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和docker desktop區(qū)別? docker和docker container的區(qū)別?
一、docker和docker desktop區(qū)別?
Docker和Docker Desktop是Docker平臺的兩個組成部分,它們之間存在以下區(qū)別:
1. Docker是一個開源的容器化平臺,它提供了一種輕量級的容器化解決方案,使開發(fā)人員能夠在隔離的環(huán)境中構建、打包、部署和運行應用程序。Docker可以在各種操作系統(tǒng)上運行,包括Linux、Windows和macOS。
2. Docker Desktop是面向桌面用戶的Docker應用程序,它提供了一個集成的開發(fā)環(huán)境,方便在個人計算機上使用Docker。Docker Desktop適用于Windows和macOS操作系統(tǒng),為開發(fā)人員提供了一個直觀的用戶界面,用于管理Docker容器、鏡像和服務。
3. Docker包括Docker引擎、CLI工具和一系列庫和API,它們一起提供了構建和管理容器的功能。Docker引擎是Docker的核心組件,負責在宿主操作系統(tǒng)上創(chuàng)建和運行容器。CLI工具允許用戶通過命令行與Docker進行交互。
4. Docker Desktop在安裝時會將Docker引擎、CLI工具和其他一些附加組件一起打包安裝。它還提供了一個圖形化界面,方便用戶管理和監(jiān)控容器、映像、卷和網絡。此外,Docker Desktop還包括一些高級功能,如Kubernetes集成、容器編排等。
總而言之,Docker是一個通用的容器化平臺,而Docker Desktop是針對桌面用戶的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來使用和管理Docker。
二、docker和docker container的區(qū)別?
區(qū)別就是兩者意思是不一樣具體的不同如下
docker是一個開源的應用容器引擎,讓開發(fā)者可以打包他們的應用以及依賴包到一個可移植的鏡像中,然后發(fā)布到任何流行的 Linux或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的機器上,也可以實現虛擬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機制,相互之間不會有任何接口。
docker container容器(container)是Docker鏡像的運行實例,類似于可執(zhí)行文件與進程的關系,Docker是容器引擎,相當于系統(tǒng)平臺。
三、docker和docker-compose區(qū)別?
區(qū)別就是兩者意思是不一樣具體的不同如下
Docker 是一個開源的應用容器引擎,讓開發(fā)者可以打包他們的應用以及依賴包到一個可移植的鏡像中,然后發(fā)布到任何流行的 Linux或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的機器上,也可以實現虛擬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機制,相互之間不會有任何接口。
在實際生產環(huán)境中,一個應用往往由許多服務構成,而 docker 的最佳實踐是一個容器只運行一個進程,因此運行多個微服務就要運行多個容器。多個容器協(xié)同工作需要一個有效的工具來管理他們,定義這些容器如何相互關聯。compose 應運而生。
compose 是用來定義和運行一個或多個容器(通常都是多個)運行和應用的工具。使用 compose 可以簡化容器鏡像的構建以及容器的運行。
四、docker和nvidia-docker區(qū)別?
Docker和NVIDIA-Docker是兩種不同的容器化技術。NVIDIA-Docker相比于Docker在支持GPU加速方面更加優(yōu)秀。NVIDIA-Docker是在Docker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展,專門針對使用NVIDIA GPU的應用進行優(yōu)化。它通過與NVIDIA驅動程序的集成,實現了對GPU資源的直接訪問和管理,從而提供了更高效的GPU加速能力。而普通的Docker在默認情況下并不支持GPU加速,需要額外的配置和插件才能實現。NVIDIA-Docker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更好地支持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等需要大量計算資源的應用。通過使用NVIDIA-Docker,可以方便地在容器中運行使用GPU的應用程序,提高計算速度和效率。而對于一些不需要GPU加速的應用,普通的Docker已經足夠滿足需求。因此,在選擇使用哪種容器化技術時,需要根據具體應用場景和需求來決定。
五、docker定義以及docker技術優(yōu)點?
docker的定義:
Docker 是一個開源的應用容器引擎,讓開發(fā)者可以打包他們的應用以及依賴包到一個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發(fā)布到任何流行的 Linux 機器上,也可以實現虛擬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機制,相互之間不會有任何接口。
有7點技術優(yōu)勢:
1.簡化配置
這是Docker初始目的,虛擬機VM最大的好處是基于你的應用配置能夠無縫運行在任何平臺上。Docker提供同樣類似VM的能力,但是沒有任何副作用,它能讓你將環(huán)境和配置放入代碼然后部署,同樣的Docker配置能夠在各種環(huán)境中使用,這實際是將應用環(huán)境和底層環(huán)境實現了解耦。
2.代碼管道化管理
能夠對代碼以流式pipeline管道化進行管理,從開發(fā)者的機器到生產環(huán)境機器這個流程中都能有效管理。因為在這個流程中會有各種不同的環(huán)境,每個都可能有微小的區(qū)別,Docker提供了跨越這些異構環(huán)境以一致性的微環(huán)境,從開發(fā)到部署實現流暢發(fā)布。
3.開發(fā)人員的生產化
在一個開發(fā)環(huán)境,我們希望我們的開發(fā)環(huán)境能更加接近于生產環(huán)境,我們會讓每個服務運行在自己的VM中,這樣能模擬生產環(huán)境,比如有時我們并不總是需要跨越網絡連接,這樣我們可以將多個Docker裝載一系列服務運行在單機上最大程度模擬生產分布式部署的環(huán)境。
4.應用隔離
有很多理由你需要在一臺機器上運行多個應用,這就需要將原來鐵板一塊monolithic的應用切分為很多微服務。實現應用之間的解耦,將多個應用服務部署在多個Docker中能輕松達到這個目的。
5.服務合并
使用Docker也能合并多個服務以降低費用,不多的操作系統(tǒng)內存占用,跨實例共享多個空閑的內存,這些技術Docker能以更加緊密資源提供更有效的服務合并。
6.多租戶
Docker能夠作為云計算的多租戶容器,使用Docker能容易為每個租戶創(chuàng)建運行應該多個實例,這得益其靈活的快速環(huán)境以及有效diff命令。
7.快速部署
Docker通過創(chuàng)建進程的容器,不必重新啟動操作系統(tǒng),幾秒內能關閉,你可以在數據中心創(chuàng)建或銷毀資源,不用擔心額外消耗。典型的數據中心利用率是30%,通過更積極的資源分配,以低成本方式對一個新的實例實現一個更聚合的資源分配,我們很容易超過這個利用率,大大提高數據中心的利用效率。
六、docker玩法?
