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礦大氣污染的綜合防治措施有哪些?
??露天礦大氣污染的防治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采取標本兼治的綜合防治措施。(1) 工藝措施。盡量選用無塵毒或少塵毒的開采工藝流程及設備,從根本上控制污染源,使其排放強度減少到最低限度。如用水力開采代替鑿巖爆破,以帶式輸送機代替自卸汽車或以低污染新型設備取代高污染的老裝備,采用合理的孔網參數與藥量,使用低污染的炸藥及設計合理的起爆順序等。
??(2) 技術措施。采用水、各種溶液、泡沫、瀝青、鹽類、膠體、合成物質、植物或它們的組合來抑制粉塵。(3) 組織措施。強化露天礦自然通風及充分利用自然風流的生產管理措施。如合理布置排土場、地表建筑物、出入溝及開塹溝來增加地表入風量,盡可能使采場長軸方向與地表主風向一致或接近;合理布置工作面及設備,安置風流導向設施,選擇風速最大時進行爆破等。
??此外,對夜間在坑內易產生逆溫的露天礦,實行白天兩班作業以避開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夜間。(4) 人工通風。使用以航空螺旋槳為主的局部或全露天礦通風的扇風機,利用它們產生的自由紊流射流進行人工通風。(5) 設備司機室空調。當采用上述措施后,仍不能將大氣塵毒含量降到最大允許值時,或采取上述措施在經濟上不合理時,或在當地氣候條件下生產環境內氣溫與濕度超過了衛生標準時,應采用司機室空調與凈化裝置。
??(6) 工人個體防護。在生產環境大氣質量難以達標的場合下,可使用防塵口罩或防毒面具,在工作環境極端惡劣、工作人員數量較少的情況下,采用個體防護措施在技術經濟上也是合理的。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