于城邦——國家的公共視野之中,而不是置身自然人倫關系之中。
四、道義論與目的兩分。道義論和目的論是倫理學的兩個不同或相互對立的基本取向。他們分別以道義和目的為倫理思想的宗旨。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