Docker 是一個開源的應用容器引擎,可以幫助用戶將應用程序打包成一個獨立的容器,并且可以在任何支持 Docker 的平臺上運行。它可以幫助用戶更加高效地開發(fā)、測試、部署和運行應用程序。
以下是 Docker 的一些玩法:
安裝 Docker:首先需要在你的機器上安裝 Docker。Docker 官網提供了不同平臺的安裝包和安裝教程。
創(chuàng)建鏡像:在 Docker 中,鏡像是一個包含完整文件系統(tǒng)和運行環(huán)境的單個可執(zhí)行文件,它可以用來運行應用程序。可以通過編寫 Dockerfile 文件來創(chuàng)建自定義的鏡像。
運行容器:在 Docker 中,容器是鏡像的實例,它包含了所有運行應用程序所需要的組件和配置信息。可以使用 Docker 命令行工具來創(chuàng)建和運行容器。
部署容器:可以使用 Docker Compose 或 Kubernetes 等工具來部署多個容器并管理它們的生命周期。
使用 Docker Hub:Docker Hub 是一個公共的鏡像倉庫,可以在其中查找、下載和分享鏡像。
使用 Docker Swarm:Docker Swarm 是 Docker 的集群管理工具,可以在多臺主機上運行和管理容器。
以上是 Docker 的一些基本玩法,更詳細的使用方法可以參考 Docker 官方文檔。
七、docker 性能?
Docker 是一個開源的應用容器引擎,讓開發(fā)者可以打包他們的應用以及依賴包到一個可移植的鏡像中,然后發(fā)布到任何流行的 Linux或Windows 機器上,也可以實現虛擬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機制,相互之間不會有任何接口
由于其基于LXC的輕量級虛擬化的特點,docker相比KVM之類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啟動快,資源占用小。因此對于構建隔離的標準化的運行環(huán)境,輕量級的PaaS(如dokku), 構建自動化測試和持續(xù)集成環(huán)境,以及一切可以橫向擴展的應用(尤其是需要快速啟停來應對峰谷的web應用)。
八、docker詳解?
關于這個問題,Docker是一種基于容器技術的開源應用程序輕量級虛擬化平臺,它使開發(fā)人員可以在操作系統(tǒng)級別虛擬化的環(huán)境中構建、運行和部署應用程序。
Docker最大的特點是其輕量化、跨平臺、快速啟動、可移植性強等特點,同時還提供了簡介的部署、管理工具,方便開發(fā)者進行應用程序的構建、發(fā)布與管理。
此外,Docker還支持各種技術棧的應用程序,并且有著強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為開發(fā)者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庫和插件。
九、Docker前景?
開發(fā)/測試服務設置和部署:節(jié)省人力和機器資源。
大多數互聯網服務都是基于DB+業(yè)務邏輯+web服務+webUI,在宏服務中提供了許多功能。雖然Dev只需要在整個系統(tǒng)中開發(fā)一小部分功能,但是測試依賴于許多其他組件。在這一點上,docker減少了環(huán)境部署中的能量損失,同時在一臺機器上運行多個docker container,以節(jié)省機器成本。
實際上docker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輕量級虛擬化,性能損失比VM小得多,在宏服務下比VM節(jié)省更多的資源以減少企業(yè)成本,在云計算領域,仍然是有希望的。
十、docker原理?
Docker 底層的核心技術包括 Linux 上的命名空間(Namespaces)、控制組(Control groups)、Union 文件系統(tǒng)(Union file systems)和容器格式(Container format)。
我們知道,傳統(tǒng)的虛擬機通過在宿主主機中運行 hypervisor 來模擬一整套完整的硬件環(huán)境提供給虛擬機的操作系統(tǒng)。虛擬機系統(tǒng)看到的環(huán)境是可限制的,也是彼此隔離的。 這種直接的做法實現了對資源最完整的封裝,但很多時候往往意味著系統(tǒng)資源的浪費。 例如,以宿主機和虛擬機系統(tǒng)都為 Linux 系統(tǒng)為例,虛擬機中運行的應用其實可以利用宿主機系統(tǒng)中的運行環(huán)境。
我們知道,在操作系統(tǒng)中,包括內核、文件系統(tǒng)、網絡、PID、UID、IPC、內存、硬盤、CPU 等等,所有的資源都是應用進程直接共享的。 要想實現虛擬化,除了要實現對內存、CPU、網絡IO、硬盤IO、存儲空間等的限制外,還要實現文件系統(tǒng)、網絡、PID、UID、IPC等等的相互隔離。 前者相對容易實現一些,后者則需要宿主機系統(tǒng)的深入支持。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