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鄉環境破壞的例子?
一、關于家鄉環境破壞的例子?
1山上的采石場對森林的破壞。
2河道里采沙機,采沙船對河道的破壞。
3工廠排放廢水使本來清澈見底的河流污濁不堪臭氣熏天。
4開發商的建筑工地毀壞林田。
5獵人在山上隨便打獵,造成生物鏈的不平衡。
6人們在山上隨便砍伐樹木,造成很多動物流離失所,甚至有些物種滅亡。
二、環境破壞的例子100字左右?
生態環境被破壞的事例(中國) ,列舉了六個,你自己選! 1.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除了一些自然原因,主要的人為原因是人類對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壞了地面植被和穩定的地形,同時還有人口增長過快導致人地矛盾尖銳?? 2.西北的土地荒漠化?? 人為活動??人口增長對土地的壓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干旱土地的過度放牧、粗放經營、盲目墾荒、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過度砍伐森林、不合理開礦等是人類活動加速荒漠化擴展的主要表現。亂挖中藥材、毀林等更是直接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人為活動。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鹽漬化。3.地理環境因素和氣候因素 干旱、半干旱及亞濕潤干旱地區深居大陸腹地,是全球同緯度地區降水量最少、蒸發量最大、最為干旱脆弱的環境地帶。當氣候變干時,荒漠化就發展,氣候變濕潤時,荒漠化就逆轉。近年來頻繁發生于我國西北、華北(北部)地區的沙塵暴,更加劇了這些地區的荒漠化過程。?? 此外還有像東北濕地的退化,華北的土地鹽堿化等 4. 大氣污染問題 2000年我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995萬噸,居世界第一位。據專家測算,要滿足全國天氣的環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現有基礎上至少削減40%。此外,2000年中國煙塵排放量為1165萬噸,工業粉塵的排放量為1092萬噸。大氣污染是中國目前第一大環境問題。5. 水環境污染問題 中國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遼河、海河、淮河、黃河、松花江、珠江、長江,其中42%的水質超過3類標準(不能做飲用水源),全國有36%的城市河段為劣5類水質,喪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庫)和城市湖泊水質普遍較差,75%以上的湖泊富營養化加劇,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6. 垃圾處理問題 中國全國工業固體廢物年產生量達8.2億噸,綜合利用率約46%。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年產生量為1.4億噸,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裝物和農膜導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國各地。
三、人類過度發展導致環境破壞的例子?
日本的核泄漏事故就是人類過度發展導致環境破壞的例子。日本的核技術發展的過程中雖然感覺比較先進,但是現在我們回頭看的時候就發現人類在處理核廢料的時候,還沒有掌握很好的有效的方法,才會導致現在的日本核廢料的泄露。因為日本核泄漏導致整個的太平洋可能會受到極大的污染。
四、中國古代環境破壞的例子?
以《史記》的說法,夏商周都還浮云的堯舜禹湯時期,舜帝麾下的“九官”里,有個職務就叫“虞官”,而后歷經秦漢唐宋明,這職務叫法各有差別,卻是長期存在。為啥如此有生命力,因為干的是重要工作——環保。
以《周禮》總結說,“虞官”這工作,范圍十分寬,既要管政令,制定捕獵砍伐的法令,更得跑斷腿,巡視山林河流湖泊,嚴打濫砍濫伐的不法分子。腦力體力,都是十分辛苦十分忙。
而自先秦起,越往后的朝代,“虞官”這個職務,出鏡率越發少,表面看沒存在感,其實是更加辛苦。唐代的時候,改叫虞部郎中,原先的山林砍伐一樣要管,城市的街道綠化,也要歸他張羅。明朝又改叫“虞衡清吏司”,除了上面這些基本工作,還得重點保護名勝古跡,張羅祭祀典禮。四千年來,一直這么苦差事。
這個苦差事,也堪稱整個中國古代社會,一直延續的“國家環保總局”。
為啥一定要有這專門部門?除了環保無小事,更因中國古代,也早早有嚴格環保法律。沒這辛苦部門哪行?
就像這“虞官”工作,幾千年來越來越重一樣,中國古代的環保法律,也是從粗線條越來越細。
最久遠的一條,叫“禹禁”,即“春三月,山林不登斧,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略”。春天不能砍樹,夏天不能亂打漁,這規矩以先秦典籍說,起于夏朝。
上世紀改革開放,沿海剛啟動“休漁”政策時,好些媒體常喊與國際接軌,其實看看“禹禁”就知道,這是和老祖宗接軌。
《禮記》里的環保規矩,那就更細,以《月令》的規定,正月不能砍樹,不能殺懷孕的母獸。而且就算國君出來打獵,也得懂規矩,春天打獵絕不能合圍獵場,更不能大肆抓捕年獸,人數規模都嚴格限制,就怕濫殺濫捕!
其中還有幾個硬規矩:正月以后才可捕魚,八月以后才可以捕鳥,九月以后才能獵獸。草木枯黃了才可伐木。今天很多傳統村落里的習俗,也都這樣演變來。可謂傳承千年。
但類似這些,先秦時候還只是禁令,真正成了鐵一般的法律,卻得感謝一個強大王朝:大秦!
五、中國海洋環境破壞的例子?
