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建設優美環境的標準?
三優文明城市
根據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提出的“以提高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為目標,開展創建文明城市活動,每個單位都要圍繞實現“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推動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
內容
創建“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文明城市。
標準
優美環境
創建優美環境的重點是實現“四化”:硬化、綠化、凈化、亮化。做到:規劃科學、特色突出,環境整潔、道路平整,環保生態、綠化達標。
規劃科學、特色突出的具體標準是:城市總體規劃、濱水城市規劃和重大專項規劃科學合理,完善城市功能,使行政區、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休閑娛樂區等功能有序布置,整體互動,引導城市各要素有機聚合、集約利用;各市、縣要立足本地實際,依托當地資源,發揮濱水、森林、邊境口岸、旅游、民族地區優勢,形成特點,力爭五年內或提前一段時間實現城市風貌特色化目標。
環境整潔、道路平整的具體標準是:解決衛生“臟、亂、差”問題,使全省城市街路、廣場、社區面貌明顯改觀;治理“五亂”(亂貼亂畫、亂搭亂建、亂停亂行、亂倒亂扔、亂堆亂放)取得明顯成效;實現城區“四凈”(市容市貌凈、主次干道凈、社區樓院凈、重點區域凈),街道、社區保潔率達到100%;街巷路面硬化、無明顯坑洼,無障礙設施、道路名稱與主干道設施、街巷基礎設施達標。
環保生態、綠化達標的具體標準是: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60%以上,危險廢棄物處置率達到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70%以上,空氣污染指數良好以上天數達到80%以上,重點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穩定達標率達到90%以上。2009—2010年,城鎮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為40.7%、36.46%、12.36平方米;2011—2012年,城鎮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為42.3%、38.06%、13.36平方米。
優良秩序
創建優良秩序的重點是處理好市容和繁榮的關系。做到:市容美觀、市場有序、交通遵章、素質提升。
市容美觀的具體標準是:堅持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抓好占道經營與擺放、戶外廣告、臨街管線等方面的管理整治,解決亂堆亂放、亂貼亂畫、亂搭亂建、亂接亂掛等問題。
市場有序的具體標準是:經營基礎設施保障有力,市場監管制度完備有效;完善行政執法、行業自律、輿論監督、群眾參與相結合的市場監管體系,保證平等競爭和公平交易,保護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市場繁榮。
交通遵章的具體標準是:有效管理城區道路交通秩序,嚴禁車輛亂停亂靠、違章行駛、亂堆亂放、交叉路口阻塞率≤2%、行人過街設施設置率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