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開頭環境描寫?
雪山飛狐: 嗖的一聲,一支羽箭從東邊山坳后射了出來,嗚嗚聲響,劃過長空,穿入一頭飛雁頸中。大雁帶著羽箭在空中打了幾個筋斗,落在雪地。
西首數十丈外,四騎馬踏著皚皚白雪,奔馳甚急。馬上乘客聽得箭聲,不約而同地一齊勒馬。四匹馬都是身高肥膘的良駒,一受羈勒,立時止步。乘者騎術既精,牲口也久經訓馭,這一勒馬,顯得鞍上胯下,兩皆英健。四人見大雁中箭跌下,心中都喝一聲彩,要瞧發箭的是何等人物。
等了半晌,山坳中始終沒人出來,卻聽得一陣馬蹄聲響,射箭之人竟自走了。四個乘客中一個身材瘦長、神色剽悍的老者微微皺眉,縱馬奔向山坳,其余三人跟著過去。轉過山邊,見前面里許外五騎馬發力奔馳,鐵蹄濺雪,銀鬣乘風,眼見追趕不上。那老者一擺手,說道:“殷師兄,這可有點兒邪門。”
那“殷師兄”也是個老者,身形微胖,留著兩撇髭須,身披貂皮外套,一副富商氣派,聽了那瘦長老者的話,點了點頭,勒馬回向大雁,馬鞭揮出,啪的一聲,抽向雪地,鞭梢將大雁卷上。他左手拿著箭桿一看,叫了道:“??!”
三人聽得叫聲,縱馬馳近。那“殷師兄”連雁帶箭向那老者擲去,叫道:“阮師兄,請看!”瘦長老者伸左手抄出接過來,一看羽箭,大叫:“在這里了,快追!”勒轉馬頭,當先追去。
其余二人都是壯年,一個身高膀闊,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更顯威武;另一個中等身材,臉色青白,鼻子卻凍得通紅。四人齊聲唿哨,四匹馬噴氣成霧,忽喇喇放蹄趕去。這白茫茫山坡上望眼皆雪,四下更無行人,追蹤容易不過。
這是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這日子在江南早已繁花如錦,在這關外長白山下苦寒之地,卻積雪初融,渾沒點春日氣象。東方紅日甫從山后升起,淡黃的陽光照在身上,殊無暖意。
山中雖冷,四名乘者縱馬急馳之下,不久人人頭上冒汗。
那高身材的男子脫下外,放在鞍頭。他身穿青綢面皮袍,腰懸長劍,眉頭深鎖,滿臉怒容,眼中竟似要噴出火來,不住價地催馬狂奔。
這人是遼東天龍門北宗新任掌門人“騰龍劍”曹云奇。天龍門掌劍雙絕,他所學都已頗有所成。白臉漢子是他師弟“回龍劍”周云陽。高瘦老者是他們師叔“七星手”阮士中,在天龍門北宗算得是第一高手。那富商模樣的老者則是天龍門南宗掌門人“威震天南”殷吉,這次事情與天龍門南北兩宗俱有重大干系,是以他千里迢迢,遠來關外。
書劍恩仇錄里就有一段我記憶深刻
陳家洛也帶了心硯到湖上散心,在蘇堤白堤漫步一會,獨坐第一橋上,望湖山深處,但見竹木陰森,蒼翠重疊,不雨而潤,不煙而暈,山峰秀麗,挺拔云表,心想:“袁中郎初見西湖,比作是曹植初會洛神,說道:‘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诲e,果然是令人目酣神醉!”他幼時曾來西湖數次,其時未解景色之美,今日重至,才領略到這山容水意,花態柳情。凝望半日,雇了一輛馬車往靈隱去看飛來峰。峰高五十丈許,緣址至顛皆石,樹生石上,枝葉光怪,石牙橫豎錯落,似斷似墜,一片空青冥冥。陳家洛一時興起,對心硯道:“咱們上去看看?!狈迳媳緹o道路可援,但兩人輕功不凡,談笑間上了峰頂。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