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縣城,五六千的工資很高嗎?
北上廣月薪一萬,小縣城五六千,簡單地對比,很多人會覺得應該是小縣城過得更好。沒錯,在北上廣月薪一萬,這工資確實不高,生活水平頂多相當于小縣城的二三千的收入。那究竟怎么選擇比較好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這位在上海奮斗的小伙伴是這么說的:我現在在上海27歲,靠著連續三年每天15小時的高壓工作上個月剛剛混到一個小主管,現在月薪1萬2。 之前三年反正一年比一年高一點,平均月薪差不多在7000的樣子。總共攢下7萬塊錢,去年炒股虧了五萬。
現在臨近年底了,明年就28了,家里開始催婚。可是在上海現在這樣的收入,根本找不到女朋友!是真的找不到。人家女孩子根本看不上。為什么,一個月房租吃飯三千硬消費躲不了。公司應酬逃不掉,同學朋友結婚潮紅包躲不了,適當買些衣服躲不了。一個月5000消費,真的是過的很拮據。理智說,算溫飽吧。那么就按一萬算你每個月只有5000,別說房子了,車怎么買?一年才攢6萬。
再說說上海的房價,去年表姐在上海買房,他們家做生意的有錢,所以對上海房價分布還比較了解,說句難聽的,你買的地段好意思算在上海市內,基本上已經沒有4萬以下了,稍微好一點五萬起。我同事原寶鋼北邊的房子房價都2萬8了,那都什么地方了。然后算了一下回老家,回去買房七八十萬的事情,月供在2500左右,30年還的話。我父母可以贊助我15萬,加上我的存款首付就夠了,在上海的話,啥都不夠。
可是,回去了,未來在哪里,我看不見。在老家我去哪里找1萬2的工作,我們那邊基本都在三四千這個水平。可是留在上海,我認真算過,如果你要買房,那么你在這個城市生存的基本在2萬加這個水平。除非你買大郊區,每天上下班3個4個小時。
可是,上海有最好的教育,最好的醫療,最多的機會,最包容的文化。每次有人問我為什么要留在上海,我的回答都是,我感覺在這里,我逆襲的可能最大。因為,誰不想功成名就呢。所以,其實,我很想留在上海,可是上海用房價逼著我走。所以我覺得,有時候不是你怎么選擇的問題,而是房價替你選擇了。
網友:我給你講個實際列子,我們這里是一個4線的縣城。我有個同學他爸在縣城里一個事業單位當了一個小領導,今年10月份到他家玩,他還有一個妹妹 。兩人都用的蘋果手機,一人2臺,(6sp,7p) 。他家還在省會城市買了一套房(按貴陽的房價裝修好了的最少要60萬以上吧!),一臺50多萬的寶馬。每年都要出國旅游,工作還不累,周末不用上班的,有事就起早一點,沒事就睡到11點12點,(在他家,他爸媽的工資都是存在銀行的,沒動)。
不要說什么說什么在縣城就是為了享福,途安逸。那么你在一線城市工作的目的又是為了什么呢?難得又不是為了錢?我不是反對人們都去一線城市工作,但我覺得在小縣城過得不一定比一線城市差,你出100%的力氣獲得1萬塊,人家只出20%的力氣就行。
關鍵是你可以和你的家人在一起生活,有更多時間陪你老婆孩子,孩子的成長有父母的陪伴那才是完美的,這一點也是最重要的。我個人還是喜歡在縣城工作,我知道,有的人跟我的想法不一樣。但是,我相信事在人為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網友:我覺得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城市的大小,在于你是否喜歡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狀態。一個人只有認可并喜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才能充滿正能量,不斷獲得個人成長,職業發展和收入增長,最終實現個人價值及抱負。當然,對于大小城市的對比,只能說都有優勢和劣勢,大城市往往能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好的社會服務,更高的群體素養和更高的收入待遇,但同時伴隨房價物價高,生活成本高,職場競爭大,綜合壓力大。小城市目前相對來說經濟還不夠發達,對個人的職業發展而言可能相對受限,但小城市也有壓力小等優勢,并且國家現在大力發展小城市,在小城市做出大事業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個人覺得,如果要實現抱負,要做好自我分析和發展規劃,確立自己的職業目標,明析自己的職業成長路徑,需要學習積累的時候就多學本事,有能力自己建立事業時,就果斷行事,管他大城市還是小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