在太平洋上,漂浮著一個巨大的“垃圾島”,其面積竟兩個美國得克薩斯州那么大!
據美國媒體報道,這座巨大垃圾島飄蕩在舊金山和夏威夷之間的廣闊水域,主要由生活垃圾構成,其中80%都是廢棄的塑料制品,重達350萬噸。科學家們認為,人們隨手丟棄的廢舊塑料袋通過下水道進入海洋,不斷運動的洋流將它們聚集在一起,最終形成了這座龐大的“垃圾島”。
環境保護組織“保護海洋”稱,太平洋垃圾島對鳥類和海洋生物構成了嚴重威脅。海龜錯把白色塑料袋當作水母吞下,鳥兒也飛來吞下不能消化的塑料碎片,結果這些動物最后因胃里塞滿了塑料袋而死。“綠色和平”組織的報告說,他們發現至少267種海洋生物因誤食海洋垃圾或者被海洋垃圾纏住而備受折磨。
專家稱,要清除這個海洋垃圾站將會耗資數十億美元,沒有一個國家會站出來承擔這一責任。
六、人為因素導致生態環境破壞的例子?
南極臭氧空洞,是因為過去氟利昂用量過多,排放到空氣中造成的,會有大量紫外線照射地球,皮膚癌等發率升高,地球溫度升高;許多水域會發生赤潮等是因為生活工業廢水進入水域,這些水富含氮,磷,使水富營養化造成的,會導致魚蝦死亡,也會通過生物富集作用損害人們的健康;美國的原始森林遭破壞,是人為的,有很多樹木都是被砍伐的。造成很多動物流離失所,甚至有些物種滅亡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就是說,羅布泊本是非常美麗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了荒漠。這是生態環境遭受人為破壞的悲劇。這篇報告文學以強烈的呼聲,警醒世人,要樹立全民環保意識,搞好生態保護
例如城市的空氣污染造成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嚴重的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著污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糾紛和沖突逐年增加。
七、養寵物破壞環境的例子?
答!對于這個提問本人深有感受,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家里養了寵物,特別是養寵物狗的人很多,每天帶著寵物狗去遛彎散步,每天上班都路過街心公園,綠化環境優美,幾乎每天都能看見這些寵物狗的糞便排泄在公園的小路上,讓人憤怒無語!
八、人文環境被破壞的例子?
在武陵源景區1992年獲得了“世界自然遺產”之后的一段時間里,愚昧的山里人,把自己家拆了,做成酒店和賓館。這樣景區就成了一個熱鬧的小城,這時候在山上入住的人越來越多,漸漸的對景區產生了很大的污染,產生的垃圾和廢水,一直在任其排放。
九、全域旅游環境被破壞的例子?
智利有許多令人驚嘆的國家公園,據說其中最美的就是百內國家公園。那里擁有巨大的花崗巖巖石山,還有樹木、瀑布和冰川。但不幸的是,人類一直在做的事情已經毀了這個令人驚嘆的地方。
對其的摧毀至少可以追溯到2005年的人為造成的大火。當時一位游客在該地區使用了煤氣爐,這名游客和他的朋友在不允許露營的地方露營,導致爐子里的火苗燃燒了一些草地,火焰蔓延開來,大火持續燃燒了10天,燒毀了國家公園7%的區域。然后在2011年,一名游客在未經批準的區域點燃了篝火,同樣也引起了一場大火,幸運的是,后來由于大雨的出現撲滅了大火。同一年,一位游客莫名其妙地點燃了一些廁紙,又引起了另一場大火,這導致國家公園一直關閉到了2012年。但人為破壞依舊沒有結束,最近的一次發生在2015年,兩名游客因制造未經授權的篝火而被捕,這同樣引發了大火,燒毀了大量森林土地。
十、舉出因科技發展而破壞自然環境的例子?
我國歷史悠久,古跡眾多。但由于種種原因,有的文化古跡遭到了破壞。下面是一則關于長城的報道。 有些地段的長城況令人擔憂。大量游人涌入,給長城帶來了顯而一見的破壞。塑料袋、礦泉水瓶、廢紙、果皮等垃圾隨處可見,城墻被亂涂亂畫。當地村民“靠山吃山”,在垛口處和通往長城的小路上私自搭設梯子,設點收費。一些房地產開發商在保護區內建起了許多與長城很不協調的建筑物,加速了長城周圍自然景觀的破壞。
近年來,旅游成了人們一大愛好,有的喜歡登山,有的喜歡觀景,還有的喜歡了解中國歷史古跡,這顯然是好事.可是有些人卻不珍惜文化遺產,甚至破壞文化古跡;在古跡上亂寫亂畫,任意踩踏花草,垃圾亂扔等.總之, 這讓文物古跡受到很大的損害. 所以我們要加強對長城進行保護!
為了讓祖國悠久的歷史傳得更久遠,為了讓人們提高保護文物的自覺性,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在墻壁上懸掛保護文物的字樣;
二.對隨地扔垃圾的人要受到罰款;
三.在古跡容易受到破壞的地方修建護欄;
四.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放置垃圾桶.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長輩們、同學們,積極行動起來,保護好長城文物,讓長城文物更好地造福我們的子孫后代。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