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環境監測站面積要求?
一、三級環境監測站面積要求?
實驗室用房面積不少于1000平方米,監測業務用房人均不少于6平方未。
二、根據環境監測的特點說明對環境監測提出哪些要求?
1樣品組分的組成復雜,種類繁多。所以要建立優先污染物和優先監測的概念,一般根據污染的程度,選擇毒性大,擴散范圍廣,危害嚴重的污染物優先,有可靠分析方法,并保證獲得準確數據的污染物優先。
2樣品組分的穩定性較差、變異性較大。所以要求盡量對環境樣品實現快速測定,盡量現場檢測,要求有較好的儀器設備或在線監測設備。
3樣品組分的含量通常較低。這給儀器分析法提供了發展的空間。
4環境監測的工作量大。由于環境污染具有時空性等特點,所以要求環境分析檢測滿足連續性、追蹤性的要求,這樣就體現在分析檢測的工作量很大。
三、企業環境監測的基本要求?
1.嚴格執行國家環境監測規范,2.建設標準化的實驗室
3.做好監測人員上崗培訓,并持證上崗。
4.實驗室開展計量認證。
四、3類水質的環境監測要求?
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就是水質的各項衛生指標最高容許限制。如鐵不超過0.3,PH值6.5-8.5等
GB5750-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衛生檢驗方法。是怎么檢測水質中的各項衛生指標的方法。如鐵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H值用玻璃電極法等。
五、環境監測質量負責人任職要求?
1、 遵守各項法律、法規,遵守站內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努力工作,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2、 認真學習水質自動監測所有儀器的原理和操作規程,掌握一般的維護和維修技術,不斷提高維護操作的技術水平。
3、 保證監測儀器正常運轉;人工監測時,保證數據真實性、準確性,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確保監測數據的公正性和科學性,嚴禁弄虛作假,不受直接或間接的行政干預和人際關系的影響。
4、 根據儀器操作規程和設備性能的要求,對每臺儀器進行操作、維護、檢查、配制自動站所需的各種標準溶液和其他溶液,并及時添加或更換;熟悉自動站的取水系統、配電系統、信息傳輸系統等。
5、 每次巡檢一定做到認真、仔細、周全,詳細檢查各儀器設備,認真填寫工作運行記錄和其他報表。熟悉掌握易損易耗件的更換方法。?
6、 及時提出試劑、消耗材料的購置領用計劃,確保系統的正常運行。
7、 了解水站監測水域歷年監測數據情況,每日三次調閱水監測實時數據,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報,并采取應急措施。當有關參數超過歷年監測數據時,在排除儀器因素影響后,應及時采樣送實驗室進行室內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查找原因,并及時向上級領導報告。
六、三類環境監測標準?
環境標準是我國環境法律體系中一個獨立的、特殊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一般地說來,為了環境保護法律的實施,我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它的常務委員會制定頒布的環境法律,往往將一些具體操作性的規定授權由國務院制定實施細則或者由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制定規章。例如制定環境標準的權力就授予了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行使。環境保護法就明確授權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在其他單行污染防治法中,也都有類似的規定。
環境標準在國家的環境管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國家環境目標和規劃的制定,環境法律的制定和實施,環境質量的評價和監測,以及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督檢查,都要體現環境標準,或者以環境標準為基礎和依據。環境標準是國家進行環境管理的技術基礎和準則,就其表現形式可能是獨立的,但它是環境法律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國的環境標準由三類兩級組成。所謂三類是指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方法標準。所謂兩級是指國家和地方兩級。
1.環境質量標準,是指為了保護人民健康、社會物質財富和維持生態平衡而制定的,規定其環境要素中所含有害物質或者因素的最高限額的標準。它是環境保護的目標值,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依據,是實施污染物排放標準所要達到的目標。
制定環境質量標準必須依據環境基準。所謂環境基準,是指當環境中某一有害物質的含量為一定值時,人或者生物長期生活在其中不會發生不良的或者有害的影響。例如,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對人的環境質量基準是年平均值每立方米0.115毫克。因此,當環境質量達到環境基準時,是最理想的環境狀況。但是,環境質量標準與環境基準是不同的。環境基準是一個客觀的定值,是純自然科學的概念;而環境質量標準,則雖以環境基準為依據,但須結合技術、經濟、環境條件和社會經濟情況等規定,它是環境保護法的組成部分,體現了一定的環境政策和人的意志。
