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安全環境是什么?
作業現場的合理布局事關重大,影響著整個企業的安全。設備間距,逃生通道等等,無一不是安全的命脈。
生產車間的設備 、倉庫的貨物規劃與擺放,必須預留出必要的消防通道,才可以確保車間內的員工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快速逃生。或者倉庫出現突發情況時,救援人員能夠快速、準確的到達起火點進行有效處置。
話說要各安其位,此理同樣適用于車間的機械設備和各類貨物。
生產車間各區域劃分明朗,各有各的位置,每個工位都要嚴格規范其大小,每個區域用黃色線劃分。
機械設備,叉車叉板,在產品、產成品,廢屑的堆放等等,連滅火器這種小東西都有自己的地盤。
消防栓和電箱前面不能被圈占和堵塞,不能被占用的區域框內畫黃色或紅色的叉,如此醒目的提示,誰還敢亂在前面堆雜物呢?
間距的大小需要考慮綠色通道,物流周轉,工人操作,維修是否方便幾個方面。
一般來說,大型設備之間間距≥2m,中型設備之間間距≥1m,小型設備之間間距≥0.7m。大、小設備間距按最大的尺寸要求計算。
大型設備與墻、柱的距離≥0.9m,中型設備與墻、柱的距離≥0.8m,小型設備與墻、柱的距離≥0.7m。在墻、柱與設備間有人操作的應滿足設備與墻、柱間和操作空間的最大距離要求。
對低于2m高的運輸線的起落段兩側應加設防護欄,欄高不低于1.05m。
倉庫須把控好“五距“。分別是:頂距、燈距、墻距、柱距、垛距。
頂距是指堆貨的頂面與倉庫屋頂面之間的距離,一般為30厘米以上(人字形屋頂,堆貨頂面以不超過橫梁為準)。如發生火災貨物燃燒時,可防止大火直接燃燒至屋頂,導致房屋起火。
燈距是指倉庫內固定的照明燈與貨物之間的距離,通常大于50厘米。以防止照明燈過于接近貨物時燈具產生的熱量將貨物引燃。
墻距是指墻壁與堆貨之間的距離,一般為50厘米以上。以便于通風散潮和防火,如發生火災,可供消防救援人員出入。
柱距是指貨堆與屋柱的距離,一般為30厘米。發生火災,如果貨物緊挨著柱子,大火會對柱子直接灼燒,導致柱子的結構發生變化,逐漸尚失對房屋的承重,最后可能造成房屋整體垮塌。
垛距是指貨堆與貨堆之間的距離一般為100厘米。這是為了防止貨物混淆,也便于通風檢查,一旦發生火災,方便搶救、疏散物資。
把握好五距的同時還要注意,倉庫內的貨物在堆放時,不得圈占、堵塞消防設施,并與倉庫內的電氣線路保持安全距離!倉庫內主要通道的距離不少于2米!
企業生產車間、倉庫劃出清晰的“疏散通道”和“五距”標識線,就是對企業自身負責、對員工負責!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