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漁業統計公報?
一、2018年全國漁業統計公報?
按當年價格計算,全社會漁業經濟總產值25864.47億元,其中漁業產值12815.41億元,漁業工業和建筑業產值5675.09億元,漁業流通和服務業產值7373.97億元,三個產業產值的比例為49.6:21.9:28.5。漁業流通和服務業產值中,休閑漁業產值902.25億元,同比增長18.03%。
漁業產值中,海洋捕撈產值2228.76億元,海水養殖產值3572.00億元,淡水捕撈產值465.77億元,淡水養殖產值5884.27億元,水產苗種產值664.62億元(漁業產值以國家統計局年報數據為準)。
二、2019年全國漁業統計公報?
根據公報,按當年價格計算,全社會漁業經濟總產值26406.50億元,其中漁業產值12934.49億元,漁業工業和建筑業產值5899.17億元,漁業流通和服務業產值7572.83億元,三個產業產值的比例為49.0 : 22.3 : 28.7。漁業流通和服務業產值中,休閑漁業產值963.68億元,同比增長6.81%。
漁業產值中,海洋捕撈產值2116.02億元,海水養殖產值3575.29億元,淡水捕撈產值398.09億元,淡水養殖產值6186.60億元,水產苗種產值658.49億元。
漁業產值中(不含苗種),海水產品與淡水產品的產值比例為46.4 : 53.6,養殖產品與捕撈產品的產值比例為79.5 : 20.5。
公報顯示,全國水產品總產量6480.36萬噸,同比增長0.35%。其中,養殖產量5079.07萬噸,同比增長1.76%,捕撈產量1401.29萬噸,同比下降4.45%,養殖產品與捕撈產品的產量比例為78.4 : 21.6;海水產品產量3282.50萬噸,同比下降0.57%,淡水產品產量3197.87萬噸,同比增長1.32%,海水產品與淡水產品的產量比例為50.7 : 49.3。遠洋漁業產量217.02萬噸,同比下降3.87%,占水產品總產量的3.35%。
三、2020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2020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主要結果》1日公布。據教育事業統計,2020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3.71萬所,在校生2.89億人,專任教師1792.18萬人。全國各級教育普及水平進一步提高,國民受教育機會不斷擴大。
高等教育階段,2020年,全國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含本科層次職業學校21所);高職(專科)院校1468所。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4183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4.4%。毛入學率,是指某一級教育不分年齡的在校學生總數占該級教育國家規定年齡組人口數的百分比。由于包含非正規年齡組(低齡或超齡)學生,毛入學率可能會超過100%。
高中階段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職業學校。2020年,全國高中階段共有學校2.44萬所。招生1504.00萬人,在校生4127.80萬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1.2%。
義務教育階段,2020年,全國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1.08萬所。招生3440.19萬人,在校生1.56億人。專任教師1029.49萬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5.2%。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99.96%。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02.5%。
學前教育階段,2020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9.17萬所。入園兒童1791.40萬人,在園幼兒4818.26萬人。其中,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4082.83萬人,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4.74%,比上年增長8.73%。幼兒園共有專任教師291.34萬人。學前教育毛入學率85.2%。
此外,2020年,全國共有特殊教育學校2244所。招收各種形式的特殊教育學生14.90萬人,在校生88.08萬人。特殊教育學校共有專任教師6.62萬人。
四、2012年統計公報?
《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統計公報》)2013年02月22日正式發布?!督y計公報》顯示,201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首次超過50萬億元,達到519322億元,比上年增長7.8%。相比2011年雖繼續有所回落,但仍明顯快于世界主要國家或地區,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繼續上升。
《統計公報》顯示,2012年,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74676億元,比上年增長20.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9.0%。全年全國公共財政收入117210億元,比上年增長12.8%。
2012年,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第二產業占GDP的45.3%,比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GDP的44.6%,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謝鴻光在解讀《統計公報》時表示,國際上,歐債危機仍然沒有找到穩定解決的有效辦法,歐元區大部分國家增長動力疲弱;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成長顯著低于預期。在如此復雜的國際環境下,我國實現了國民經濟運行緩中企穩、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的總格局,實屬不易。
五、2019武漢統計公報?
江漢區,東西湖區,青山區,武昌區,洪山區,黃陂區,漢陽區,新洲區,蔡甸區,漢南區,2020武漢人口對比2019年。
六、2020 漳州 統計公報?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45.6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98.7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056.7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990.11億元。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10.3:48.2:41.5調整為11.0:45.2:43.8。
2020年末全市戶籍總戶數147.46萬戶,戶籍人口523.9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65萬人,增長0.315%。全年戶籍出生人口6.11萬人,出生率為11.67‰;死亡人口3.35萬人,死亡率為6.40‰;自然增長率為5.27‰。
七、2020外貿統計公報?
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2月28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0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21557億元,比上年增長1.9%。其中,出口179326億元,增長4.0%;進口142231億元,下降0.7%。貨物進出口順差37096億元,比上年增加7976億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93696億元,比上年增長1.0%。其中,出口54263億元,增長3.2%;進口39433億元,下降1.8%。
八、2020 揚州統計公報?
據《揚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揚州現轄邗江、廣陵、江都三個區,高郵、儀征2個縣級市和寶應縣,在6個區(市)縣縣常住人口中,人口超過70萬的有3個區縣,依次是江都區、邗江區、高郵市,常住人口分別是92.66萬人、72.69萬人、70.96萬人,江都區是揚州人口最多的區縣;人口在50萬到70萬之間有3個,寶應縣、廣陵區、儀征市。
其中,揚州市區常住人口達到263.54萬人,占全市人口57.8%。儀征市常住人口53.26萬人,是揚州人口最少的區縣。
九、宜賓2010統計公報?
一、綜 合
2010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70.85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3.84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519.21億元,增長21.7%;第三產業增加值217.80億元,增長8.9%。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6%、79.2%和16.2%。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7.1:55.8:27.1調整為15.4:59.6:25。“十一五”期間,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6。
全市民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總量突破400億元,占GDP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達到464.93億元,比上年增長19.6%;占GDP比重達53.4%,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5.0%。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3.2%,八大類價格同比漲幅呈現“七漲一降”格局。其中:食品上漲6.6%,煙酒及用品上漲3.6%,居住上漲2.2%,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上漲2.2%,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下降0.4%。
二、農業和農村經濟
農業生產穩定發展。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1.5億元,比上年增長5%。
農業。全年實現農業產值104.63億元,比上年增長4.4%,占總產值的比重為47.24%。其中:谷物及其他作物產值增長1.79 %,蔬菜、食用菌及花卉盆景園藝產品產值增長7.83%,水果、堅果、茶、飲料和香料產值增長7.83%。全年糧食種植面積達到41.3萬公頃;糧食產量達到230.66萬噸,增長1.55%。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7240公頃,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1500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71.5萬千瓦,增長5.21%;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0.61萬噸,下降6.2%;全年農村用電量8.43億千瓦時,增長5.9%。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2010年,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476.89億元,比上年增長22.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注2(不含省電力系統分攤數,下同)實現增加值447.7億元,增長23.4%。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輕工業增加值213.40億元,增長15.51%;重工業增加值234.31億元,增長31.92%?!笆晃濉逼陂g,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3%。
十、濟南2019統計公報?
2019年末濟南市常住人口890.87萬人,比上年末增長0.78%。戶籍人口796.74萬人,增長1.46%。申報出生率12.86‰,申報死亡率6.62‰,人口自然增長率6.24‰。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1.21%,比上年末提高0.42個百分點。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