環境質量標準是確認環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據。所謂環境污染就是指某地區的環境質量達不到適用的環境質量標準的狀況。環境質量標準也就是判斷排污者是否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的根據。
2.污染物排放標準,是指為了實現環境質量標準,結合技術經濟條件或者環境特點而制定的,規定污染源允許排放的污染物的最高限額。污染物排放標準是確認某排污行為是否合法的根據,它是達到環境質量標準的手段。
3.環保基礎和方法標準,是指為確定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以及其他環境保護工作而制定的各種有指導意義的符號、指南、導則以及關于抽樣、分析、試驗、監測的方法。環保基礎標準和環保方法標準是環境糾紛中確認各方所出示的證據是否是合法證據的根據。合法的證據必須與環境質量標準或者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所列的限額數值具有可比性。而可比性只有當兩者建立在同一基礎上、同一方法上時才成立。因此,判斷爭執雙方所出示的證據是否是合法證據的辦法只能是:檢定它們是否是按環保方法標準規定的采樣、分析、試驗辦法得出的和是否是以環保基礎標準規定的導則等計算出來的。
國家級環境質量標準,應以環境基準為基礎,在考慮區域環境功能、企業類型、技術經濟條件等后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制定。國家級污染物排放標準,應以實現環境質量標準為目標,在考慮技術經濟可行性和環境特點后,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制定。所謂技術可行性,是指以是否能達到的先進技術為根據;所謂經濟可行性,是指企業在采用上述先進技術后能否獲利。因此,國家級污染物排放標準是以我國現有的“平均先進技術”為據制定的,就這種意義上說,它并不是確保環境質量標準的最有力的手段,且它一定會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嚴格化。
地方環境質量標準,由省級人民政府制定。省級人民政府只有權為國家級環境質量標準中未規定的項目規定補充標準。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由省級人民政府為某特定的區域(如水體、特別功能區)制定。分為兩種:一是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未規定的項目規定補充標準;二是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已規定的項目規定嚴于國家級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標準。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需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是一種“依環境特點決定的”排放標準。“依技術經濟可行性為根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常用濃度標準來表示;“依環境特點決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則常用總量限額來表示或者將總量限額轉化成的濃度來表示。
七、礦山地質環境監測的基本要求?
地下水水位、水質、大氣、噪音、地災監測等!
八、環境監測技術負責人評定要求?
1、精通本公司業務,熟練掌握與檢測有關的方針、政策、法律和法規;
2、全面負責檢測公司技術工作;
3、負責組織全公司人員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標準方法和技術規范;
4、對質量體系中的組織和管理、質量體系、審核和評審、文件控制、人員、設施和環境、檢測方法、檢測報告、檢測工作的分包、結果質量控制等要素負責;
5、負責組織檢測公司內外的技術交流、技術服務、技術咨詢工作,審定對外的各類檢測報告(表);
6、負責組織檢測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工作、提高檢測人員的技術業務水平;
7、當質量負責人不在時,代行其職責。;
8、掌握本領域檢測技術的發展方向,制定測試技術的發展計劃;
9、批準測試大綱、檢測實施細則、檢測操作規程、非標準設備和檢測儀器的暫行校驗方法; 10、主持綜合性非標準檢測系統的鑒定工作,深入各試驗檢測室,隨時了解并解決檢測過程中存在的技術問題;
11、組織各類人員的培訓、負責各類人員的考核;
九、簡述對環境監測結果的""五性""要求有哪些?
到當地的環保局監測站,區級的就可以,委托監測,跟他們講明監測報告的用途。一般一周后出結果。報告上會蓋MA及環保局的章。補充:報告分為三部分,第一頁為封面,內容為:
項目名稱:廢水、空氣監測被監測單位:
報告日期:加蓋MA和環保局監測站紅頭章第二頁為說明,如不加蓋公章無效等第三頁也就是第三部分為監測的標準限值及監測值,監測方法及法律依據。
此三部分連在一起蓋一個環保局監測站騎縫專用章
十、環境監測技術包括哪三大技術?
所謂環境監測就是運用先進的監測技術對環境進行有效的監測,對導致環境污染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處理,了解所在環境的指標是否滿足合理范圍。
環境監測技術實際上就是采用各種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對自然環境中所包含的各類污染物進行有規律的監測,其中包括對化學污染物和物理污染物的監測,結合多方面的因素得出最終的環境結果評測。環境監測技術是掌握環境質量的關鍵所在,也是我們保護環境的重要支持手段,可以幫助環境保護部門尋找相應的污染源,以便于達到保護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的目的。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